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三國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時間中,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的能人能夠超過三國時期。那些原本在深山之中,並且有著大智慧,大魄力的人,在這場紛爭中紛紛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畫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歷史上從來不缺能人,但是這麼多能人一起出現,在歷史上確實很少見,在三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從董卓,曹操,再到呂布,劉備,孫堅,到最後的諸葛亮,司馬懿,姜維,鄧艾,這些人莫不是當時的英雄豪傑。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那麼這些人的子孫有沒有守下父輩們的功勳呢?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父輩們在戰功上都是十分地顯赫,這些子孫都是擁有者父輩們這麼好的資源,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可以算是一方的霸主。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這些豪傑的子孫們都是如何利用父輩們的資源的?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曹操的兒子們吧,

曹操一生有一共有五個兒子,分別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衝。先來看看曹彰吧,其實歷史上曹操的兒子非常多,但是真正出名的就這五個兒子,而曹彰出名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曹操的長子,並且因為救曹操而死。自己的老爹去調戲降將張繡的嬸嬸,導致張繡大怒,連夜起兵追殺曹操,曹操此役不但損失了自己的長子,還折損了大將典韋,可謂是一時痛快而貽誤了自己的大好形勢。曹昂作為曹操的嫡長子,不僅具有繼位的合法性,而且智勇雙全,在當時是繼承魏王的不二人選。曹昂在張繡追殺的時候,將自己的戰馬送給曹操,而自己同典韋一起死守城門,保護了自己的父親。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曹操自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在病重的時候,認為時日無多,突然想起曹昂,嘆息說:“我一生做事,沒有什麼後悔的。假如死後還有靈的話,子脩「曹昂」如果問我他的母親在哪,我將怎麼回答啊!”這也看出曹操對自己當年做的任性事的後悔。其他的兒子在筆者看來都很平庸,曹彰有勇無謀,最後居然被一個說客的忽悠下,在鄢陵自殺。曹衝雖然是個天才,但是卻在早年夭折。曹植只是一個文人罷了,根本沒有當皇帝的能力。而曹丕就更不用說了,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完全是在身邊能臣的幫助下,完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算不得什麼英雄豪傑,連曹操的頭髮絲都不如。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諸葛亮的唯一的親生兒子名叫諸葛瞻,完全沒有得到諸葛亮的真傳,一生活的特別平庸。很多人認為,連關羽的兒子關興關平,張飛的兒子張苞在當時都是作為蜀漢政權的高級將領,而諸葛亮這位蜀漢丞相的兒子卻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小官吏,真的不知道諸葛亮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兒子的。諸葛亮在教育兒子這方面是相當的失敗,諸葛亮在臨死前曾經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本《戒子書》,可能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是那個料,所以在書中教的都是讓兒子輔佐君王,修生養性。但是諸葛瞻在綿竹被圍時,不聽黃崇死守的建議,出城與鄧艾決戰,自己死在亂軍不說,綿竹也因此失守。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但是三國的時候,有一個豪傑的兩個兒子都沒有辜負自己父輩的威名,不但守住了江山,而且開疆擴土,成就了江東的霸業。這個人就是孫堅,很多人僅僅認為此人就是孫策孫權的父親,算是十八路諸侯中比較成功的一位,因為搶了傳國玉璽,為自己的兒子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此人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當年孫堅一鼓作氣攻打到距離董卓只有九十里的城外,這讓當時不可一世的董卓都感到十分地害怕,連忙派使者前去和孫堅講和,想通過聯姻的方式讓孫堅退兵,並且保舉讓孫堅的親戚子嗣都能成為郡守。但是孫堅不為所動,大罵前來和親的人:董卓大逆不道,蕩覆王室,如今不誅其三族,示眾全國,我死也不瞑目,難道還要與他和親嗎!”當即下令向大谷進軍, 孫堅拒絕董卓,不僅表現了他卓犖不群的英雄氣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觸。

曹操的兒子,諸葛亮的兒子,都不及他的兒子

而他的兒子更非普通之人,當時孫策和周瑜一同迎娶大小喬,成為當時的一段佳話。孫策此人不但勇敢過人,更是有著一番大智慧,如若不是被小人所害,相信他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而他的弟弟孫權就更加厲害了,十五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縣之長,更是在哥哥被暗害之後,顯示出自己強大的魄力,成為了掌權者,可謂是年少有為。試問如果沒有孫堅的指導教育,怎麼能培養出兩個如此如此優秀的兒子呢?就連曹操也不禁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各位小夥伴們,你們是怎麼看孫堅的兩個兒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