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味齋記—相知濟南的老味道

相知一方鄉土,不見得只有匆忙的旅途:駐足搜尋當地的小吃,讓鄉土的滋味在味蕾上綻放,便是一條終南捷徑。味覺的世界,同樣異彩紛呈,原本根植在人性最柔軟的部分。既然“民以食為天,”那麼美食文化便在日用之間,把生活的天空裝點的五彩斑斕,悄然隆起民生的高度。我喜歡小吃,勝過繁瑣的大餐,在儉約中調和著生活的味道,是濃濃的鄉愁,是異鄉的豔遇。小吃不小,總是來自歷史的沉澱,成為一方鄉土的座標。濟南地處南北要衝,乃千百年來的都會,齊魯風味的小吃,自然在城市文化中不能缺位。生為濟南人,相知家鄉便從小吃開始,魯味齋乃一張肉食的名片。

魯味齋記—相知濟南的老味道

魯味齋,齊魯的味道,在濟南的美食地圖上,尤以扒蹄獨領風騷。從八十年代人們重新吃上肉開始,這家民國時代的老字號,便一同回到了城市的生活中。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為老字號,一定有它獨特的精髓,經得起時光的篩選,成為一方水土不可缺少的味道。在魯味齋那裡,我看到了它誕生的機緣與必然,其中的靈魂,乃最接地氣的中華醫藥文化——藥食同源。

魯味齋記—相知濟南的老味道

讓看起來白膩膩、硬邦邦的豬蹄搖身變成美食,少不了一番“深化改革”的功夫。時光回溯到民國十五年,那時的魯味齋還叫魯香齋,只是老商埠館驛街上一家尋常的扒雞店。晚清的自主開埠崛起了新的商業高地,熙攘的人流為美食的發展厚植了土壤,小吃的誕生總要親民。魯味齋的第一代傳人王承君家有喜事,夫人給媳婦買了幾個豬蹄下奶。不料,常年煙熏火燎炸雞的老先生一隻眼不好,竟把白豬蹄錯當白條雞扔到鍋裡炸了起來。等夫人折騰半天找到跑錯路子的豬蹄,一邊埋怨一邊拿起來啃了一口:“噫!這一炸,咋還更香了呢?”工藝的意外改變,讓王家雙喜臨門,從此魯味齋的生意別開生面,省主席韓復榘也成為忠誠的粉絲。這段故事,讓人想起美國的可口可樂,也是從配錯藥水成為美麗的開始。“既然是當扒雞炸出來的,就叫扒蹄吧!”從此中國美食的譜系上添了新丁。

魯味齋的傳承中,還有一位脫離了家族經營的靈魂人物:濟南名醫王文章。王先生聰慧過人,興趣卻在中醫上,沒有接班二代傳人。王先生曾治過賀龍元帥的舊傷,療效顯著,更是發明了價值連城的秘方——用大劑量的猛藥治食道癌!治頑症用猛藥,全靠藝高人膽大,倘若方子在文革中倖存下來,改變的將是醫學史。從醫之餘,王先生為魯味齋研製出二十四味中藥秘方,有去腥去膩的,有脫脂肉爛的,還有用來提香 的,博大的中藥文化一旦用於美食,也便成為味道的靈魂。

解放後的特殊日子,人們九死一生,文化幾乎斷了香火,美食也不例外。和整個中國一道,魯味齋的重生,靠的也是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第二代傳人王瑞麟先生,展現出擋不住的商業才華,說起創業史,平淡中仍是擋不住的自豪。“那時把我分到肥皂廠,產品賣不動,廠長急了眼,說誰賣出去一箱就給誰幾分錢!我考慮煤礦肯定銷量大,就全國到處跑,成車皮的往外賣。結果等發獎金的時候,廠裡卻怕犯經濟錯誤不敢發了。”註定是不甘平庸的人,年屆不惑的王瑞麟先生,跑到北京在擺地攤的個體戶那裡看到了商機,摸著石頭走上了下海的路。幾經輾轉,重操祖業,向老師傅們學回了自家的手藝。開業的時候,家人重新起了名字:“魯香齋這名太老,都民國的事了,就叫魯味齋吧!”後來王先生在文工團時的戰友馬季先生,為魯味齋親題了店名。

沙漠上的一滴水也可以滋潤生命,何況來自藥食同源的美食?焦渴的,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王瑞麟夫婦從一輛小推車開始,走街串巷,憑著堅定的質量意識,很快把魯味齋推回了濟南。聽到這段歷史,我總有些動容,似乎看到了當代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篳路藍縷的身影:他們從貧瘠中走來,穿過幽深的曲巷,邁著堅定的步伐,與飽經患難的祖國,一起開拓前行。

