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大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对粮价的敏感度远远低于房价;对经济的拉动力度,也更倾向于地产,而非农业。

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率是7.8%,而2015年仅是2.4%,超过三倍的增幅,一直疯涨到国家调控。假如,这样的增幅换成农业,会是怎样的境况?可惜,近十年,农业对GDP的贡献率只在5%附近徘徊,最高5.2%,最低3.6%。而就是在201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结束12连增。

2017年,农业增加值是6.5万亿,不计算农村老龄种地人口,每个乡村就业劳动力平均增加值仅为3万元,是第二三产业的1/6,这样低效的农业阻碍了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由于几千年来文化、制度的沿袭与改革具有超复杂的特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特定时期在解决农民温饱、收入方面起到了决定作用,为经济发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在新时期,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

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归根到底是解决效率与质量的问题。

中国近些年农业发展相对快速的进程背后隐藏着各方面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运用集约化思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状分析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从政策上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与支持,彰显了三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可作为国民根基的第一产业农业,在高速增长的10年间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处于稳定且低下的状态(表1)。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2017年,农业增加值是6.5万亿,不计算农村老龄种地人口,每个乡村就业劳动力平均增加值仅为3万元,是第二三产业的1/6。

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源于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着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继而收益下降,农业总增量减少。以三大主粮为例,每亩主产品总成本由2009年的600.41元上升到2016年的1093.62元,增长了82.15%;人工成本由2009年的188.39元上升到 2016年的 441.78元,上升了134.5%;土地成本由2009年的114.62元上升到2016年的222.27元,增长了93.92%。每亩净利润则大幅下降,由2009年的192.35元下降到2016年的-80.28元,8年间降低了141.74%(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7)。

粮食生产收益下降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步缺失,号称8亿农民的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还剩5.7亿。

“打工+种粮”这种以工为主的工农兼顾低效家庭经济模式日益成为“主流”,2008到2017年农民工数量就达到2.87亿(表2),导致“空心村”,“撂荒地”的大量出现。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即便我国有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不断延伸“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给予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政策等诸多利好,可大量劳动力流失和耕地普遍闲置现象依然突出,部分地区闲置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两成还多。(表3)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近十年,耕地面积以每年100万亩在不断缩减,中国人口却十每年1000万的净增量持续增加到了14亿(表4)。 有专家预测,到下一个十年,中国人口将达15-16亿,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相较于目前分别减少1/4和1/5。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人地矛盾趋势逐步扩大,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粮食需求总量持续攀升,粮食产量始终稳固不前。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达7.34亿吨,而粮食产量仅仅微小幅度增加,维持在6亿吨左右。 (表5表6)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而2017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3亿吨,较2016年增加13.9%,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稻米累计进口403万吨,小麦累计进口442万吨,玉米累计进口283万吨,进口量翻倍增长,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依靠进口补充,长此以往,必将受制于人。所以农业改革不仅要加快,更要加深。

土地碎片化的制约

数据的表象呈现的是危机,挖掘背后会发现盘根错节的关联,从结果逆推,农业效率低下是导致一系列危机的原由。

而效率低下的原因表面上看有很多。比如,生产力老化、生产意愿低、生产方式及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劳动力缺失、土地租金成本高、农资经销链条长、价格不透明、融资成本高、机构管理不规范、销售信息不对称、下游原料成本或质量不稳定导致成品价格波动产生反向风险转移……

但追根溯源,导致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碎片化。

来看看我们的土地有多碎片。

从我国户均经营面积看,二十亿亩的耕地,由2.2亿农户均分,每户大约8.7亩左右,这,属于极小规模。

和规模较大的澳大利亚比,是1:7000多;拿这个数据和小规模的日本比,是1:10。从农场规模比较,很明显看到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差距。(表7)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就在去年,土地确权试点地区有工作人员发现,一户农民的8亩承包地,分布在9处,最大2亩,最小8分地。这一情况其实比较普遍,尤其在山区和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地区。

