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带兵近40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武穆”,这个知府19岁

19岁,在现在的青年来说,大概就是高中毕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样子。但在宋朝的时候,曾经有个非常精明能干的知府,年仅19岁就建功立业,威震边关,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胆战心惊。

曹玮,字宝臣,河北人,将门之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任命这个年轻的后生担任了渭州知府。当时的渭州,北面有契丹、西夏,西面有西蕃(即吐蕃,宋代以后称之为西蕃,读音为bo,平声;当地方言叫西蕃,读音为fan,平声,也叫蕃子),疆域不宁,战乱不断。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宋太宗是和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一起草创江山的帝王,素有知人之明,但对于他的这次“不拘一格”的任命,朝野上下都感觉非常疑惑和担忧,因为这个知府太过于年轻,刚刚年满19岁。虽说在古代男子15岁就可以驰骋疆场,杀敌立功了,但毕竟担任郡守、镇守边疆、安抚臣民,一个19岁的人总让人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极有可能失之于轻率和浅薄。

果然,到任以后,这个年轻的渭州知府不升堂、不议事、不巡视、不办文,整天要么是带领一名青衣小帽的侍从闲游闲逛,要么就邀约一两个象棋爱好者在棋盘上“争斗”不已。看到新来的知府大人如此模样,当时的渭州百姓一片惊慌,大伙纷纷议论,看来朝廷这次是存心不要渭州这片疆土,更不要渭州城20多万百姓了。很多明眼人立即变卖家产,从渭州逃亡,背井离乡,去寻找能让自己稍许安心的地方了。也有幕僚、下属劝谏曹玮要以政事为重,留心公务,但曹玮依旧我行我素,更让属下也寒了心。

曹玮到任的第五天,突然哨兵来报,党项族(西夏)一个头目带领3000骑兵奔袭渭州城。边疆上的郡守一般都是文武双全,平时就收税安民,战时就冲锋陷阵。按照常规,接到战报后,知府大人应该立即召集人马,披挂上阵,杀敌护民。岂料这位新知府却立即命令衙役,在内堂摆设了几桌酒宴,邀请属下和当地的几个老年人前来赴宴。生死攸关的时节,这知府居然要请人喝酒,让所有被邀请的人更加感觉怪诞和绝望。但终有一大半被邀请的人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了宴席。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酒宴开始,知府曹玮二话不说,先敬了在座的三杯,然后起身说了一句“失陪”,就单枪匹马出了府衙,直奔敌兵方向。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名知府大人应该是逃命去了,很多人还埋怨,知府大人自己逃命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把大伙召集到一块,难道是为了让敌人进城的时候方便砍头?宴席也顿时一片宁静,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逃命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等待命运的降临。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府衙门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接着后堂门大开,一个人闯了进来,将一个布包着的西瓜大小的东西扔在了地上。大家抬头一看,是前面出去的知府曹玮;再低下头一看包袱里的“西瓜”,乖乖不得了,是一颗血淋淋的首级,看样貌正是党项人。曹玮先是一声哈哈大笑,接着说:“这是刚才进攻咱渭州的党项人头目的首级,已经在这里了,其余人马已经四散逃溃,大家现在可以安心喝酒了吧?”

曹玮这一次算是一战成名了,很多人甚至将他与当年“温酒斩华雄”的“美髯公”关羽相提并论,一些说书人甚至专门为他编写了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他是如何单枪匹马迎敌,如何冲入敌阵,一枪将党项头目刺落马下,那群党项人喽啰又是如何哭爹喊娘、尿撒裤裆等等。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曹玮治军严明,赏罚有信,训练有方,在很短时间就很大程度提高了当时渭州守军的战斗力,也改善了驻军和当地百姓的关系,一些军人骚扰、侵害百姓,被曹玮严厉惩处,一时间与民秋毫无犯。在治理地方方面,曹玮处事公正,为官廉洁,不加赋、不扰民,不搞团团伙伙,更不横征暴敛,作威作福,加重百姓负担。不长时间,渭州那些原来已经逃亡的人听到了曹知府的名声,又回到了家乡。

曹玮平生唯一的爱好就是下象棋。有一天曹玮正在军营里与士兵们棋盘厮杀,有人报告说渭州城一名官员投奔西夏去了,建议知府立即派人追捕。岂料曹玮听了以后不动声色,继续琢磨着棋路。下面的士兵都急了,叽叽喳喳地主动要求去抓叛徒,因为这个人是协办军务的官员,渭州城的布防、虚实,全在他的心里,要是投降西夏,一定会给渭州城带来不小的麻烦。

