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王智 屈永志

在大西北油气勘探工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泡在工地上,将来自地层深处的地震勘探反射波信号传送给资料采集中心,为地质专家们提供解释地下油气资源的依据。他们就是放线工。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中的一员,来了解下他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吧~

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43岁的沈国礼,共产党员、是西南物探分公司第四排列工程队放线组长。在2018年天山南北各项目探区的地震采集作业中,他带领放线组历经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勘探任务,当前正在克深10三维项目组织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排列铺设作业。

10月8日清晨,沈国礼乘坐的轻型皮卡施工车驶入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10开发三维项目,工区中部排列铺设困难段红山高陡地貌区带。汽车沿冲沟逆行而上,清晨的阳光照在两旁红色的山体上,越往里走山越大、沟越深。

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沈国礼(左)与项目技术人员一起在野外了解节点仪的工作情况。

今天他要随作业人员一起上山,一路去探查红山区放线作业掉队原因,并调整生产组织,做实排列施工进度。因为地形复杂,当前的检波三班已经消耗完前期准备的排列铺设提前量,在进度上落后其它班组一条线,必须尽快赶上去。

进入勘探队25年来,从四川到新疆,再到内蒙、青海和东北,大江南北、锦绣山川都曾留下他勤奋拼搏的足迹和身影。无心留恋近旁的风景,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来自地层深处油气资源的蛛丝马迹。今年3月份以来,塔里木、准噶尔,天山南北跑,他已经成功组织了四个项目的排列放线作业,都是三维。

克深10开发三维项目不仅难在红山地形复杂,尤其难在井炮与震源联合激发、有线与无线混合采集接收,还有从未使用过的采集设备,没未涉足过的60000道超大排列片采集作业,单炮接收就达到了25920道,这是这支队伍接触的规模最大、最蔚为壮观的地震反射波信号接收排列片。

性能不了解、参数不清楚,毫无使用经验可言,沈国礼与他的工友们边学边干,顶着巨大的时间压力,靠着一股钉子精神,硬钻半个月时间完成了设备的接收、培训、检测、试验,并将这些设备全部铺在了测线上,顺利实现了地震资料开炮采集。

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沈国礼与一线作业人员交流,分享工作经验。

“去年我的父亲做手术,我没能回去;后来老婆又住进了医院,还是要做手术,我也没有回去;今年儿子高考,之前也没有回去陪伴。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都缺席了。”沉默了数秒,沈国礼说:“工地上太忙了,真的是离不开。”他表情凝重,目光中透露出无奈、遗憾和歉疚。

沿测线翻山越岭,穿沟过崖,详细观察测线通过的每处山崖、沟壑。R2969线5889-5913这一段岩体表土太薄,需要专用工具电钻打孔埋置检波器;R2973线大沟以南16道山体太陡峭,必须多安排人手协作放线;R2977线5883道以大方向12根线约1420米起伏较大,要多带些钢钎和保险绳……他在笔记本上留下了详细的踏勘记录。

太阳西斜,大山斜拉着影子投射在宽阔的冲沟里。沈国礼使劲拍打身上的尘土,抖落裹挟在裤脚上的泥沙,取下头上的安全帽钻进汽车。今天晚上,他还要在克深10项目南营地组织3班的骨干员工召开提速分析会,把排列铺设提速、调整作业安排的事跟大伙儿仔细研讨。

截止到10月10日早晨,沈国礼所在的库车坳陷克深10区块开发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从9月22日开炮采集以来,已经完成外部排列铺设110759道,占总道数的68.8%;项目完成地震资料采集13376炮次,占总工作量的49.36%,整个项目野外资料采集可望与10月底全面竣工。

采访手记:普通放线工的一天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校对: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