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所謂的“塞外”就是指向北出了雁門關外的地界。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古關樓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大將軍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免除了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使匈奴數年無所得,並且“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全景

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元光五年(前130),漢武帝下詔發卒整修雁門關。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漢元帝時,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熙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提起雁門關就會使人心潮起伏。當我們俯仰歷史會發現:雄才大略在這裡碰撞,歷史激情在這裡交匯,異域風景在這裡延伸。而對於常年被城市水泥森林束縛住手腳的城市精英來說,長久被壓抑在心底的那種自由馳騁的感覺會被長城、關隘、古戰場構成的雁門關邊塞情懷再次激發。對於曾經胸懷夢想而受困於各種瑣事的事業達人來說,與雁門關那些在歷史上留下重墨濃彩的千古風流人物隔空對話的過程中,也會豁然開朗。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景區全景

為何雁門關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與山西獨特的地理環境有關,山西表裡山河,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兩山之間由北至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等。而大同盆地與忻定盆地之間則被恆山山脈阻隔,恆山山脈東接太行山,西連呂梁山,山嶺高峻,只有雁門關附近可以通行,因此這裡設關,自然是把控南北。如今從太原到大同,如果走國道,就必須翻過雁門關的大山,可謂是驚險萬分。忻定盆地便成為太原大門,一旦忻定有失,則太原必定不保,因此古人稱雁門關“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要從大同進入中原必然要經過雁門關。即使到了抗戰時期,日本鬼子也是遵循這一邏輯由大同經雁門關入侵太原的,結果才有了後來的雁門關伏擊戰。

這是一座經歷了兩千餘年戰火洗禮的關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