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余,点开小编的文章。初出茅庐,有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多多指正,小编一定悉心学习,努力改正,不喜勿喷。

  • 今天我们来聊聊小儿的生长发育。很多新手妈妈,因为是新手对孩子的一般生长发育的规律不是很了解,以至于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太过紧张。下面我们就谈谈小儿的生长发育包括哪些内容,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带孩子不再手忙脚乱。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规律 小儿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头部领先生长,下肢最晚;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大肌肉发育快,手部的小肌肉发育迟;先学会观看,感觉,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先学会画直线条,再会画圈画人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遗传,环境,教学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轨道,而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不是绝对的。
  • 体格发育的指标:体重和身高 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体重增长有不同的规律,年龄越小,体重增长愈快。新生儿出生后可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回升,至7~10日恢复到出生体重。儿童体重增长的高峰,一是婴儿期,二是青春期。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身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受营养的短期影响不突出,但与长期的营养状况有关。身高的增长规律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婴儿期与青春期为两个最快发育期。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出生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cm;一周岁达75cm,第二年平均增加10cm,两岁以后直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长5~7.5cm。

各年龄段儿童体重计算公式:出生后6个月婴儿的体重=出生体重(g)+月龄*800(g);7~12个月婴儿的体重=出生体重(g)+6(月龄)*800(g)+(月龄-6)*250(g);1~10岁儿童体重(kg)=年龄(岁)*2+8;1~10岁儿童身高(长)(cm)=年龄(岁)*7+70cm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 神经发射的发育 小儿出生后,即存在着一些先天性反射(无条件反射),随着大脑皮质及感觉器官的发育,逐渐形成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使小儿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先天性的反射包括觅食,吸允,吞咽,拥抱,握持,踏步反射等。吸允反射和觅食反射均在生后4~7个月消失,拥抱反射在生后3~6个月消失,握持反射在生后3~4个月消失,踏步反射在生后6周消失。
  • 视感知觉发育 出生时强光照射可引起闭目;第2个月能协调地注视明亮,活动的物体,此时给他们多看彩色鲜艳的玩具,可促进视觉的发育;3个月可追随活动的玩具和人;5个月已能看自己的手,能注视物体,开始认识母亲;5~7个月出现手眼协调,能寻找跌落的球或木块;7~11个月已有深度视觉,能看到小物体;11~18个月已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2~3岁能注视小物体及图画;3~4岁可临摹几何图形;5岁能区别各种颜色。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 听感知觉发育 出生后3~7天时,听觉发育已相当良好;1个月能分辨“吧”和“啪”的声音;3个月出现头转向生源(定向反应);6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叫名字已有应答表示,能欣赏玩具发出的声音;8个月时眼及头能转向声源,能确定声音来自何方,能区别语言的意义;10个月两眼能迅速看向声源;1岁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时能听懂简单的吩咐,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3岁后可精心地区别不同的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善。
  • 运动发育 3个月抬头;6个月可翻身并独坐片刻;8个月独坐很稳;8~9个月用上肢向前爬行;10个月能扶着走;11个月能独立片刻;12个月能手膝合用向前爬;15个月能独走较稳;18个月能向后倒走;2岁能双足并跳;3岁能双足交替上下楼梯;5岁能跳绳,能从3~4级台阶上眺下来。
小儿的生长发育,你了解多少?
  • 语言发育
    包括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2~3个月的婴儿已能发出喉音;6~7个月会无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之类的声音。9个月能将“音”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听懂成人简单的词义,对成人的要求有一定的反应,如成人说“欢迎”“再见”时,小儿会做出相应的手势,说“灯”会用手指或眼睛看电灯。9~12个月以后,能发出单词重音,如“爸爸”“妈妈”“打打”等;12个月能听懂几个字以上的词,包括自己的名字;2岁能说2~3个字构成的句子;3~4岁能说歌谣,能唱歌;5岁开始识字;6~7岁能讲故事。

以上就是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尽相同,仅供参考。 喜欢小编的文章,就给小编点赞留言吧。有不足之处,还望指点留言。(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