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十九天,只为你更好,一名工会干部在机场的战“疫”手记

3月11日,一个很普通的上午。十点钟,单位主要领导叫我到他办公室,分管机关工作的领导也在,两位领导郑重地向我传达了组织部的通知,为加强疫情防控,决定抽调我到流亭机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工作十五天,而且下午一点就要到市政府楼前集合出发。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马上打电话告知妻子,请她回家帮我收拾一下行李。到家时,妻已在默默地收拾衣物,女儿也知道了此事,正在厨房为我下面条,大家谁都没有说话,气氛有些凝重。我将随身的小物件--充电器、剃须刀和洗漱用品整理好,就坐下来开始吃女儿做的打卤面。我看出她们的担心和不舍,宽慰她们说,没事的,十五天,很过就过去了。


战“疫”十九天,只为你更好,一名工会干部在机场的战“疫”手记


下午一点,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受市政府领导委托,给我们做动员讲话,对此次工作任务进行了讲解,强调“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在到流亭机场的路上,大家对即将到来的任务都充满了期盼,心情多少也有些忐忑。

近三点我们抵达机场快通酒店--青岛各区市机场工作专班工作和休息之地。上一批值班的同事们,在酒店门口热切地迎接我们。从他们疲惫和坚定的眼神中,我知道,这次的工作不是出差,不是培训学习,更不是旅游度假,而是真真正正的战役和冲锋了。办理完入住登记后,我们领到了我们的“武器”,有口罩、酒精、头套和隔离衣等。当无数次从电视里看到的白衣战士穿戴的隔离衣发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勤,此刻开始,我就要走上抗“疫”一线了。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单位的同事,更像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了(在此后的近20天里,专班下达通知等,总是亲切地称呼我们为战友)。

五点半,进行防护知识学习。一个年轻的医护人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洗手,如何穿戴和脱卸隔离衣、手套、头套和脚套等。有细心的同事录了视频,回房间反复学习。随后,工作分工和值班表下发,除了几位在综合协调组的同事外,我们被划分为执勤和护送两个组,执勤组又分为5个小组,每组3人,时段为早晨8点到下午2点,下午2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到凌晨2点,凌晨2点到早晨8点,6个小时一班,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轮班。我被分配在执勤5小组,由一名医生小杨姑娘带队。根据时间安排,第1小组当晚8点已经上岗了。

12日上午10点,为更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疫情指挥部又从平度派来了中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再次教授我们防护措施。护士长从洗手开始,分七个步骤不厌其烦地认真进行了演示和讲解。她重点演示了隔离衣物的穿戴和脱卸,并反复询问我们记住了没有。讲解完后,她看出我们有些紧张情绪,安慰道,只要注意做好防护,就不会被感染,我们的心情稍稍有些平复。最后,她专门嘱咐,上岗前要少喝水,因为执勤的六个小时内,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解开隔离衣,也就是不能上卫生间了。

下午2点,和我一个房间的吴医生所在的4小组要上岗了,他提前将小组的其他两位同事叫到房间来,一起穿戴隔离衣等。三人“披挂”完毕,一身白衣,可惜不是飘逸潇洒的仙女装,更不是英气威武的常山赵子龙的战袍,而是略显臃肿的隔离服。等戴上口罩、面罩还有医用手套,谁是谁基本上是分不清了,这就是我们的征衣了。


战“疫”十九天,只为你更好,一名工会干部在机场的战“疫”手记

第一次执勤,第一次出征,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我拿出手机,拍下了口罩后他们的微笑。晚上7点半,小杨医生通知我,让我在房间内准备穿好隔离衣。7点45到大厅集合,8点前到达执勤点,接替4组。我按照步骤,先戴上隔离帽,后戴口罩,然后蹬腿,伸腰上袖,穿好隔离衣,戴上手套(脚套进入机场大厅前才穿)。集合后,我们向机场大厅走去。机场大厅并不陌生,从这里,我接送过家人、朋友和同事,自己也多次在这里办理登记、托运等,坐上飞机,飞往各地,或是学习,或是出差,或是旅游。但是,像今天这种情况,以战“疫”战士的身份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也但愿是最后一次。

