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到底是什麼物?患病期間一定要「忌發物」?

“發物”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尤其在患病期間,時不時會聽到“別吃發物”的忠告。“忌發物”作為患病期間的一條飲食禁忌,一代傳了一代。“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疾病的發作、發展真的與它有關嗎?

對“發物”的幾種解釋

現代營養學中,找不到與“發物”相對應的概念。在中醫學專著中,也未見有醫家、學者對其做出專門的註釋,或以詞條的形式收錄於中醫學類的工具書中。能找到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現代漢語詞典》

“發物”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病狀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

《中醫飲食營養學》

“發物”是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包括腥羶、辛辣食物和一些特殊的食物。

其中,腥羶食物有平魚、帶魚、比目魚等海魚,泥鰍、黃鱔等無鱗魚,蝦、蟹、乾貝、淡菜、鮑魚乾等海產品,以及羊肉、狗肉等;

辛辣食物有蔥、姜、蒜、辣椒、花椒、韭菜、煙、酒等;

特殊食物有蕎麥、豆芽、苜蓿、鵝肉、雞頭、鴨頭、豬頭、驢頭肉等。

《中醫對於病員的膳食問題》

凡能引起口乾、目赤、牙齦腫脹、便秘等症狀的薺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是“發物”。

可以看出,“發物”究竟能加重何種疾病,其作用的機理是什麼,以及所指代的食物種類,其實並沒有統一的看法。

“發物”與“致過敏物”

醫生禁止患者吃的牛奶、蛋類、魚類、甲殼類、堅果、花生、小麥和黃豆等食物一方面是民間認為的“發物”,同時也是現代醫學中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這8類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過敏原,幾乎90%的食物過敏都是由此引起的。

另外,魚、蝦、蟹等食物中含有組胺,組胺可使毛細血管膨脹、充血、血漿排洩、水腫、腺體分泌亢進以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故食用後可導致有些患者皮膚呈現紅斑、丘疹、水皰。

對患有過敏性紫癜及特發性血小板紫癜等皮下出血的人,應忌食酒、蔥、蒜等食物,因為酒精或揮發性物質的刺激性可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症狀加重或遷延。

“發物”與傷口疾病

目前仍然沒有臨床研究證據顯示,食用“發物”會延緩傷口癒合或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但要強調的是,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不合理的膳食結構、胡亂進補、盲目忌口才是導致疾病發生、促進病程惡化的罪魁禍首。

至於患病、用藥期間要忌什麼口,還是那幾個字“遵醫囑”。醫生沒有特殊說明,完全可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的: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等,平衡合理地安排日常飲食,這才是科學的保健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