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酃縣誌》記載,酃縣有許多的美景勝蹟,著名的被歸納為酃縣八景,分別是醽醁泉香、梅山朝旭、桃花春漲、湘剎夾流、秋山遠靄、青臺霽嵐、天半曉鍾、白雲靈谷。

這八景到底指哪裡,有一些記載得並不明確。

一景:醽醁泉香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這是炎陵人都知道的龍王井,位於炎陵縣城內。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次山洪暴發,到處是一片汪洋,縣南九十餘里的龍潭,有九條龍乘著山洪水勢向北游來,其中一條小龍,因迷戀縣城一帶的風光,在這裡逗留了一些時光。當它尋找同伴打算離開的時候,又被峻峭的筆架峰擋住了去路。山洪慢慢退去,小龍無法藏身,它只得施展神力,穿地而入,到衡陽的酃湖而出,再遊入湘江找到它的夥伴同歸東海。從此,小龍的入地之處就成了一口泉眼,被稱為酃泉或醽醁泉,俗稱"龍王井"。

酃泉之水冬暖夏涼,清甜可口,用泉水釀出來的酒醇香純和,回味綿長,被稱為"醽醁",曾被當成貢品朝奉宮廷。

二景:梅山朝旭

一般認為是現在的炎陵一中範圍內,以前的梅崗書院 。

梅崗書院位於炎陵縣城東門外桃花園(今炎陵一中內)。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由知縣麥連倡議,武舉朱光賢與文舉賈元貞等於建成,因院南有梅峰,故命名梅崗書院,專供酃縣客家子弟讀書。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三景:桃花春漲

不詳,待考證。

但是今天的炎陵縣,春天的桃花已經遠近聞名了,中村平樂村、下村坳頭村、十都瓜寮村、壟溪仙坪村都是賞花的好地方,處處都可看桃花春漲了。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四景:湘剎夾流

應為湘山古塔的美景。

湘山與古塔有"神話第一山"的傳說,也包含著湘山西塔與湘山的由來。相傳湘山原是洞庭湖龍王太子的身驅變成的,山上有一寺廟,每到月圓之夜,這座山便載上湘山寺的和尚順流而下到湘潭看戲,天亮又回到這裡,後來老百姓發現了這個秘密,擔心這塊風水寶地走失,於是修了這座塔來鎮住這塊寶山。經考證,此塔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建成後,和尚們對神遊湘潭看戲還十分留戀,就取名"永懷塔",又因此山曾與湘潭有緣,故後人用湘潭的湘字給此山取名湘山,塔也就稱為湘山寶塔,寺院稱為湘山寺。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五景:秋山遠靄

到底是指的夾石坳還是金紫仙,縣誌未明確寫明。但這兩處的風景都是相當不錯的,每年吸引了不少人來攝影採風。

金紫仙又名雲秋山,位於炎陵縣與安仁縣的交界處,主峰海拔1383m,山勢挺拔峻秀,植物種類豐富,植被垂直地帶性明顯,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灌叢和高山草甸。登高遠眺,視野開闊,可以看見炎陵、安仁、茶陵、資興等七縣市的部分區域。每當山雨過後,立於炎帝陵前,面對挺拔高峻的金紫仙,便可看到晚霞映照江水,遠山雲霧繚繞,又稱為"雲秋雨霽"。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夾石坳一直以來被攝影人士鍾愛,觀景臺是觀賞雲海的最佳處。在這裡拍雲海如同仙境,拍清晨的鄉村美景更是一副水墨山水畫。這裡的雲海波奇峰湧,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靜與奇的結合,構成了一個美到骨子裡的地方,美到骨子裡的風景。這裡的雲海平均一年當中出現的次數多達200多天。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六景:青臺霽嵐

很可能位於筆架峰的青苔仙。

位於筆架峰通往茶陵湖口村古道的路上。沿著筆架峰電視轉播臺後的水管往茶陵方向行走,可探尋到青苔仙遺址。在青苔仙轉角處有塊平地,可遠觀茶陵境內的風景,快到青苔仙的地方是一片竹林,青翠筆直的竹林幽幽靜靜。青苔仙的殘垣斷壁佈滿了青苔,遺址依山體巨石而建,巨石洞內有清泉。入口是一道圓形拱門的斷牆,拱形的門柱和石頭堆砌建成的殘餘石牆在歲月風雨之中被侵蝕著,門口幾顆斑駁蟲蛀的古樹也略顯蒼涼。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七景:天半曉鍾

天河仙舊址位於縣城城西縣府路出發約3公里,有一條古石板路通往。天河仙始建於清朝中葉,是舊時通往茶陵方向山路的必經之路,也是過去觀賞酃縣城全城美景的最佳之處。

舊址可探尋到一規模較大的古建築遺址,目前仍保存有部分古代斷壁殘牆和階梯。遺址內可尋找到三塊古石碑。巖邊石頭有“古仙”二字,其中歷史最久的一塊為雍正元年的“天河仙公田碑”,距今已有288年。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舊址上原建有真武寺(祠),當時山中真武寺(祠)"清夜鐘鳴,響徹雲際,若從天半飛來",如天籟之音,故稱"天半曉鍾"。同治年間有一長老名普濟於此講經,盛極一時。

八景:白雲靈谷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所在,也還無從考證。

炎陵山高林密,溝壑縱橫,雲海繚繞,處處都是美景。現在湖南第一峰、雲上大院、梨樹洲都是遊客戶外活動的主要景點。

酃縣八景今何在,炎陵人還知道麼

好就分享吧,讓更多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