晚上7点50分,我们佩戴工作证,从工作通道,经过电子测温仪检测后,到达执勤点,和4小组同事进行交接。他们将上一班的登记册和消毒物品、通讯设备等移交给我们,我们正式开始值班。隔离服看似轻薄,实际上非常密闭,从宾馆到机场大厅短短的几百米,加上大厅封闭良好,身上已经冒汗了,内衣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候机大厅被分割成一个个工作区域,每个区市一个执勤点,城阳区下属的几个街道也有执勤点。与以前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不同,机场内旅客很少,多是和我们一样穿戴的值班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候机大厅只留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没有工作证是不能随便出入的。晚上航班较少,机场防控措施十分严格,从飞机降落到进入大厅,要经过消毒、登记、核酸检测等程序,一般需3-4个小时以上,欧美航班,甚至要5、6个小时。


战“疫”十九天,只为你更好,一名工会干部在机场的战“疫”手记

晚上10点左右,从韩国来的航班旅客出关了,机场分流引导人员将他们分别送到各区市的执勤点。我们接到的第一位旅客是从韩国回来的一名务工人员,后面还有两名旅客。我们按照要求,对他们的行李进行了酒精喷洒消毒,收取机票、护照、身份证和信息登记表等,询问出行轨迹情况等,分4种表格进行详细登记,登记完毕后,请他们到我们身后等候区等候。随后根据他们的居住地,通知所在的镇(街道)工作人员做好接收准备,护送组的同事入场,签字认定,并将他们护送回平,移交所在镇(街道)工作人员,护送回各自家中进行14天的隔离。

晚上11点过后,气温开始降低,闷在隔离衣里的汗变凉了,身体感觉冷了,睡意也袭来。我们为了提神也为了抵御寒冷,不停地活动手脚,在大厅进行小幅走动。凌晨1点50分,1组的同事来上岗了,我们按程序交接完毕,将隔离衣等按顺序脱下,装入垃圾袋放至专用的垃圾收集点,疲惫地走出了大厅。

三月初春,乍暖还寒,风很大,一下穿透了春装,仿佛有种冬天的感觉,我们小步快跑,回到房间,抓紧沐浴。很久没有在这个点入睡了,生物钟有点乱,翻来覆去,迟迟难以入睡,到了凌晨4点才迷糊过去。到了早晨6点半,又被闹钟催醒。顺手翻看了一下手机,才知道,头天晚上青岛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天气,气温突降5、6度。我们组是第二天凌晨2点的班,一整天都窝在房间睡觉,也没有怎么睡好。凌晨1点半,我们有条不紊穿戴好隔离衣物,开始了执勤工作。下半夜航班几乎没有了,为了等候最后一班的旅客,我们一直坚守到早晨8点。

时间在一轮一轮的执勤中过去,不觉中过去了十天,这十天中,从开始的紧张到心态平和,从起初的笨拙穿戴到熟练脱卸,我们迎来了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人员,这里面有在外务工、经商和求学的同胞,也有入境的外国朋友。面对他们,我们始终保持一颗热情的心,用亲切的话语,欢迎他们回家、入境。特别是看到同胞入境后那一张张轻松的笑脸,和对我们真诚的感谢,我们心里暖暖的。

我知道,他们对我们的感谢,更多的是对祖国的感谢,是祖国,在全球疫情泛滥爆发的时候,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胞,敞开怀抱,迎接他们回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回到祖国,生命和安全就有了可靠保障;回到祖国,就是胜利。一名从新加坡回来的大姐,非要从行李中拿出巧克力送给我们,表达她的感激之情。我们谢绝后,她拿出手机,拍下了我们工作的镜头。她说,要发给她的朋友们,让他们看看,祖国是如何欢迎他们,祖国的同胞是如何不分昼夜地为他们服务的。

