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在没有大国支持的情况下,为何能对抗俄罗斯,赢得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胜利,并维持了数年的独立?

詩莫顏


在苏联解体以后,

俄罗斯联邦内分裂主义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车臣觉得可以利用此次机会脱离俄罗斯,取得独立。面对车臣的独立运动,俄罗斯联邦选择了武力镇压,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竟然败给了人口只有120万的车臣武装,并导致车臣取得了数年的独立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弹丸地区能够挫败俄罗斯军队的进攻?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作为一个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加盟国,之所以敢于挑战当时的俄罗斯的叶利钦政府,根本原因在于尽管面积狭小,但却有着丰富的石油经济收入,同时控制着高加索的贸易咽喉要道,独立以后具有非凡的发展潜力。这才是当地经济寡头们急于摆脱叶利钦政府的主要原因。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之所以会败给车臣军队,第一个原因就是:面对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内需要一段时间去稳定,政府需要处理内部事务,对车臣发动战争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动员,从而导致俄军在作战过程中行动迟、延误战机,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这并不是俄罗斯军队战斗力下降的原因,后来的叙利亚战争、格鲁吉亚战争都有利的说明了今日的俄军军事力量并不是那么羸弱不堪。(缺乏准备让俄军损失惨重)

另一个原因就是车臣军队自身的强大,由于车臣军队以宗教的名义参战,因此车臣国内士气高涨,在西方国家支持下车臣武装拥有着充足的补给、良好的装备。尤其经过了充足的巷战准备,车臣军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俄罗斯军队发动了惨烈的袭击。面对巨大的伤亡情况,软弱的叶利钦政府最终决定同车臣签署和平协定,由此维持了车臣数年的独立!


利刃军事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位于北高加索地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127.9万人。这里既是俄罗斯的石油产地之一,又是连接俄罗斯与中亚各地的油气管道和铁路运输的枢纽。现在的车臣地区是普京总统通过“第二次车臣战争”所平定的,而在普京上台前的那段时间,车臣地区一直在谋求独立。


1991年底,随着前苏联政府正式解体,克林姆林宫上的国旗被换成了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并由叶利钦开始履行俄罗斯总统职务。不过,在苏联解体时,一位名叫杜达耶夫的苏联空军少将推翻了苏联在车臣的政权,并组建了车臣新政府。他不仅拒绝归属俄罗斯,还将车臣境内的俄罗斯人斩尽杀绝,公然和俄罗斯联邦对抗。

为了平息事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开始还致函杜达耶夫:只要车臣取消独立的地位,俄罗斯可以允许车臣自治。可是杜达耶夫表面上接受叶利钦的建议,背地里却在不断加强车臣军备。为了谋求独立,他私下和西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阳奉阴违的态度最终激怒了叶利钦,导致了车臣战争的爆发。
(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

1994年11月29日,已经不耐烦的叶利钦向杜达耶夫下达了最后通牒,警告他立即回归中央政府,否则将承担一切后果!结果这回遭到了杜达耶夫的直接拒绝。到了12月初,叶利钦立即命令俄军向车臣推进,想要一举平定车臣地区,这就是“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由来。
(俄军攻击车臣首府格罗尼兹)

这场战争耗时2年多,最终以俄军失败而告终,不仅未能完成预期目标,还陷入车臣战争的泥潭中。直到数年后普京上台,才解决了车臣的问题。据统计,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阵亡3826人,伤17892人,失踪1906人,损失各类飞机13架,坦克、装甲车500余辆,并导致1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去,这个结果犹如给了俄罗斯当头一棒。

微不足道的车臣武装竟然让庞大的俄罗斯军团兵败如山,这是为什么呢?

(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首先是俄政府方面的原因。以叶利钦为首的俄政府对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武装实力估计不足、出兵过于仓促。早在出兵之前,俄罗斯内部对于这次战争的分歧就很大,有3名国防部副部长辞职,另有11名将军为战术问题争论不休。

其次,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原是苏联的空军少将出身,他对苏军的作战方式十分熟悉。

俄军本身就是继承苏联衣钵的军队,他们善于利用装甲群优势在平原进行突击,却没有在城市中与散兵游勇进行周旋的经验,而狡猾的车臣武装却往往利用城市掩体和反坦克武器伏击俄军装甲部队。
(死于车臣战争的平民)


古风吹落梨花卷


说车臣没有得到大国的支持是错误的,车臣一直得到众多国家的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且这些支持是全方位的!

