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广场舞:广场舞也能这么“潮”

一片空地,一个简易音箱,一个领舞,一支广场舞队伍的基本配备就算齐全了。

在滨州市区的大街小巷,但凡是有空地的地方,都能看得到广场舞,人们也亲切地称这些广场舞参与者为”广场舞大妈”。而近几年随着广场舞文化的发展,这一特殊的群体已经迅速扩大,上到花甲老人下至学步婴孩,人们对广场舞的热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广场舞参与者在10万人左右,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一些优秀的广场舞团队在带领全民健身的同时,还代表我市参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从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我身边的广场舞”系列报道,走近广场舞爱好者,感受广场舞的魅力。

对于广场舞,可能很多人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凤凰传奇、小苹果、江南style的风格当中,跟着音乐重复几个简单动作就是广场舞了,但实际上,现在的广场舞范畴很广,从少数民族舞蹈到西方的水兵舞,从传统音乐到网红歌曲,从公园广场到练舞房,这些广场舞大妈们正在颠覆我们的认知,也在用行动告诉我们:练广场舞,我们是认真的。

我身边的广场舞:广场舞也能这么“潮”

10月30日,来自滨州各县区的15支广场舞队伍汇聚在全民健身广场,他们要进行一场全市的广场舞比拼。充满地域特色的蒙古服、火热艳丽的红色纱裙、潮范儿十足的混搭……15支队伍特色鲜明,带来的广场舞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舞蹈名字叫‘爷爷奶奶的快乐生活’,是根据蒙古舞编排的,是我们原创的。”来自邹平广场舞队的领队韩桂英自豪地说,这个舞蹈在编排时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从舞蹈动作到服饰,再到配乐,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新鲜元素,甚至在网络社交平台“抖音”上非常火的歌曲“人猿泰山”也被编排到了配乐中,“老年人也可以充满活力啊,年轻人知道的东西我们也知道,我们也很乐意接受。”

我身边的广场舞:广场舞也能这么“潮”

学习广场舞已经14年的韩桂英,近几年带领团队跟着舞蹈老师系统地学起了舞蹈,芭蕾、拉丁、爵士……这些让许多人看来与老年人不沾边的舞蹈他们都愿意尝试,甚至他们还敢穿“暴露”的舞蹈服,“那种露肩露肚子的小背心,我们平时就穿着练习,至于皱纹和赘肉,没有人去看,人们关注的是你的舞姿。”68岁的韩桂英自信地说,广场舞不局限于一种舞种,只要喜欢,什么样的舞蹈都可以成为广场舞。

我身边的广场舞:广场舞也能这么“潮”

“我们这个舞蹈叫水兵舞,是来自西方的一个舞种。”滨城区广场舞队的领队王芳介绍,平时学习舞蹈的途径主要是来自网络,然后再由专业老师进行编排教学,由于舞蹈节奏快花样多,王芳和她的队友们跳了几分钟就已经大汗淋漓,“跟一般的广场舞不一样,我们这个花样多,大概有12个花样动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学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即便不易,队里的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充满了乐趣,漂亮的服装鲜艳的头饰,让这些半百老人看上去充满了活力。

在这些广场舞队伍里,队员大多是些老年人,但他们思想并不陈旧,在广场舞的创作上他们也在寻求创新,他们组建自己的微信群,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在微信群里交流学习,他们也会时常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还会和年轻人一样,在网络社交平台注册账号,跳时下热门的“网红”舞蹈,这些广场舞大妈已然成为了“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