一位从英国回来的年轻博士,面对我们,深深地鞠躬,眼里满满的感激,不停地说着谢谢;还有许多牙牙学语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的学子,务工经商的中年人,对我们伸出了大拇指,作出了胜利的手势。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感慨万千。为愈来愈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为同胞们顺利回国而欣慰,为我从事的工作而光荣。流传无数次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在此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我知道,这分荣光属于伟大的祖国,属于英明的党,属于英雄的人民。


战“疫”十九天,只为你更好,一名工会干部在机场的战“疫”手记

20日开始,根据上级防控政策调整,为确保不输入、不扩散,巩固国内两个月来取得的防控成果,入境人员执行落地隔离14天政策,我们执勤组改为每天一个小组备勤,其他小组人员全部执行陪护任务。每天的入境人员,轮流到各区市集中隔离。

20日7点半,我们就在候机大厅外,等待迎接去我市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11点开始,不同的航班,不同批次的人员走出大厅,我们帮助他们搬运行李,安排座位,编号并进行登记和拍照、视频,与机场人员进行交接等,一直到了下午3点,大家都没吃午饭,有的同志担心入厕不便,坚持不喝水不吃饭。下午3点半,我负责陪送15名入境人员回平。路上,同胞们不约而同地说,还是祖国好,回到祖国,就是回到家了,安心了,不用提心吊胆地生活了。

好久没有行走回平度的路上了,虽然离开家才短短的十天,但是,再次走在这条走了无数次的路上,心里生出无限的留恋。季节不会因疫情而停止她的脚步,春天就这么悄悄地来了。车窗外,柳树已经吐出了嫩芽,玉兰、海棠花随风摇曳。田野里,麦苗返青。和煦的风拂过田野,温暖的阳光下,一片春意盎然。春天来了,我们的战“疫”,离胜利之时也越来越近了。交接完毕返回机场,已是傍晚7点,耳朵已经被口罩带勒疼了。连续工作了接近12小时,我体会到了在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艰辛。其他陪送的同事也陆续返回了,大家脱下了隔离衣,几个穿单衣的同事,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第二次陪送入境人员回平正值星期六,沿着同和兰底高速路口下车进入市区,车辆再次行驶在常州路,经过居住的小区,看到了熟悉的楼房,心里倍感亲切,我的女儿、妻子、老父亲,此刻也许正在家中,或涮洗,或休息,或学习。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家,眼里竟有些湿润。看到车上的同胞,心里感到很宽慰,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8日晚,指挥部下达命令,我们就要结束任务返程了,下一班的同志将要接替了。大家都很兴奋,许多女同志甚至高兴地跳了起来,比起男同志,她们更不容易。家里有上幼儿园或者即将中考、高考的孩子的,那份牵挂,更是难以言表。29日上午,我们开始打点行装,我将19天写的日记翻阅了一遍,将手机中拍摄的照片看了一遍,里面有傍晚的落日,有凌晨2点盛开的玉兰花,有同事工作的场景,有归国人员的身影,还有雄伟的机场大厅白天和黑夜的外景、居住的房间和餐厅等等。这一切,将是我生命中珍贵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

下午2点临上车前,大家纷纷合影留念,小组合影,兄弟姐妹们单独合影,女同志摆出了心形的造型,伸出了胜利的手势。在酒店前,我们集体留下了戴着口罩的合影。这些天来,大多数同事都戴着口罩,连模样都不认识,但是,这20天的战“疫”经历,将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再见了,我未曾见过你模样的好同事,你戴上口罩的样子,胜过你真实的容颜。

19天,我们40多人,经历了一场面对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科学严格的防护下,我们平安地归来。19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漫长的岁月旅途中,弹指一挥间,但却是我们每个人永难忘怀的经历。去时春寒料峭,归来春花烂漫。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得以亲身参与到这场举国上下的共同战役中。上至领袖,下到民众,我们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将疫情阻击在国门之外,为世界抗击疫情的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场战“疫”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和归国的同胞,感同身受,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强大号召力的党中央,有如此决绝的执行力的人民,这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永不向困难屈服的民族精神,这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这种精神,这种力量,将引领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