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二倍速追剧”今日上了热搜。起因是一微博主发了句感慨——

当代年轻人时间有多紧张?看个剧都要开二倍速。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

很多剧不开二倍速都都替他急;

不止倍速,我还会拖进度条,没用的话太多了,拖进度条也不影响剧情;

剧情拖沓,没有演技,二倍速都是浪费时间!

是啊,剧情那么烂、时间又还少,如果可以的话,五倍速、十倍速追剧我都愿意!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这样的追剧“劣习”,让一些老阿姨们忧心忡忡:连追个剧都要开倍速,没耐心的你还能干点啥?

想必一大波自媒体的标题已经在路上——

《二倍速追剧,正在毁掉中国年轻人的耐心》

《二倍速追剧,正在杀死年轻人的智商》

《世道变坏,是从年轻人二倍速追剧开始的》

……

定能获得最大传播,收割最多流量。

其实呢,这真怪不得年轻人。毕竟,二倍速追剧,已经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了。

1.这届国产剧又臭又长

现在的国产剧,有如懒婆娘的臭脚布——又臭又长。都市剧50集以上、古装剧60集以上已然成为标配,长达70、80集

的也不在少数。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刚刚结束的热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刚开播时因高度还原原著备受好评,豆瓣评分7.6分。可越到后面,剧情越拖沓,越不忍直视。

网友观此剧的节奏是——

0.75倍速 → 正常速 → 1.25倍速 → 两倍速 → 手拖快进!

前后反差为何这么大?《香蜜》最初的编剧之一张鸢盎揭开谜底:电视剧最初定为

36集,之后受剧方要求,提交了43集剧本,最终成片63集。

后来编剧方和制片方还就这个问题大打口水仗,戏外的剧情比剧中的打斗更精彩。

锅到底该谁背姑且不论,但注水一事是给坐实了。于是到后来,主角存在感越来越弱,剧情基本变成了——

女二找男配,然后相认,各种回忆和现实交叉;

女二又找男配,男配拼命躲,找到又回忆;

男配又跑了,女二又找,找到又回忆,接着又躲,又找……

一晃三年过去了,女二还在寻寻觅觅,男配依然躲躲藏藏,生活就这样无望的重复和轮回着……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从此,影视创作又多了一个新技巧,叫做“注水循环论”:从此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我们满怀希望而来,全情投入,对主角爱得不可自拔,追到后面却让我看这个,这不是侮辱我智商吗?以为花10集让我上船,我就不会下船了吗啊?

可毕竟追了那么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开二倍速便成为了折中选择——

30分钟内看两集《香蜜》,外加玩弹幕+打游戏+刷微博+上网购物,也算对得起被辜负的光阴了。

关键是,这样密集的组合操作,竟然丝毫不影响人理解剧情,真是醉了。

渐渐地,你发现,二倍速已成为观剧常态。不然,你如何忍受剧里边的废话台词一箩筐——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啰嗦至此,再不二倍速,你都快被它绕晕了——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不仅拗口的台词会把你绕晕,为了拖时长,剧里边动不动就飘来一阵BGM+MV画风,看得你尴尬癌直犯——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女主角海边吹个风,慢镜头;一个杯子在杯子碎成几片,慢镜头,对于注水成魔的片方来说,这还不够。一个MV最多顶个几分钟,还不如直接来个回忆杀。

比如96集的长篇巨制《武媚娘传奇》,皇帝死在媚娘怀里,媚娘刚说了句“如果有来生”,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果然,媚娘一抬头,回忆就来了。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这一回忆,就是整整12分钟。

不开二倍速,如何度过这累赘难熬的时光?

如果再遇上烂到让人捉急的演技,分分钟让你想出戏——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此时,二倍速简直是拯救了全人类啊。

2. 有五倍速、十倍速么?

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晓龙导演的《渴望》一炮走红,有人请他拍续集,郑导都拒绝了。他觉得从创作规律出发,故事讲完了,不能为了挣钱,再去给它写个续集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但这种情况,现在基本不存在了了。只要能赚钱,别说拍续集了,拍完的故事,也能多凑出几十集来。

资本,而不是创作规律,在左右剧本的完成。

这三十年来,明星片酬涨幅超过5000倍,单部剧片酬超过一亿元。为了稀释明星的天价片酬,片方把集数剪得多一些。这就好比卖酒,一瓶酒我卖5块钱,但成本要4块钱,一瓶只能赚一块钱。但我往里面兑水,就能多出好几瓶,挣得钱自然更多。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刚开始只兑一点儿,怎奈这里边甜头太大,多兑一集,就能多挣个几百万,所以慢慢地,往酒里兑水,变成了往水里兑酒——

40分钟剧情,前面10分钟剧情回放,后面10分钟剧情预告,实际播出只有20分钟。其中配角占了10多分钟,留给主角的只有几分钟。

观众想喝的是酒,不是水,本可用脚投票,哪里酒香浓厚,往哪里去。怎奈转了一圈发现,市场上大都是注了酒的水,只是注水的方法不同罢了。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也是,注水谁不会?编剧多打几个字就行了。主演也不用多拍,剧情不够配角来凑,要不就拍拍特写,其余的交给替身和抠像。片在再烂也不怕,总有莫名其妙的热点把剧炒红,大不了还能买热搜、买收视率——反正总有观众会买单的。

这种情况下,“二倍速追剧”应运而生,它可以帮你挤掉剧里边的水分。应观众的强烈要求和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水平,估计倍速功能正在不断地迭代升级中,三倍速、四倍速正在路上,五倍速、十倍速指日可待。

感谢科技改变生活。

据说,经典美剧《绯闻女孩》要拍中国版了,这部美剧剧情之复杂、节奏之快,看得人烧脑又过瘾。到时候看中国版,你们准备用几倍速?

神吐槽:“二倍速追剧”是对烂剧最基本的尊重

(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