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要不要讀經典名著?其實對萌新來講有bug

前段時間我在微博上收到了這樣的提問:

我現在在看《傲慢與偏見》,它裡面有一些短語我能猜出他們的意思,我需要學習嗎?會不會太老式了?比如說 Is that his design in settling here? 這裡面的design我理解是decision的意思?我們需要學習用design代替decision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在這裡展開來說一說。

假如有外國人要學中文,我們大概會推薦他們去學《語文》教材,讀現代報刊,但不會一上來就讓他們去讀《紅樓夢》,因為書裡面很多用法跟現代漢語有較大差距,非母語人士很容易搞混,使用時會鬧笑話。微博上有一名讀者舉的例子很貼切:

學英語要不要讀經典名著?其實對萌新來講有bug

學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傲慢與偏見》出版於1813年,至今已經有超過200年曆史,書中有一些用法在現代英語中很少見。比如上面提問中的Is that his design in settling here? 這裡design的意思是“意圖,目的”(a plan or idea),但要注意的一點是,design這一層含義通常只用於文學作品,在日常口語和寫作中不常見。

學英語要不要讀經典名著?其實對萌新來講有bug

葛傳槼先生在《向英語學習者講話》一書中也談到過這一問題:

我要問的是你把什麼當成你的主要讀物。是一百多年前的一本章回小說或是一本文選?如果是這樣,我對你的勸告是:把它換掉。你的主要讀物必須是遠少於一百年前寫的,可能的話,最好是幾個星期前寫的,必須是用簡單的英語寫的,必須是英國人或美國人寫的。

如果你希望通過閱讀原版書來學習語言知識,那麼閱讀年代過於久遠的經典名著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裡並沒有貶低經典名著的意思,經典之所以是經典肯定是因為它們有啟迪人心的力量,只是不適合作為語言學習材料)。更好的選擇應該是閱讀當代的作品,比如小說、日記、散文和報刊等。

此外,不同的學習需求對應的材料也有所不同。《經濟學人》是很好的學習寫作的材料,但是如果你想用它來學習日常生活口語,那效果可能不會很好,因為裡面的用詞和句式都比較正式嚴肅。更好的選擇可以是對話比較多的現代小說(比如The Notebook)或者美劇劇本(比如Desperate Housewives)。多接觸不同種類的材料更有利於語言能力提升。

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是,選擇的材料要符合自己的興趣。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會對材料感興趣呢?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如果你對某一題材的中文書籍不感興趣,那麼英文版也有很大幾率會讀不下去。因此,在選書的時候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必讀書單,要有自己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