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明斯基時刻」又要來了嗎

如果經濟學家裡也評選“網紅”的話,那麼去世了22年的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有資格掀棺而起領取這個獎項。在十年前的全球金融風暴中明斯基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大放異彩,現在隨著一些經濟數據出現下行徵兆,比如全球股市在剛過去的10月經歷了6年來最糟糕的月度行情,讓人們再次驚呼另一個“明斯基時刻”是否來臨。

雖然在經濟週期方面研究深入,但每隔大約十年就被拿出來憑弔一番或許並非明斯基的本意。每當經濟危機來臨時,明斯基就被讚譽為凱恩斯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名聲也有很大一部分和“大蕭條”有關。而在經濟平穩發展時期,明斯基只是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排名在他之前的包括他的論文指導老師熊彼特以及“通往奴役之路”的哈耶克,此外還有一大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名聲比明斯基顯赫。

如果明斯基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至少會有更多的人對金融不穩定假說和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有所瞭解,從而不至於在金融風暴面前手足無措。在金融風暴最兇猛的2008年11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視察哈耶克曾經任教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曾向在場的專家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就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經濟危機?女王的問題讓眾人羞赧,但在這個問題上,明斯基確實更有發言權,他也更有資格去回答女王的問題。

但女王很可能聽不懂明斯基在說什麼。儘管這位經濟學家幾乎說對了金融危機中的每一件事,包括市場從來都不是平穩運行的、金融創新和監管放鬆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危機、危機期間政府支出是重要的穩定器、政府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救助會帶來道德風險以及央行應被賦予更大的監管權限……但明斯基一直都以表達晦澀著稱,他那些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論文也堪稱“專業鑑定器”,非但普通讀者難以讀懂,就連在經濟學的圈子裡都受眾有限。

因此,雖然明斯基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就發表了預測金融危機的洞見,但卻在半個多世紀後才名聲大噪。在此之前,明斯基更多的只是被看作一位戴著尖尖帽的性格乖張的巫師,他號稱不借助水晶球也能看到未來市場的坍塌。金融明斯基也以市場不穩定理論為基礎構建起自己的霍格沃茨學院,他重點教授的則是黑金融防禦課。

就像遇到伏地魔的爪牙後,哈利波特才知道黑魔法防禦的重要性。只有金融危機爆發了,“黑金融防禦”的作用才會凸顯出來。在危機中扮演“最終借款人”而大力釋放流動性的央行以反思的形式大力追捧明斯基,於是明斯基的名字成為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行長年會上的熱詞,時任中國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屢提需謹防“明斯基時刻”,美聯儲主席耶倫之前做過題為《明斯基危機:中央銀行的教訓》的演講。

金融風暴讓明斯基被更多人熟知。此前經濟學家們認為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市場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不管遇到多大的波折,總能自發地走向穩定。而明斯基卻認為市場有著先天的“自毀”傾向,內部的冒險力量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不穩定和危機,因此必須一次次通過干預來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從這點上看,他集合了奧地利週期學派和凱恩斯學派的觀點,並做出大膽延伸:即經濟過度金融化必然導致危機出現,必須審慎監管以對抗“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的力量。

幾乎是以明斯基“黑金融防禦課”教案按圖索驥的方式,各國展開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這讓明斯基逐步走上神壇。但他被賦予太多光環的負面作用也同樣明顯,造成只要基本面出現一點風吹草動,明斯基的大名就會被提及。凱恩斯之前曾自嘲“在過去的5次經濟危機中,經濟學家預測到了15次”,而在“明斯基時刻”成為顯學後,讓預測數量較之前的“15次”大幅提高。僅僅在過去三年裡,每年都出現“下一次‘明斯基時刻’是否即將到來”的公開討論。這也造成“明斯基時刻”幾乎成為金融領域“狼來了”的同義詞。

不過,對於金融動盪的“狼”是否真的會來,明斯基其實也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在脆弱性不斷累積的金融系統中,除非進行關鍵性變革,否則在一系列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等修補後,經濟雖然能短暫復甦,但也預示著未來會出現更嚴重的經濟崩潰。

基於此,“明斯基時刻”是否來臨取決於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即10年前應對經濟危機的反思是否帶來了根本性變革。

遺憾的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不容樂觀。十年前在應對經濟危機時所實施的一部分對策,本身就成為下次危機的隱患。比如,當各國政府在危急關頭通過G20會議集體出手時,這種行為會帶來一個印象,即無論發生什麼都會有“最後借貸人”出來託底,這無疑將鼓勵更加激進的冒險行為。

比如,央行大量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導致“借貸癮”。雖然美聯儲已經重歸升息通道,但之前催生的資產泡沫已經出現,其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這也是明斯基多次強調的金融系統內部導致脆弱的力量。

此外一些原本有效的政策也被遺忘或修正,比如美國以加強金融監管為目的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就在今年被修正,而歐洲目前的經濟活力仍沒有恢復到10年前的水平,新興市場金融系統本來就相對脆弱的風險敞口再次被率先暴露出來。

因此,具有周期性特徵的“明斯基時刻”並非會再次來臨,而是危機之狼根本沒有走遠。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