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跨國公司做了一個共同的決定

日前,中荷兩國領導人在荷蘭共同見證雙方企業簽署8項合作協議,涉及能源、金融、航空、農業科技等領域,總金額約100億美元。

荷蘭電池製造企業沃克斯公司決定向中國投資18.5億美元,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設立新能源鋰電池超級工程項目並設立中國研發基地。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與中海油集團決定在中國建設三期項目,總投資數十億美元。

荷蘭皇家航空與中國廈門航空簽署備忘錄,決定升級機務維護合作,項目金額28億元人民幣。

荷蘭國際集團與北京銀行簽署了在中國設立合資直銷銀行的合作協議,總金額30億人民幣。

不僅是荷蘭企業。

10月,德國寶馬公司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的部分股份,使其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達到75%。10月11日,華晨寶馬瀋陽鐵西新工廠開工建設。

9月,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有意對華投資100億美元建設100%獨資石化項目。

今年7月,德國巴斯夫集團決定對華投資100億歐元,建設100%獨資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

7月10日,特斯拉宣佈超級工廠落戶上海。10月17日,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拿地超千畝,超級工廠實質性落地。

……

這一波穩外資幹得漂亮!

跨國公司正在“用腳投票”,加大對中國投資。商務部18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922家,同比增長95.1%;實際使用外資6367億元,同比增長2.9%。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國利用外資產業結構、區域佈局也在進一步優化,製造業尤其是高技術製造業呈現較快增長。

這些跨國公司做了一個共同的決定

△特斯拉 資料圖/視覺中國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0月15日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約47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1%,其整體水平處在至少十年來的歷史低位。但值得注意的例外是,上半年中國吸收外資增長6%,總額超過7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

這一波穩外資幹得漂亮!

中國擴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取得實效

跨國巨頭之所以紛紛落戶,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放開市場準入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外資對華投資信心。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營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預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環境。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落地,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大力保護知識產權,進一步規範政府監管執法行為。

這些跨國公司做了一個共同的決定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資料圖/視覺中國)

今年7月底,2018年全國版負面清單、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先後開始施行,全國版的負面清單在22個領域推出了開放措施,限制措施縮減了近1/4,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在更多領域試點取消或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各地也在積極改善營商環境。7月10日,上海發佈的《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要求:實現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7月31日,《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印發。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行動計劃》要求提高開辦企業效率,到2018年底,企業開辦時長壓縮至3天以內。

這些跨國公司做了一個共同的決定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資料圖/視覺中國)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認為,中國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進一步對外資開放國內市場,這使得中國吸收外資繼續保持在高水平上的穩定增長。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長兼CEO伍德倫表示,讚賞中國政府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舉措,這不僅有助於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目標,也將為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內的各國企業在華開展合作提供廣闊機遇。

中國巨大消費市場有著很強吸引力

另一方面,中國對外資最重要的吸引力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根據商務部的數據,8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1542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較7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1月份至8月份累計增長9.3%,與1月份至7月份持平。我國消費市場平穩發展的態勢仍將持續。

這些跨國公司做了一個共同的決定

△資料圖/視覺中國

在很多領域,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比如汽車,去年的銷量接近3000萬輛,穩居世界第一。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中國是寶馬公司最大市場,我們十分珍惜在華投資機會,願以瀋陽新工廠落地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對華合作,一些車型將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銷售,創造互利雙贏的局面。

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以及中國政府不斷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努力,正是吸引跨國公司“用腳投票”的關鍵。這些投資也將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前行,長期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