碎片化土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由于边界的增多而浪费土地面积、降低灌溉水的效率、浪费时间及带来田间管理的不便。研究表明,土地碎片化造成了土地浪费农地的有效面积5%-10%[1]。同时,已有研究发现,地块数每增加一块,块茎粮食作物的产出将减少9.8%,小麦减少6.5%,其他作物减少产出不到2%。[2]根据在江苏省扬州、淮安和徐州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碎片化对单位产量总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辛普森指数对单位产量成本具有显著的影响,辛普森指数增加1个单位,对应的每单位产量总成本增加19.4%,劳动力成本增加18.22%,化肥成本增加29.2%,物质费用下降11.4%[3] 。农业各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因细碎土地产生的浪费和低效利用呈线性增长。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逐步普及。可我们看到的机械化并非真正的机械化。

小片土地上的农业生产,现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根本“下不去”,即使农机下去了,分块化农业生产也耽误农机耕种收效率。

再退一步,耕地在物理空间集约化规模化,但土地背后的人的集约与配置跟不上,也会阻碍经营活动与效率。原因很简单,每家实际情况不同,今天李家可以收割,可王家有事就是不想割,收割机也就只有绕道而行、明天继续。

有人说,无人机植保可以无视地理环境限制,其实不然。

比方说,200亩耕地,分成48户人家,其中17户不在植保范围内,无人机也得绕道停顿17回。某地真实案例,无人机在水稻大田作业,喷洒农药,为减少成本直接作业,一通喷洒下来,稻田边鱼塘鱼虾中毒死亡,赔偿数万。

同样,资本要素也受到土地碎片化制约。

资本要素在农业的供给量逐年增长,但其实资源配置成果却始终“看不到、跟不上、下不去”。

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金融机构有顾虑,资金投入多在城镇往来,即使下农村,对于小而散的经营户基本不予理会。每年千亿的农业补贴只倾向于大户,补贴的方向及力度,导致要素和资源的错配,多数小农户看不到。

资金缺乏的结果就是要么不种了,要么找民间借贷。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蓝海,社会资本早已纷纷介入,可无论如何也都到不了小农户的手中。

分散经营的农户辛苦一年,仅为“口粮”而已,因为贱卖都卖不掉,各地农产品厂商却一直大呼“缺货”。

商家不是不想收,而是收取成本太高,地块、农户分散,怎么收?怎么检验?怎么运输?得给什么价格才不会亏本?牵扯不少。因此,流通环节资源配置对于小而散的农户就基本忽略。

劳动力、科技、信息等资源也大体如此,不一而论。

可以说,土地碎片化问题不解决,随后发生的所有农业生产相关行为,将呈现低效且无序状态,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民收益。

美国友人韩丁介绍的山西张庄的情况就是一个缩影:

“1978年,张庄人就开始自己搭建组装的农业机械,在200英亩的玉米地上,可以自动完成从施肥、平土、播种、除草、收割、烘干到将烘干后的玉米存入仓库的全部过程。机械组只需要12个人,但劳动效率是手工时的15倍,而且花费仅仅为原来的一半。

但改革后,土地被划分为无数的小块分给了单个农户,机械化农业也不得不让位于原始的间断的个人耕作了。农民们没有选择,只有丢弃他们先进的农机,重新扛起了锄头。而银行向村里索要贷款时,村里的头头们说:把机器拿走吧!银行自然是不可能找到买主的,所以直到今天,这些施肥机、平土机、喷雾器、喷灌系统、玉米收割机、干燥机都躺在院子里慢慢的锈烂,默默的述说着那个过去的年代,那个被刻意回避的年代。”

机械化农业的前提是进行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土地要素的“碎片化”问题就需要进行土地的“集约化”治理。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最上游资源要素,土地集约成为提升农业效率的先决基础。

集约化的影响和重要性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美国的农业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吃、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纤维。产值却仅占美国经济1.2%,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1%,产量居全球第二,但已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大国。