1、在资金方面,车臣分裂武装得到了阿拉伯富有国家,尤其是海合会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沙特阿拉伯了。当时沙特对车臣武装可是要钱给钱,要枪给枪,甚至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允许本国公民前往车臣参战。此外,其它的中东国家也以“共同信仰”为由对车臣进行资金的支持。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车臣武装居然拥有比俄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更充足的资金。

2、在人员方面,阿拉伯国家或者其它相同宗教的国家都纵容本国人员前往车臣助战。一时间,车臣成为全球武装人员的吸铁石,包括奥运射击冠军在内的不少境外人员前往车臣参加战争,而车臣武装也由多国思想极端,不惧死亡者组成,从而保证了在一段时间内车臣的作战兵员相当充足。

3、在舆论支持方面,由于西方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所以俄罗斯政府初期的车臣行动清一色被描述成“打压少数族群”和“不尊重不同文化”的侵略行径。加上当时的俄罗斯宣传力量几乎师承苏联,所以刻板得无力反驳。在全球面前,俄罗斯的形象一毁再毁。

4、最重要的是叶利钦对抗西方的意志不足。叶利钦执政后一度试图全力倒向美国与欧洲,因此对车臣的决心不大,加上俄军是解体后苏军的遗留,所以作战能力处于最低谷。

这些综合因素叠加起来,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大败不足为奇。


邱永峥


这是因为,在一九九四年底,第一次车臣战争开打时,罗刹还在“休克疗法”的泥潭中挣扎,国穷民愚。经过走资派破坏后的军队,腐败盛行、信仰缺失、官兵怯战。军官阶层多是贪腐之辈,士兵缺乏训练,武器缺乏维修和更新。与之相对应的是,罗刹朝野中厌战怯战的萎靡之气普遍流行。一场为维护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的正义之战,在朝野中竟然应者寥寥!幸而苏联-罗刹的千古罪人叶利钦,在车臣问题上却展现了他难有的血性、难得的对西方的强硬、难得的态度坚决。




难得果断一回的叶
利钦,“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敲响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战鼓,但被“走资派”把持的军队,毕竟与苏联时期的虎狼之势,天差地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攻占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后,却被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游击战搞得筋疲力尽。而罗刹本身深陷于“休克疗法”的深渊之中,排不出几文钱来继续这场战争,而西方又向罗刹不断施压…在这种情况下,1996年底,罗刹中央政府与车臣地方势力签定协定:“罗刹军队撤出车臣,车臣举行地方选举。”这样的一个结果,实际上是放弃了前方将士流血牺牲所换来的果实。“辛辛苦苦打两年,一夜回到开战前。”车臣首任总统杜达耶夫的爪牙,又把控了车臣的国家权力。


而之后,直到普京时代,罗刹才勉强控制了车臣的局势。(图片来源于网络)


孤独的人209381559


纠正一下,车臣战争肯定是有大国支持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以保护“人权”和“难民”为理由,不断向当时软弱的叶利钦政府施压。当时,俄罗斯的国家精英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忽悠得不行。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可谓是向西方“一边倒”,极力想融入西方的主流社会。当西方拿出惯用的伎俩,贷款、人权等大杀器以后,俄罗斯不敢开罪西方,加上自身国内局势动荡,不得不和车臣叛乱武装签署停火协议,屈辱的结束战争。

车臣战争爆发的根源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89个联邦主体之一,面积大概1.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20万。其中车臣人占六成,俄罗斯人占三成半,其余为其他少数民族。按道理来说,这样小的地方,怎么敢自己闹独立?

