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 首先發生改變的是農村經濟。1977年,全國糧食產量爲2.83億噸,糧食平均畝產只有175公斤原糧,很多農民在完成國家徵購任務後吃不飽飯。1978年,中央決定大幅度提高過低的農產品收購價格,糧食收購價提高了20%-80%。同時,安徽等一些地區的農民搞了「包產到戶」的農業改革。

#改革開放40週年# 首先發生改變的是農村經濟。1977年,全國糧食產量為2.83億噸,糧食平均畝產只有175公斤原糧,很多農民在完成國家徵購任務後吃不飽飯。1978年,中央決定大幅度提高過低的農產品收購價格,糧食收購價提高了20%-80%。同時,安徽等一些地區的農民搞了“包產到戶”的農業改革。1979年開始,政府允許農民試驗各種不同的生產方式,逐步放開了對“包產到戶”的禁令。到1984年,包產到戶在全國普及同時開放了農產品市場,允許農民通過市場銷售產品。從1977年到1984年,短短7年間全國糧食產量從2.83億噸增長到4.07億噸,提高1.25億噸。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肉類等生產在這7年間變化更大,增產幅度達70%到200%。我當時曾在四川、安徽、浙江等多地農村進行過調查,親眼看到實行了包產到戶的地方農民歡欣鼓舞,家裡糧食囤滿了,不少農民從透風漏雨的茅草房搬進了新蓋的磚瓦房。終於能吃飽飯的農民把調查者拉到家裡,下麵條、用紅糖水煮雞蛋招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