隨著魯味齋聲名遠播,與遠在北京的鄧小平先生有幸結緣,鄧公品嚐後大加讚賞:“天下第一蹄!”成為濟南美食的千秋佳話。《中庸》雲:“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美食同樣需要知音,才能在味覺的喧囂中找到神韻。最好的辦法,就是懂得品味,用平靜的心,品味生活的味道。

色香味俱全,才是中國美食的不二法門,讓視覺、嗅覺和味覺的世界一同出彩。除了扒蹄,扒雞、肘子、牛肉,作為專業肉食的魯味齋自然一應俱全,上幾樣肉食,配幾盤素菜,就是一桌好吃不貴的平民宴。一進包間,便從餐桌上飄來一股清香而不失濃郁的肉味,譬如邂逅一位良友,甫一見面,自有溫厚純正的氣度。大約由於油炸和用醬的緣故,魯味齋的肉食總是一種焦黃金亮的顏色,特別是扒蹄,呈醬紅的琥珀色,透露著品質的醇厚。胖乎乎的扒蹄往盤裡一放,看上去彈彈的、軟軟的、爛爛的,讓人頓生食慾。

好吃才是硬道理。服務員上來分解扒蹄,果然是肉爛脫骨,一撕全開。由於都是嫩滑的膠質,不用肥皂也能把手洗淨。依我資深吃貨的眼光看,吃扒蹄不妨來個三部曲:先吃皮,厚墩墩的豬皮最有味道,一入口軟軟的、糯糯的,連著嚼上幾口,藏在裡面的味道便一下湧了出來,二十四味中草藥終於全部發力,集中展示著對豬蹄的改造成果,帶著魯菜特有的醇厚,口感也脆生了起來。口感是美食的外觀,讓人相交愉悅;味道才是美食的靈魂,讓人相知甚深。扒蹄裡沒多少大肉,接著便是連筋帶骨的部分,顏色也變成食材本然的白色。嚼到嘴裡,也從剛才的濃郁醇厚一下變得清香醇和起來,滿是本然的肉香。吃到蹄筋,味道更覺清新,口感熟爛,毫無生硬違和之感,與別處做的自是不同。記得孔子闡釋畫藝時有“繪事後素”的說法,美食同樣如此,吃到最後貴在不失本色。

最後一步是豬腳趾,是公認最好吃的部分,厚厚的肉墊,嚼到嘴裡最筋道。倘若冷吃,更覺脆生生的,別有一番風味。依我看,魯味齋扒蹄吃的三分是肉,七分是味。記得朱子在論述為學之道時,打過一個比方:“譬之煎藥,須是先用大火煮滾,然後以慢火養之。”回顧扒蹄的製作,煎炸相當於猛火攻治,長時間的醃製和長達八小時的文火煮制,讓味道深入其中。好的味道像好的學養——需要長期浸潤,貴在沉潛,忌在淺浮。一頓扒蹄吃下來,吃到最後竟是一種從未遇到的甘香,有點甜津津的,又不是蔗糖那種甜。記得古人總用一個“甘”字形容美味,原來所謂“甘”不見得是甜,應是美食對口味的親和與愉悅。與以火辣熱烈取勝的川菜不同,魯菜像極了山東人的品格:厚重實在,卻最能在本色中打動人。一方水土,一方風味。

魯味齋記—相知濟南的老味道

而今的魯味齋,傳到了第三代傳人王劍輝先生手裡,新的時代自有新的作為。當年的小推車,早已變成現代化的大廠房,精心研製的生產線,每天出品數以萬計的肉食。建起了面向全市的營銷網絡,在堅持店面直營嚴控質量的同時,引入了電銷等現代方式。產品的種類不斷創新,開發了年輕人喜愛的休閒食品,以及麻辣等多種口味。作為山東老字號,承載著濟南味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在市場大潮中與時俱進。說起老字號的發展之道,王總說:“無論時代怎麼變,品質是老字號的根本。食材、香料、調味品,我們都有嚴格的供應渠道。哪怕成本提高,我們堅持每天早晚兩次配貨,保證貨品新鮮;哪怕再貴,我們堅持用天然的調味品,杜絕化學香料。民以食為天,貴在擁抱綠色,貴在守望自然。”美食的花園需要悉心的培育,美食的道路需要篤實的築造。只有守住味道的靈魂,才能為一方水土,守住舌尖上的座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