原因就在于苏联解体以后,分裂主义迅速膨胀,车臣希望利用这次机会脱离俄罗斯联邦。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车臣的重要性。虽然他只是处于里海和黑海的弹丸之地,但是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入高加索的咽喉之地。加上该地区资源丰富,盛产石油。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结局

第一次车臣战争从1994年12月11日俄军金军车臣到1996年12月29日俄军撤出,历时两年。俄军共击毙车臣武装分子共计6690人,俘虏471人,击毁对方直升机5架、坦克64辆等等。俄军官方数字为俄军死亡3826人,伤者17892人,另外有1906人失踪,还有超过10万平民的伤亡,百万难民以及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双方伤亡数据不同资料上差别很大。目前来说第一次车臣战争是车臣方面取得了胜利,毕竟他们赢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同时,他们还迫使俄罗斯签订和平协议,使得车臣问题得以搁置。

车臣赢得第一车臣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举棋不定,仓促出兵,自食恶果。

由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方面忙着处理自己内部的问题,对车臣武装独立迟迟下不了决心。这让车臣武装分子有3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而俄罗斯方面则未做任何准备,仓促出兵。比如负责联合作战集团指挥的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没有预先制定作战方案,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整个作战部队60%的参战部队都是临时编组的,计划中的装甲车只来了五分之一,物资短缺严重。

整个作战过程,俄军行动非常迟疑,甚至军方高层的意见都有很大的分歧。比如国防部3位副部长因为反对这次出兵而辞职,11位将军要求讨论出兵车臣的合法性,5位前线高级指挥官被撤职。


2.车臣武装力量强大,格罗兹尼适合巷战。

当时俄罗斯当局天真的以为只要俄罗斯大军一到,车臣武装便会立刻土崩瓦解。因此俄军曾经预言“一个星期结束战争”。实际上车臣武装的常备军有1.5万人,后备力量有4万人,另外还有60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雇佣军。这些部队装备好,补给充足,并且有着充足的作战经验,还有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加上当时车臣人以宗教的名义进行战争,部队战斗意志非常顽强。

这就不得不提车臣的格罗兹尼。这个城市本来就是军事要塞,城内堡垒很多,易守难攻。城市巷战本来就是非常难打的战争,因为很多优势的武器装备在城市巷战中都是失效的。这使得巷战的死亡率很高,异常血腥。格罗兹尼巷战在当时号称绞肉机。例如俄罗斯一千人的作战团攻入之后,最后只有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

3.美国为首的西方暗中支持,阿拉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

前面部分已经提到过西方对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干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借口“人道主义”之类的问题向俄罗斯施压。由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非常缺钱。西方国家便以贷款来要挟俄罗斯。本来叶利钦政府也比较软弱,渴望融入西方阵营,所以最后签订了停火协议。此时就不得不提西方媒体了,他们大量报道俄罗斯使用飞机,大炮轰炸平民,屠杀无辜百姓。让许多中立的群众,纷纷支持车臣武装。

另外就是车臣武装还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前往伊朗、巴基斯坦、沙特等国寻求物质援助以及募集武装人员。大批志愿者、雇佣军和武器弹药涌入了车臣。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一,车臣第一次战争,发生于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进攻车臣,经艰苦战斗,虽于1995年1月攻占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但车臣人并未屈服,仍坚持游击战争,俄罗斯被迫于1996年8月,与车臣签署停战协议,并撤军。虽未正式承认,但车臣在此后数年,事实上处于独立状态。此次战争,俄军损失惨重,一无所得。所以,此次战争,俄在事实上是失败了。

二,车臣方面。车臣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1864年,进入沙俄殖民统治时期,深受沙俄统治之苦。苏联成立以后,又屡遭迫害。长期的苦难,磨炼了车臣人,使他们非常勇悍顽强,非常能战斗,富于反抗精神,一直谋求独立而不得。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从车臣撤出军队,却把大批武器装备留在了车臣。这为后来的车臣人反抗创造了条件。1991年,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宣布车臣独立。但因车臣地区盛产石油,对俄经济制约甚大,所以俄不允许车臣独立,发动了对车臣的战争。

三,俄军方面。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政府政治上不稳定,腐败现象严重,竞有人偷卖军火给车臣人以牟利。军队纪律涣散,作战意识薄弱,初期还犯了严重的轻敌错误。以致最后损失严重,无功而返。

四,另外,美国和英国曾暗中资助车臣武装。这也是一个因素。


WM晓奇


是叶利钦的软弱和愚蠢葬送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将士们的努力。

尽管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暴露了种种问题,车臣武装分子也得到了西方,阿拉伯国家的援助。俄罗斯的国内环境,舆论影响,以及匪徒巴萨耶夫的胆大妄为都推动了战争的格局。但在根本原因,是叶利钦的软弱在动摇这场战争,是他让俄联邦输掉了战争!
(俄军在格罗兹尼)