大伙一片吵嚷声里,曹玮再也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棋盘上,大吼一声:“嚷什么嚷,这人是我派过去的。真扫我的棋兴!”说完之后,脸上又露出懊悔之色,告诉士兵们这只是一时气急说错了话,再三告诫大家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把这件事传扬出去。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当时边关经常交战,敌我之间互相派遣探子是常有的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一些士兵和官员也为了图谋利益或者给自己留后路,会暗地里和敌人互通信息,对于这点曹玮是心知肚明的。曹玮相信自己的手下的士兵里,一定有党项人派来的奸细,就故意装作说错了话,让奸细把消息传递给了西夏,不露痕迹地上演了一出“反间计”。不出所料,半月以后,西夏方面传来消息,那名投降的渭州官员已经被西夏斩首。不动声色、兵不血刃就惩处了叛徒,曹玮看来不只是勇猛强悍,而且是深有谋略。

有一次,曹玮带领宋朝军队与西蕃军队在渭州城郊交战,宋军获胜。西蕃军队在渭州劫掠了很多百姓的牛羊,打了败仗后,就把大群牛羊丢下逃跑了。曹玮命令士兵将牛羊收拢,驱赶回去,准备还给百姓。部下将领提醒曹玮,西蕃这次败退有很多疑点,不像是正常的战败,而且丢下牛羊极有可能是诱敌之策,建议曹玮加以提防,防止西蕃军队杀一个回马枪。

曹玮听了以后,命令士兵继续驱赶牛羊,倘若遇到敌兵回击,就听从指挥立即撤退。果然,走了不到十里路,西蕃果然回马杀来,而且队伍数量明显超过前一次。曹玮镇定自若,命令军队丢弃牛羊迅速回撤。西蕃兵在后面穷追不舍,追了大约三十多里之后,突然四周的山上鼓声大起,四面里埋伏的宋朝军队一起杀奔过来。自以为得计的西蕃军尚在沾沾自喜,一下子被杀了个猝不及防,来犯的西蕃军两万多人马全部被歼灭。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西蕃本来打算给曹玮的军队来一个诱敌深入,然后趁曹玮驱赶牛羊、解除戒备之后突然追袭,给宋朝军队造成重创。岂料曹玮早已经识破了西蕃兵的计谋,并且将计就计,让西蕃兵上演了一出全军覆没的惨剧。这一战之后的数年间,西蕃不再敢正视宋朝城池,一方面是元气大伤,另一方面是慑服于曹玮的威名。

曹玮先后两次担任渭州知府,任期合起来15年。期间,他曾经镇守过今天的天水、固原一带。曹玮镇守固原的时候,西蕃兵听说曹玮离开了渭州,就故伎重演,再次引兵来犯。当时的渭州守将看到西蕃来袭,就找出一个身材样貌酷似曹玮的人,穿上战甲,骑上战马冲出城门,西蕃兵一看又是曹玮,以为自己听错了消息,吓得大队人马仓皇逃窜几百里。

曹玮不但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更是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军事家。当时西夏、西蕃、宋朝这段势力纵横交错的区域,有一个天然的地理屏障就是六盘山、关山一脉。从有利的方面说,这是一道天然屏障,山高路险,绝大多数地方非常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有效阻止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从不利的方面说,这种地形也不利于宋朝军队将防御纵深向六盘山、关山一脉的西面推进,宋朝的防御只能长时间停留在被动防御、被动应战的状态。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曹玮在镇守天水、固原、渭州期间,他在六盘山西麓选择有利地形,修筑了一座城池,名叫陇干城,调运重兵把守,积极储备粮草、军械、铠甲等战备物资,大幅度提升了这个地区的防御能力,扩大了军备辐射半径。陇干城建成以后,宋朝军队可以绕过六盘山、关山的阻隔,直接从陇干城补充给养和兵力,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战斗运动距离,使宋朝的防御获得了以逸待劳的优势。因为这一项战略性的建设,宋朝与西蕃的边境线就此向西推进了500多里。

曹玮是一代名将,也是一代名臣。后来,他调回京城,先后担任过北院使、南院使、天雄军节度使、定州路都总管等官职,《杨家将》里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就是曾经是曹玮的部下。(注:杨延昭和杨文广是真实历史人物,并非小说虚构)

曹玮一生经历了三代帝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1030年),曹玮病逝,享年58岁。因为其一生功勋卓著,谥号“武穆”。后来,曹玮配享太庙,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一代名将19岁任知府,带兵39年无败绩,威震边陲,谥号与岳飞相同

古人对于谥号是非常慎重的。“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武穆”二字是对一个武将品德、能力、功业极高的评价。古代获得“武穆”将领不多,唐代平定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的名将李光弼谥号“武穆”,后来的马殷、高怀德谥号“武穆”。曹玮之后,到了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岳飞谥号也是“武穆”。仅从谥号看,曹玮一生的成就是非常卓越的。

所以,《宋史》评价曹玮:“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又:“将兵近四十年,未尝少失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