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萌:從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看區塊鏈的未來

我們仔細回顧一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就會發現,在這種經營模式的創新競爭中,創新者最後往往是競爭的失敗者。小的創業公司,披荊斬棘,在摸爬滾打中逐步探索出一種新的經營模式,當模式成熟,傳統金融機構和大型金融企業就會迅速開始模仿,並優化這些模式,最終將小企業的創新成果收割。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極強,一旦大型傳統金融機構與小企業擁有同樣的金融業務,絕大多數客戶就會選擇大型傳統金融機構。

競爭是無處不在的,從金融客戶的角度來看,只要有了這些新的經營模式,那麼具體的經營者是誰,其實並不重要。尤其是在金融行業中,如果經營者是傳統大型金融機構,對於監管機構來說,相對的監管工作會更加容易。而很多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出於各種原因,往往會有不合規的操作和試探監管底線的行為。因此,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他們更願意讓傳統大型金融機構來經營這些新的金融業態。

所以,從事金融創新的區塊鏈小企業,應該從發展的一開始,就積極擁抱監管。或者說,從事金融創新的區塊鏈小企業,應該在發展的一開始,就充分區塊鏈數據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點,為企業未來要面對的競爭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礎和監管基礎。

回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特點,我們就會發現,互聯網具有直接連接客戶的特性。因此,互聯網在獲取零散客戶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而一旦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利用這個優勢,小企業沒有任何的技術壁壘或商業模式壁壘可以阻擊競爭者。

小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快,由於沒有大型企業複雜的管理流程,小企業能夠不斷迅速調整經營策略,快速找到一種適合市場的經營模式。但是一旦這種模式固定了,小企業的優勢就消失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企業沒有能夠在經營中積累足夠的信用,在客戶獲取的競爭中,敗給了傳統大型金融機構。

而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特點和互聯網又有一些區別。傳統互聯網是信息與資金分離的,互聯網僅僅起到了信息流通的作用,而資金仍依靠傳統銀行渠道,因此企業對資金使用的真實情況是很難被大眾所瞭解的,正是這一點造成了金融創新小企業的信用缺乏。

而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價值互聯網,除了能夠實現直通客戶外,資金流與信息流是可以運行在同一個網絡上的,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信息公開。而且由於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使用得當還可以避免企業利用其中心地位而進行的不合規經營(例如通過智能合約的鎖定,避免押金被當作資金池使用等)。

因此,在區塊鏈上經營金融創新,積累的不僅是客戶,還有信用。區塊鏈企業要特別注重自身的信用發展。目前我們也看到,由於缺乏監管,各種“幣”層出不窮,傳統金融市場中的一些收割手段也在“幣”的市場中不斷重現。如果區塊鏈企業自身不去試圖解決這些問題,那麼這個技術平臺就無法為企業提供信用積累。最終,小企業又會成為競爭的失敗者。

敖萌,現就職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泰爾英福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研究模式識別和區塊鏈,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敖萌:從互聯網金融發展看區塊鏈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