1991年9月6日,悍匪杜达耶夫公然对印古什-车臣正在开会的政府人员进行袭击,打死打伤多人。随后,他便成立了所谓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宣称要实行沙里亚法。但可笑的是,此人劝告车臣人要虔诚,每天向麦加方向进行三次仪式,事实上,穆斯林是五次。

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的悍匪,将叶利钦骗得团团转,起初,他对叶利钦说不会从俄联邦分离,只是谋求自治。叶利钦信了,向车臣继续提供财政补助。在1992年,他更是愚蠢地和杜达耶夫达成协议, 从车臣撤走了所有的联邦军队。而非法武装借此机会筹钱,招兵买马,把所有非车臣的民族统统赶走,进行掠夺。
(叶利钦)


此时的叶利钦依然对车臣分离主义抱有幻想,而在此时,杜达耶夫及其匪徒对车臣的俄罗斯族进行史无前例的清洗,杀死了2.1万俄罗斯人,又将4.6万人变成奴隶。

是的,你没有听错,在车臣匪徒的统治下,奴隶制普遍存在的,他们要么做仆人,要么采矿,干苦力活儿。

1994年12月,叶利钦终于集结军队,向车臣进军,镇压叛乱分子。在这场战争中,如果说具体的战事指挥不能让叶利钦背锅,那么,在人事上,叶利钦必须要负责任。

选了一个才能平庸的格拉乔夫当国防部长,然后又让一个不愿打仗的爱德华.沃罗比约夫大将去打,结果沃罗比约夫不打。(国家养你那么多年,关键时刻要你拼命你却说为了和平不打了。)
(前线俄军)


在排除重重困难后,俄军终于攻入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在格罗兹尼的血战中,俄军付出了伤亡的惨重。与那些只会宣扬俄军的损失惨重论调不同的是,俄军虽然损失巨大,但却是真真正正的拿下了格罗兹尼,占领了这座城市。这一点被后来很多人忽视。在拿下格罗兹尼的同时,俄军还成功炸死了匪首杜达耶夫,使得车臣叛军向野外逃跑。

但在1995年6月14日,悍匪巴萨耶夫率人在布琼诺夫斯克发起恐怖袭击,绑架了大批人质,并杀害了其中126人。叶利钦不得不妥协,让恐怖分子大摇大摆的回到了车臣。

而在当时的俄罗斯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很高,当年又是大选时节,许多俄罗斯寡头向叶利钦施压。叶利钦也需要西方支持,所以,他开始向车臣非法武装低头。
(叶利钦)


1996年8月6日,车臣叛军重新夺取了格罗兹尼,在这个月的31日,叶利钦没有再选择增援那里的军队,他宣布全面停火,让俄军撤出车臣。

就这样,他抛弃了曾经浴血奋战的军队,3826人名烈士,17892人的伤痛所付出的努力全都白白浪费了!

而在后来普京担任总理和总统时期,普京不但在决策上,战略上更加出色,他的坚决果断和叶利钦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便俄罗斯有财政压力,他也不削军费,对于西方,反对派的声音,他就当耳边风。别斯兰,莫斯科剧院的危机也不能改变他是铁石心肠。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车臣叛军被消灭殆尽,俄罗斯赢得了胜利。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埋葬叛军尸体)


叶利钦执掌俄罗斯,治国无能,人民生活困苦,俄罗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内外丧权辱国。这一段悲惨时期,被很多俄罗斯人称为“黑暗的90年代”。


朱兴子


第一次车臣战争,对于俄罗斯而言,简直就是一个耻辱。以当时可与美国媲美的军事强国力量,对付小小的车臣叛乱武装,俄罗斯不但自己损失惨重,导致了大量的平民伤亡,让西方媒体对此口诛笔伐,还造成了车臣的事实独立和暴恐事件频发,为其后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了导火索。实实在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车臣战争旧照)

在这次战争中,俄罗斯共阵亡官兵近4000人,其中包括俄军少将维克托·沃罗比约夫。伤者人数达18000人,造成近10万平民死亡,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车臣境内大量房屋和基础设施被毁,首府格罗兹尼几乎被夷为平地。

那么,曾经的战斗民族为何在这场战役中输得一败涂地呢?