反观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采用以家庭为小单位的分散化生产模式,即使在今天机械化生产也远远没有得到普及。人的双腿永远跑不过飞机汽车,“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效率极低,这导致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极高,难以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进口产品抗衡。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表7中,不仅能看出土地的碎片化情况,反之也反映出了土地的规模化现状。美国农户平均拥有土地面积大于5公顷的达到89.3%。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200多万户的农场中,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400英亩的土地,大约等于2400亩。每个农场的劳动力平均为1.6个。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是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生产量的79%。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国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为 7.5 亩,户均拥有地块为 5. 2 块,平均每块面积为 1. 3 亩。剩余劳动力资源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每户农业生产收入相较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连片的大面积规模化土地,是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基础。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场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配套齐全,目前已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而中国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5%,低于75%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率66%,与美国等机械化农业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机械化耕作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农业效率,促进增产降本。2015年,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亩均总成本分别为1083.72元、1202.12元、984.30元、674.71元、2288.44元,而美国主要农产品亩均总成本较之中国则分别低出56.05%、20.82%、210.42%、38.44%、222.84%。中国每50公斤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比美国高出109.91%、50.89%、98.69%、102.78%、44.57%。

有国内相关企业对其安徽固镇玉米集约化托管服务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土地集约、生产集约服务后,配备机械化操作、精密化田间管理,与原本农户碎片化分散经营对比,种植成本降低38.9%,出售价格高出13%,生产效率提升约30%-40%。

各项数据表明了中国与美国在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中美两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味的学习美国的超大规模化农业,单不妨碍通过对比,去借鉴美国农业的可取之处。

因此,中国要走的并非规模化农业,而是适度规模的集约化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最上游资源要素,土地集约是提升农业效率前提条件。

土地集约,并非是单纯的将细碎化土地集中合并,而是以集约思维将土地在形式上整合利用来达到农业生产规模效应。中国农业地理环境具有特殊性,山地多,平原少。针对土地规模,不要用“连片”去衡量,北方地区土地还能连片,可南方丘陵与山区,土地连片限制很大。因此,土地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做到集约。

以聚土网四川筠连烟叶基地集约种植的榨菜项目为例,筠连每年烟叶收购后的9月到来年4月,土地大都闲置,涉及地块几百个,面积达2万亩。农户也会自己种点土豆之类,只为口粮,并未形成规模。但聚土网通过土地集约、生产集约、订单集约将所有土地、农户、技术、农资、流通、资金等资源集约起来在土地闲置期种了榨菜,一切都改变了。

集约就需要因地制宜,能信息化、机械化耕作固然好,如果不能,运用集约化思维来整合土地和背后的人,将农业生产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才是最适宜的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

当然,土地集约仅仅是最初始必要条件,后续其它资源集约配置才可见最终成效。

如何让农业产业链条联结,这当中就需要经济组织来做整体集约把控。比方说,农村合作社其实就是将农户以及农户的地集约在一起,不过合作社在连接各资源方面并没有发挥出效能,这时候,一个能集约订单的经济组织完全能解决低效现状。

假设,你手中能掌握全球各大涉农企业、农产品加工厂商的农产品原材料订单,在土地集约的基础上,很容易能将资本(农资、农机、技术)、资金(金融、保险、补贴)、信息、流通等资源要素聚合,以此打通产业链条,提升各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根据订单不同需求、结合土地实际情况,以大数据技术辅助,做到超速适配农业生产。这种起“连接”作用的集约方式,我们称之为“订单集约”。

顺理成章,当订单集约联结各方资源后,在农业生产环节也可以运用集约思维去整合,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将农资统一、耕种收管理统一、劳动力统一,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之路该如何开展?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必然

土地集约是基础,订单集约是推手,生产集约是保障。

有了土地和订单的集约,就具备了快速组织农民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并且解决了农业两端痛点,提升了流通效率。生产集约的贯穿,可大幅降低农业种植成本。三大集约模式嵌套,应用到上游土地到下游流通的农业生产各环节,形成新的集约农业模式,对于农业降本增效、提质增量,作用甚大。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在农业集约化上下大力度。但从哪方面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仍需研究探索更适合的模式道路。而将“集约化”融入到农业各资源要素中,解决了农业生产对各要素资源的需求与配置问题,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适应了现代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需求,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