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常犯的8個錯誤!

無論是老司機還是新手,都有一些駕駛上的陋習,下面這八個開車容易犯的錯誤,趕緊看下你犯了幾個,及時改進。

開車常犯的8個錯誤!

一、原地轉動方向盤

直接讓輪胎和地面產生滑動摩擦,會大大增加輪胎表面的磨損,縮短輪胎的壽命。另外,魘地轉動方向盤時,由於來自輪胎的阻力很大,轉助力系統也需要提供比平時多幾倍的工作壓力,來輔助你的轉向操作,這樣就會增加助力系統的壓力和溫度,可能會造成助力系統的漏油等故障。經常這樣操作還會縮短助力系統的使用壽命,增加故障率。

二、轉彎同時踩剎車,容易翻車

高速公路匝道一般都是圓弧形彎道,而且轉彎半徑比較小,所以匝道上限速基本是在40公里/小時。進入彎道,千萬不能息剎車:轉彎時汽車重心偏移,此時剎車會加重側傾,造成單邊制動,若速度過快,或剎車過猛,則有翻車危險。正確做法應在進入彎道前就降低車速,入彎後,緩慢加油車身才能保持平穩姿態。

三、加檔超車,加速不給力被追尾

有些駕駛員認為高檔位速度較快,所以超車時會升上一擋。其實,車輛的前進是靠引擎所發揮的扭力,高擋位扭力較小,油門反應遲鈍,加速度反而減慢。因此,手動擋超車時,反而應該降低一擋。自動擋車則只須將油門踩到底,變速器便會自動降低擋位,以提供足夠的扭力。手自一體的車友使用手動擋時,也應注意這一點。

四、下坡空檔滑行,來不及剎車

有些駕駛員在下坡時,為圖方便,就掛空檔滑行,僅以剎車來控制速度,這樣存在危險隱患,如果是在一個長距離坡位這樣做的話,剎車系統會因過熱而突然失靈,導致事故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實際車速掛上合適的檔位,讓發動機制動,偶爾輔以剎車,這樣既安全又延長剎車的壽命。

五、車內照明設備開啟過多

夜間上車打開車內照明燈是必要的,但是打開過多的燈光會佔用電瓶的電流。汽車啟動需要足夠的電壓,才能順利完成,如果打開過多的電氣設備,會造成發動機啟動不暢。長期這樣使用,會導致發動機啟動困難。由於點火電壓不足,汽缸容易產生積炭。因為點火瞬間用電負荷過大,還會影響電瓶使用壽命。這是對汽車非常不好的壞習慣。

六、磨合期車速越慢越好

一般來說,若磨合期發動機轉速過低,則曲軸連桿軸瓦承受的衝擊較大;轉速過高則汽缸壁容易拉傷,造成早期磨損。所以,磨合期應參照發動機轉速而不是車速,汽油發動機轉速在2000~3000轉之間,柴油發動機在1000~2000轉之間。現在出廠的車都已經基本磨合到位,無需再做過多磨合,只要注意在提車後一段時間內,讓發動機轉速保持在3000轉以內即可。

七、汽車啟動不暢時,連續啟動

汽車的啟動需要足夠的電壓,國為汽車啟動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發生汽車啟動不暢,還是連續、頻繁的啟動發動機,會增加電瓶的電量損耗,甚至造成虧電,而無法啟動。另外,長時間讓啟動機連續工作,會造成啟動機過熱,甚至燒燬。所以在啟動發動機的時候,不要長時間、連續、頻繁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害。

八、遇水剎車或雨天行車,突然鬆油門

高速行駛時,遇水突然踩剎車,很容易側滑發生危險,這時控制好方向盤比踩剎車更重要更安全。雨天在泥路行駛突然猛加油門或突然放鬆油門也會引起側滑。因為汽車調速行駛時突然鬆油門,會造成汽車突然減速,使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了瞬間制動,因而產生側滑;而猛加油門與之相反,突然提速也易產生側滑。因此,雨天應低速行駛,平穩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