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大家看清朝影視劇時,常常會看到八旗子弟喝茶、遛鳥、抽大煙的畫面,這些旗人還稱有“鐵桿莊稼”。那麼,在清朝,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每個旗人都有,每月能領多少錢呢?下面,小編就簡單的說一說。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在清朝建立以前,那時候清還不是清而是後金,他們就採取一種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八旗制度”,這種制度下八旗兵閒時務農,戰時大戰,口糧自備,不發工資,主要收入就是靠外出打秋風,不好聽點就是主要靠燒殺搶掠完之後的分贓。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清兵入關後,建立起了大清王朝,清朝的統治者認為能夠成功入主中原,依靠的是八旗子弟強大的戰鬥力,因此,就學漢人的收稅制度,拿合法收來的稅,每月給八旗士兵發糧餉,由於糧餉是固定發放,不受外部條件影響,而且是終身職業,所以也被稱為“鐵桿莊稼”,就好比我們今天說的捧上“鐵飯碗”。但是指出一點,只有應徵入伍的旗人才可以領取糧餉。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在順治皇帝時,規定:凡八旗前鋒、戶軍、領催、驍騎,每名月給餉銀2兩、匠役1兩,(據民間歷史愛好者二月河先生介紹:清代三兩銀子夠八口之家過一年,)所以清代八旗子弟兵工資還是挺好的,特別是這時候圈地、投充還是很盛行的,所以八旗的灰色收入那是更高了。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到康熙年間,八旗士兵的鐵桿莊稼開始大幅上漲,康熙規定:凡前鋒、親軍、護軍、領催(清代的領催是下級軍官。大概等於現在的下士,主要職責是掌管佐領內的文書俸餉)、弓匠長,每名月給餉銀4兩,驍騎、弓匠、銅匠每月給餉銀3兩,皆歲支米48斛(一斛稻穀大約是130斤左右.);步軍領催每月給餉銀2兩,步軍每名月給餉銀1.5兩,鐵匠1兩至4兩,皆歲支米24斛;炮手月支餉銀2兩,歲支米36斛;由覺 羅補前鋒親軍護軍者,月加餉銀1兩;養育兵月支銀1.5兩,不給米。官畜馬駝,每馬駝月給豆草折價3兩。

除了常規基本工資外,遇上出征的時候還創造了“行糧”制度。八旗兵其原餉仍在京城支領,而在行營中另領一份口糧,稱為“行糧”,標準是每名兵士每月給銀6兩,每日米8.3合,馬草2束,料5升;佐領每月加米8.3合,銀6兩;驍騎校每月加銀4兩。這就是你們想得不能得“雙份工資”。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清朝前中期,由於八旗子弟人數少,基本上都能補上“兵缺”,吃到“鐵桿莊稼”。不過到了清朝後期,旗人的人口數量呈爆發式增長,而“兵缺”又固定只有這麼多崗位,所以很多人補不上缺,吃不到“鐵桿莊稼”,這些人被稱為“餘丁”。餘丁是沒有收入的,哪怕是皇帝恩典“遍賞八旗”也沒他們的份,所以日子並不好過。

你知道八旗子弟的鐵桿莊稼到底指什麼,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晚清的時候,很多沒能補上“兵缺”的八旗子弟迫於生計,也開始學做手藝,打工賺錢,各行各業都有了他們的身影。當然也有很多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八旗子弟不肯紆尊降貴,結果等待他們的就是坐吃山空,在窮困潦倒中鬱鬱而終。

看完你有什麼感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