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又一年,貴州畢節納雍縣的失依兒童迎來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小老師們,新民晚報“大山童馨-支助貴州納雍失依兒童”的子項目“點亮心靈”進入第6個年頭。

今年,項目得到博世中國慈善中心的資助,開設為期2年的“起跑!失依兒童”項目,提供32萬元用於為120名失依兒童提供物資幫助、心理輔導和年度活動。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10月18日,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徐光興和席居哲帶領心理輔導隊員11人,與博世中國慈善中心項目負責人和新民晚報記者一行,乘早班機趕赴貴州省貴陽市。在那裡,“大山童馨”和“起跑!失依兒童”項目的共同發起方、落地實施機構愛心納雍公益聯合會的夥伴們已為大家安排好車輛,驅車前往納雍縣城。

簡單的午飯過後,團隊成員一行抵達愛心納雍辦公室與愛心納雍的義工們會和,分發物資,召開活動前的溝通會。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周馨攝

這次活動選取了義工們新近走訪,納入項目幫扶的5所學校,它們分別是新房鄉通作楷小學、張家灣鎮補作小學、勺窩鄉中心小學、玉龍壩鎮唐家壩小學和沙包鎮龍古小學的182個孩子。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無論學校、家長還是孩子都對大山童馨項目缺少認識,這增加了項目的實施難度。不過,義工和小老師們都非常努力,本領也很大,在他們的熱情帶動下,小朋友們很快進入狀況,玩得開心、盡興!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新房鄉通作楷小學基礎設施條件不佳,但老師積極配合潘偉、樊有媛、何麗婷三位隊員完成了為期兩天的心理輔導活動。有60位同學參與其中,第一天隊員們嘗試通過“信任之旅”、“矇眼拼圖”等挑戰性遊戲激發同學們的參與性,邀請同學選擇加入“小樂器學習”、“摺紙”“手工粘土”,對個別同學進行了一對一訪談。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這次輔導將室內室外活動、大集體活動和小團體分組相結合,由淺入深,促進與孩子們的溝通,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寫下心願,放飛夢想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以上照片為周馨攝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在張家灣鎮補作小學,由袁曉鴿、楊哲儼兩位隊員帶領30位3-5年級額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共同完成了 “邀請朋友”“抱團”遊戲和“海盜船”房樹人測驗等心理小遊戲和測驗,同時進行了、詩歌朗誦、吹氣球裝飾教室、你演我猜等有趣的活動。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由於寄宿制學校學生路途遙遠的限制,原定兩天的輔導計劃只能在週五一天中匆匆結束,孩子們都還有一些意猶未盡。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勺窩鄉中心小學距離縣城較近,學校珍惜機會,將留守兒童也找來一起參加活動,學生人數一下比預期的35人多了近100個。

在徐光興教授的帶領和義工老師的配合下,謝瑋琦、萬志超兩名隊員帶領學校的100多名失依和留守兒童參與了本次心理輔導。

徐教授為孩子們舉辦了“小小音樂會”,和孩子們共同體驗了多種樂器,帶領孩子們打太極、“鑽山洞”,隊員還通過房樹人繪畫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孩子們對陌生的樂器興趣盎然,在活動中反應迅速,歡笑不斷。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周馨 攝

第二天是週末,隊員只能在義工的幫助下和35名孩子在村委會辦公室繼續活動,在手工粘土、摺紙比拼、故事分享、詩朗誦中體驗互幫互助、彼此支持的力量。

活動結束後隊員,在義工的帶領下,對四戶家庭做了家訪,進一步瞭解孩子們的生活狀況以及與撫養者之間的溝通情況。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博世中國慈善中心項目負責人唐文君全程參加了活動,她也時常被現場熱鬧的氣氛所感染,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操跳舞。她的感觸也很深,在朋友圈裡引用了徐光興教授的話:

“開心的時候可以聽音樂,想爸爸媽媽的時候也可以聽音樂,唱歌就開心了。學習音樂可以讓小朋友們聰明,快樂,聰明快樂然後就要自信自強。”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在唐家壩小學,該校22名失依兒童和精準扶貧家庭兒童在張馨宇、李康正兩名隊員帶領下參加了此次心理輔導。

通過大風吹,蘿蔔蹲等破冰遊戲,與同學們拉近距離,房樹人測驗,室外抱團取暖等遊戲,加強了孩子們的團隊凝聚力。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輕粘土製作送給自己的禮物幫助孩子們成長心靈。為了深入瞭解具體情況,儘管山高路遠,在席教授的帶領下隊員對該村6戶精準扶貧家庭進行了家訪。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孩子們閃亮的才華令人驚豔!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義工為了拍到一張好角度的照片也是拼了。。。。。。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在沙包鎮龍古小學,敖日琪琅、孫健兩名隊員帶領24名失依和留守兒童。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剛一見面孩子們就表現得非常熱情與主動,隊員通過自我介紹和分組對抗的遊戲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房樹人測驗瞭解孩子們所思所想,捏橡皮泥、室外“大風吹”、“笑拍1.5.7”的遊戲,鍛鍊了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周馨 攝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徐教授還運用音樂療法讓同學們在音樂中陶冶,淨化心靈。在愛心納雍義工們的帶領下隊員對4戶精準扶貧家庭進行家訪,深入瞭解具體情況。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周馨 攝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10月21日,在返滬之前,華師大心理輔導團隊、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唐文君、愛心納雍義工們和新民晚報記者會聚一堂,共同總結兩天來的心理輔導活動,探討本次活動中值得今後借鑑的經驗和仍待完善的步驟,以便於“大山童馨·點亮心靈”項目能夠不斷髮展,讓更多孩子從中受益。

本報“大山童馨”失依兒童心理輔導項目有望貴州全省複製

周馨 攝

今年,“大山童馨”項目還收穫了一個好消息。在2018年貴州省委省政府為助力貴州省脫貧攻艱舉辦的“善行貴州-項目大賽”中,“大山童馨”獲一等獎。

本次一等獎的項目共有三個,將由貴州省民政廳,貴州省慈善總會把這三個項目計劃在2019年複製在全省實施,為貴州脫貧攻艱助力。

目前,貴州省民政廳和貴州省慈善總會投入20萬元,委託愛心納雍在董地鄉計劃實施心理輔導活動中心試點,驗收合格後可能將在全省所有鄉鎮推廣。董地鄉也撥出從新落成的樸德村活動中心撥出一間100平方米左右的活動室,供項目使用。

照片除署名外均為華東師範大學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