一、对车臣武装的轻视。

伟人曾经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略上的藐视,能保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战术上的重视,才能保证头脑清醒,不打无准备的仗,毕其功于一役。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恰好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没有对车臣反叛武装,给予足够的重视。

杜达耶夫在1991年宣布车臣独立3年后,在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终于忍无可忍,下令俄罗斯军队开进车臣,“制止流血,保护俄罗斯公民生命、权利和自由,在车臣共和国恢复宪法法制、法规与和平”。

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扬言:“10日内就可以解决车臣问题,只需要两个空降团,就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格罗兹尼。”

但战争的进程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战争持续了近两年,不但没能速战速决,反而让俄军深陷战争泥沼。

(叶利钦旧照)

二、俄罗斯准备不足。

首先是俄罗斯高层对车臣问题认识不够清晰。

车臣问题由来已久,寻求独立也非一天两天,但叶利钦总认为只需要政治手段就能解决问题,在和杜达耶夫数次谈判失败后,车臣在独立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其境内的武装冲突也愈演愈烈,已经危及到了俄罗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叶利钦才迫不得已想起了动用武力。

即使这样,俄高层仍然没有统一思想,是战是谈,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甚至出现了数名军队高管因反战愤而辞职的奇葩现象。

其次是俄罗斯在军事上的准备不足。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发动了所有的军种和军区开展联合作战。但战前缺乏方案,从未进行联合演练;战中各自为阵,沟通不顺,协调不畅。其中的131摩步旅和81摩步团,就因为和其它部队缺乏协调导致孤军深入,腹背受敌,最后仅幸存11名官兵。

战争过程中,参战部队竟然没有一张格罗兹尼的详细地图。大部分部队来自于临时拼凑,少数新兵蛋子甚至不会开枪。即使是入伍多年的老兵,也因长时间的养尊处优,早已丧失了军人的血性和勇气,在面对敌人的炮火时,不敢亮剑,畏缩不前。

尤其是在进入格罗兹尼巷战后,俄军普遍缺乏巷战经验,而车臣武装则依靠地形和掩体,轻而易举地对俄军进行肆意地屠杀,格罗兹尼简直成了俄军的坟场和绞肉机。

(杜达耶夫旧照)

三、车臣武装具备强悍战力。

车臣武装的领导人杜达耶夫曾就职于俄军,熟悉俄军的一切战术战法。在阿富汗战争中,曾亲自驾驶飞机对阿富汗进行轰炸,被誉为“战斗英雄”。车臣士兵大多都是穆斯林勇士和阿富汗圣战者,还包括少数雇佣兵,战力强悍,狼性十足。

四、车臣武装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车臣人对俄罗斯的怨恨要追述到1944年的“扁豆行动”。当年,苏联痛恨车臣人为德国提供帮助,强迫将大约40万车臣人逐出他们的家园,迁往中亚地区,造成了近10万车臣人的死亡。直到十多年后,才允许他们返回故土。在车臣民众看来,这是前苏联对他们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

因此,在车臣战争中,所有车臣人认为这就是一场“圣战”,是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战争,他们才是正义的一方。甚至出现了在战争中,俄军曾遭到车臣人抢劫的现象。

1996年8月31日,叶利钦不得不接受战争失败的苦果,和车臣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的完败而告终。

但,俄罗斯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策划了一次经典的斩首行动,用两枚导弹成功地炸死了杜达耶夫,为俄罗斯挽回了一点点颜面。


张生全精彩历史


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结束于1996年8月,共持续了21个月的时间。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阵亡5700多人,受伤1.8万人;车臣军队伤亡数和俄军差不多,伤亡共2万多人;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这次战争共造成10万平民死亡,20万人受伤,50万人无家可归!

车臣问题早在1991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对叶利钦阳奉阴违,一方面表示不会独立,另一方面铲除异己,为独立做准备。

由于当时俄罗斯经济陷入崩溃,国内反对叶利钦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爆发了著名的宪政危机。杜达耶夫利用俄国内部混乱的局面,开始清除车臣境内的其他族裔并因此引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宪政危机过后,叶利钦决定彻底解决车臣危机,于是在1994年12月11日正式派出大军讨伐杜达耶夫!

