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華爲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侵刪

有統計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51%。

繼美圖、拉勾網、錘子手機陷入裁員風波;阿里、京東被傳“縮招”後,又一科技公司傳出此類消息。

23日,有體稱華為近日發佈了內部文件,宣佈原則上停止社招。隨後華為“火速”回應:系不實報道,將面向全球吸收優秀人才。

雖然,一眾公司都以 “仍有社招需求” 、“優化”、“體系升級”等話術對傳聞予以否定,但此類消息的密集傳出,讓“互聯網就業寒冬”的說法不脛而走。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有同學表示,“為了找‘大廠’的工作,我加了22個微信群。每個群裡超過300人,消息經常99+,大家共識就是:今年格外慘”。

互聯網公司的“就業寒冬”真的來臨?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可以確定的是,各大互聯網公司,招人仍在繼續。

除了各公司的“官宣”,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一名老師表示,已經有同學收到了百度、騰訊、美團、支付寶等大公司軟件工程師的offer。

各大招聘網站上,也能看到百度、華為等公司的社招消息。另外,經尋找中國創客求證,多名騰訊、阿里員工稱,目前一些技術崗位有社招名額。

但變化在於, “大廠”、“獨角獸”放出的崗位變少,門檻變高。因此,會讓求職者感受到競爭激烈,甚至是“求職寒冬”。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之前阿里在我們學校每年招30-40個本科學生,今年就收了10個左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某學院老師透露,目前大公司都在縮招,對學生筆試、上機能力要求比以往也更高。

王同學最明顯的感受是,筆試過關率很低。她看到有人在求職群裡稱,參加騰訊筆試的有30萬人,進入面試的約兩三千人;一些應聘阿里的人則稱,基本上是筆試後就沒有動靜。

一位叫“mutig王胖子”的網友也稱:“今年校招,面了一些大廠,有的大廠直接說了我們就是按照社招要求面的”。

社招也是如此。某AI獨角獸公司技術崗工作人員對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表示,今年在一些地區停止技術崗位的校招,社招名額也減至原來的40%。

除了校招和社招,大公司的很多關鍵崗位、中高層管理人才需要通過委託獵頭來招聘。一些公司的態度是人才要儲備,但更加謹慎,部分崗位會“降級”處理為通過普通渠道招聘。

三季度互聯網招聘職位同比減51%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從數據“2018年1-10月互聯網新增職位指數”來看,進入10月,互聯網行業確實出現了企業招聘需求放緩的趨勢。

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1%。

從細分領域看,2018年第三季度,電子商務子行業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達57%,在IT/互聯網大行業中跌幅居前。

此前火熱的網絡遊戲行業受到網遊總量和新上線數量限制的影響,也再度出現招聘職位同比下降,第三季度大幅減少48%。

從熱門崗位看,獵聘大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互聯網行業核心職能需求前三名分別是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主管、運營經理/主管。之前號稱“各個公司都缺”的數據分析師崗位,需求佔比僅為0.91%。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曾透露,互聯網是“雙創”的重要領域,互聯網行業最近幾年一直是用人“大戶”,而目互聯網用人需求的退潮與創業公司的生存週期相關。

曾湘泉認為,從市場方面來看,互聯網人口和流量的紅利已逐步衰減,網絡軟件及遊戲的用戶增長遇到瓶頸,導致互聯網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行業利潤受到一定程度擠壓。

同時,從監管層面來看,《電子商務法》表決通過,加之八部委聯合發佈的網絡遊戲限制,都讓互聯網行業的經營更加合規,此前部分不規範的行為得到管制。

縮招是信號,促使大公司自我調整

同比2017年三、四季度,2018年三、四季度全行業招聘增長需求有所放緩,且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於第三季度招聘需求減少的佔比明顯增加,為近8個季度中的最低點。

以此趨勢,獵聘方面分析,不排除2019年一季度全行業招聘需求進一步減少的可能。

而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招聘是市場的信號,

透露出互聯網公司在快速成長後,週期峰值的回落。

阿里華為等被傳“縮招”背後:IT行業招聘職位有何變化?

“外部資本市場股價的下跌,也形成了負反饋,迫使上市公司開始思考自己的擴張是否得當,進而調整策略”,北京理工大學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冀說。

與去年底相比,走牛的科技類中概股今年紛紛遇“劫”。截至10月21日,阿里、騰訊、京東、網易、百度年內市值分別縮水10.5%、26.28%、40.08%、35.29%、12.26%;而剛剛登陸海外市場的美團、小米、拼多多、愛奇藝,也都難逃破發命運。

張永冀認為,股價上漲會讓上市公司誤認為自己過去策略是正確的,股價下跌正好相反。

以估值跌破3萬億的騰訊為例,在今年9月,騰訊就進行了一次架構調整,成立了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取消了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這三個事業群的業務被完全拆分進新成立的PCG和CSIG。

“很多互聯網公司在進行階段性調整,公司業務重新定位,人力安排會更為敏感。”張永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