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自从视频网站开启了可倍速观看的选项后,原本一集时长为45分钟的电视剧,现在20多分钟就可以看完了。翻看一下最近热播的影视剧,动辄六七十集的剧集,体量庞大,却少有精细。当“倍速”看剧成为了国产剧专供,到底是剧不好看了,还是人变浮躁了?

当代年轻人时间有多紧张?看个剧都要开二倍速。”——一条来自新浪网友的微博,最近在网上引发了大量讨论。

自从视频网站开启了可倍速观看的选项后,不少观众就此打开了观剧新模式。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1.5倍速、2倍速,原本一集时长为45分钟的电视剧,现在20多分钟就可以看完了,而且基本不会遗漏什么剧情。对于以前某些喜欢直接拖拽进度条,但又怕错失关键情节的观众来说,算是个福音。

然而“倍速”看剧原应属于“肥皂剧”的特供衍生品系列,如今却大密度地成为了国产剧专供,到底是剧不好看了,还是人变浮躁了?

翻看一下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扶摇》66集,《香蜜沉沉烬如霜》63集,《延禧攻略》70集,《如懿传》87集,《天盛长歌》70集……

如今动辄六七十集的剧集,体量庞大,却少有精细。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如懿传》


太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影视剧,其制作水平本身有待提高,剧情拖沓节奏过慢,无关紧要的琐事能掰扯半天,注水现象严重,动不动就倒回,仿佛生怕观众得了失忆症。

就连有些综艺也有同样的问题,一会儿来一段预告,正片里还要不停慢动作闪回。

为了将这些剧能够及时地“一网打尽”,不少网友在观看的时候,都选用了倍速看剧的方法。有网友表示说:“水太多,甩干一下。

当一批注重高效的观剧群体,遇上大量啰嗦的大白话、于剧情铺陈无关的“裹脚布”戏码,倍速播放就成了必然选择。

现如今许多剧都是由IP改编而成,观众提前已经知道剧情走向,点开来只是看看演员和画面。

有的人看剧是为了看自己的偶像,全剧只专注于爱豆cut部分;有的是为了跟得上第二天同事朋友们的聊天内容;有的则是纯粹因为无聊,为了打发时间随意点开消遣一下。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再加上受到b站的影响,慢慢地形成了一拨看剧必开弹幕的群体,甚至有的人看剧就为了参与弹幕吐槽。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碍于如今参差不齐的影视剧制作水准,很少有人抱着去真正欣赏、吸收营养、启迪心灵、沉淀自我的想法观剧了,大多数只为了图个简短的娱乐性就好。

其实有些剧本身立意不够深刻,角度不够新颖,充其量是《故事会》的稠密度,完全没必要延展至长篇小说的篇幅。

可是自从“一剧两星”的模式开始后,制作方往往是拍摄时,设立的是一个剧集长度,最终经过注水剪辑后,把剧集抻长了再卖,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利润。

相较于目前“超长待机”的古偶剧重灾区,早在N年前,由“大猪蹄子”聂远出演的一部古装轻喜剧《上错花轿嫁对郎》,虽历经十多年的岁月变换,其经典的荧幕形象,始终在90后观众心中屹立不倒,堪称童年回忆杀。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上错花轿嫁对郎》同样也是改编自原著小说,可是剧情紧凑、悬念迭起、妙趣横生,再加上服化道细致入微,演员演技精妙流畅,只消20集就清清楚楚地把一个故事给讲明白了,每一集都令人不舍得跳过。

这样的剧看完只会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和不够过瘾,又怎会需要用得上倍速呢?

长篇连续剧不是不可以有,但是首先题材要足够深刻厚重,确实有必要耗费几十集的篇幅去展现,还要有切实到骨的真正拍够集数的镜头,而不是靠后期合成、不断回放来刻意加长。

像是《还珠格格》第一第二部、加起来也是七十多集,可是看起来却欢乐得很,并没有觉得乏味冗长。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再像是《武林外传》,整整八十集却没有人嫌它不够味儿。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过去影视剧的拍摄,不仅是为了赚钱,更多是为了奉献给人民群众一桌丰盛的影视文化盛宴。像是老版《西游记》《红楼梦》等剧组,都是耗费几年的时间,去打磨剧作的精度。

成摞儿的原创手绘画稿、奔赴各地实景拍摄、认真细致地挑选演员,一切都是按照戏比天大的标准去运作的,呈现出的是一部部凝结了众人心血的作品,是摄制组捧出颗心的杰作,而不像是现在以资本为主导下,制作的一件件商品。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或许时代真的是变了,在百度百科任意搜索一个词条,都会出现“一分钟带你了解XXX”的推荐。网络上到处也都能看到,诸如此类的标题,一切都在指向快速变现。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谷阿莫的“X分钟看完”系列


在快手、抖音各种搞笑段子、短视频的侵袭下,影视剧不再有它原有的质感与风骨,人们对着屏幕仿佛不是在看剧,而是在看一堆长达七八十集的幻灯片、MV。

好的影视作品会用镜头说话,加上烧脑的剧情、或是走心的演技,都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真实的东西总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而如果通篇都是特效、抠图,虚假的情绪,全剧与深刻和意义无关,没什么剧情可言,那么观众也只能“玻璃渣里找糖粒儿”,用倍速过过眼瘾就好。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最近有篇文章叫做《通勤,正在逼疯1000万北京青年》,在微信一度流传。拥挤逼仄的空间,人们不得不在有限的私人时间里,选择快速填充,以此释放掉一天的憋闷,而不是用慢品去汲取养分。

学生时代用《倍速学习法》做习题,长大了就用2倍速看剧,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马加鞭”的时代进程里,整天跑得气喘吁吁。

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大量的信息塞满了各种APP,使人的耐心变得越来越少,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生活上的琐屑,这一切都让大家越来越疲惫倦怠。

而同时高速逐利的社会法则,又让人们更倾向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最多的信息,如何省心省时省力,变为市场最大需求。

知识类的内容尚可用倍速提高效率,但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正常播放才能同步体会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完全以旁观者的视角在窥屏。


「倍速」追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



一味追求效率,背后隐藏的其实还是浮躁与焦虑的底盘。2倍速刷剧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走量不走心的问题。

用倍速看剧这样的观剧模式,把影视作品的定位引至浅显且流于表面的快餐化,加快倍速的剧集再无美感可言,全成了可笑的快板儿表演。

这种观影习惯一旦养成,人们就再也看不了“真枪实弹”无法快进的话剧,也欣赏不了文艺片。

“倍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烂剧的抵抗,但这也是对烂剧的一种变相接受,尽管是极其被动的。

记得前几年影视剧播放有种现象,大家曾戏谑电视台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演一集恨不得播三四段广告,而现在则是,让观众在主角的回忆中找主线……

当倍速刷剧,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配,我们缺失的何止是对影视作品的信念感,更多的是对于自身处于时代所存在的安全感。

多希望能再出一些,让人愿意反复品味、领略的“良心剧”啊。

你会选择倍速看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