可是,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经过两年多的大战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国被迫宣布停火,这表示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失败告终!

俄军的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个原因,是俄国人在阿富汗失败的阴影还没褪去,军方毫无斗志!

当时距离阿富汗战争的结束时间并不长,俄军军官对这场战争的噩梦还没有褪去。所以,非常抵触类似的战争行为。因为车臣境内绝大多数人都支持独立,并组成民兵对车臣正规军进行支援。此时攻打车臣无疑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即便取胜也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治安战之中。所以,很多人听说要打车臣吓得连官都不做了。比如副国防部长格罗莫夫宣布辞职,并在电视上宣称这是另一场阿富汗战争。

(格罗莫夫)

战争开始后,俄军副总司令窝罗比约夫擅自宣布单方面停战,号称不愿意向自己的人民开火,而无视此前杜达耶夫已经向无辜的人民开火。在被问责后,窝罗比约夫宣布辞职。高层这样,基层指挥官更是拒绝执行进攻命令。这么一搞还没等和车臣军队交火自己人就乱了,能打胜才怪!

第二个原因,当时俄罗斯军队战斗力已经不行了!

俄罗斯军队虽然说是脱胎于苏联军队,但是经过解体之后,俄罗斯境内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士兵很难得到严格训练。而当时俄军实行的是两年义务兵役制,所以参加车臣战争的普通士兵都是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枪炮一响,就像一群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而车臣方面当时有很多人都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打这帮毛头小子不要太容易!

再结合第一条让人蛋疼的那些指挥官,最初的时候就是在给车臣武装送人头的!

第三个原因,军中腐败严重,走私军火属于家常便饭!

看过《战争之王》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非常了解90年代初的俄罗斯军火买卖。当时俄罗斯军方内部的武器无人监管,坦克当拖拉机卖,直升机当废铁卖。不光普通武器随便买卖,只要你有钱甚至连核武器都能搞到手。

而车臣军方的很多武器就是通过俄军买过来再与俄军作战的。有时候,两军阵前的停火间隙,车臣都会派出代表去俄军阵地购买武器弹药,以便继续抵抗。你说,这仗怎么能打得赢!

第四,老百姓的反对!

这也算是解体后遗症吧!新生的俄罗斯并没有给这个国家的公民带来生活的改变,反而在解体之后让俄国人的生活急速下降。于是,当初支持叶利钦的人开始反对叶利钦,进而演变为对叶利钦的所有政策无条件反对,致使这次平叛行动阻力巨大。很多人甚至干扰军队调动,哄抢军用物资。所以,当叶利钦临近选举的时候,为了讨好老百姓只好将军队撤出车臣,草草结束这次战争!

其实,以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叶利钦这个人不行。如果叶利钦领导有方,能够让全国上下一心,依托100多万人口的车臣叛军根本无力抵挡俄军的攻击。


历史风暴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在叶利钦当政时期爆发的,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有从苏联解体的变局中抽出身来。并且车臣一直是历史遗留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在彼得大帝时期,可以说当时的车臣,就是看到了苏联解体,所以才会打起了独立的念头,就如同其他国家脱离苏联独立一样,但是车臣忽略了自己的特殊性。

俄罗斯之所以一直不承认车臣独立,就是因为车臣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失去车臣就意味着失去整个北高加索地区,这将使得俄罗斯的战略局面大为被动。所以就算是叶利钦政府,也是强硬镇压。但是当时的俄罗斯,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车臣武装运用的也是阿富汗的那一套,并且车臣是有西方世界支持的。

事实上独立之初,车臣就已经同西方国家有过接触,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允诺,从而车臣才会坚持同俄罗斯对抗,一直保持了独立。而叶利钦当时因为同西方国家没有对抗的决心,甚至是保持一种妥协的态度,所以车臣就这样在”自治“着,叶利钦不承认车臣独立,但是却承认其自治。

而普京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的措施,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将车臣定义为恐怖主义,这使得西方国家不敢冒着这个风险去驰援车臣。普京则打着反恐的名义,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这一次俄罗斯不惜动用了弹道导弹,采取陆空协同的方式迅速击溃了车臣军队。并且之后普京大度的允许车臣”自治“,还帮助他们提高福利,如今车臣就已经是享受自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