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遊正在成爲「公害」嗎

去年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現象或者事件,如:歐洲的“旅遊抗議”、新西蘭的“旅遊納稅”,日本的“觀光公害”,等等。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此為題刊文稱:

每一週都有新情況表明,我們已正式進入“過度旅遊”時代。

何為過度?其實就是外來旅遊者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也就是說:外來人闖入了他們的世界,干擾了他們正常的原本寧靜的生活。我們可能認為這些國家未免有點傲嬌,但“旅遊抗議”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價值觀和生活觀所致:我們在拼命地掙錢,然後又在掙命似地花錢;人家卻在悠閒地生活,優雅地掙錢。

這其中起碼印證了兩個問題:一者,反向說明了一個旅遊之本質:旅遊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去異地體驗一種不一樣的生活;二者,“過度旅遊”失去了旅遊休閒度假的原本功用,蜂擁而來、雜亂喧囂的生活體驗影響了旅遊質量,更因為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當地人不高興、不舒服了,反過來也影響了旅遊者的心情。這也許是逢借節日,高端旅遊者會選擇出國而不去我們的一些5A景區觀光的直接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國人“溢出”了國界,流向了歐洲、日韓、東南亞,花了錢卻招人嫌,不落好不說,還讓大量的消費流出了國界。


國際旅遊正在成為“公害”嗎


圖 / 西班牙 · 馬德里


【正文】

“我們能將世界從過度旅遊中拯救出來嗎?”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此為題刊文稱,每一週都有新情況表明,我們已正式進入“過度旅遊”時代:在意大利撒丁島,出現海灘“盜沙”事件;在羅馬,有非法沐浴情況;在西班牙馬德里,針對民宿平臺愛彼迎出臺了嚴格的政策;而最近,泰國宣佈無限期關閉因電影《海灘》而成名的瑪雅灣,以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過度旅遊”一詞頻頻出現在國際媒體中,其背後的現實是,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給各國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給當地增加了許多困擾,甚至有日本媒體將此稱為“觀光公害”。而由於出行人數龐大,中國遊客也經常成為國外輿論中“過度旅遊”的“反面教材”。國際旅遊已經到了成為“公害”的嚴重地步嗎?

日本:淺草寺附近居民的新煩惱

淺草寺是東京的必看景點,每天吸引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家住此地的岸小姐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她本以為自己早已習以為常,然而,最近流行的“騎車觀光”又讓她痛苦不已。“外國遊客很喜歡按車鈴,老遠就聽見‘叮鈴叮鈴’聲。哪怕自行車完全可以通過,他們似乎也喜歡用這種方式提醒路人讓開。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日本人一般不會這麼做。”岸小姐說,最讓她無法忍受的是,許多遊客在窄路上也不減速,她騎車時好幾次有身後的自行車幾乎貼著她飛馳而過,把她嚇得不輕。

據岸小姐觀察,這些“不守規矩”的遊客以中國人最多,其次是韓國遊客。與日本不同,中韓都是靠右行。岸小姐抱怨說,這些遊客不僅沒有“入鄉隨俗”,而且還不注意減速和禮讓,很容易導致事故發生。而政府部門又不太可能在這種事情上下大力氣管理,只能貼貼“減速慢行”的標語,“除了自己加倍小心,別無他法”。

宮田在京都經營一家民宿,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來自歐美髮達地區的遊客也並非外界想象的盡善盡美,他們聊天嗓門大,喜歡熱鬧。但是一般來說,日本社會對歐美人的包容性更強。反觀中國遊客,每年訪日人數已經突破735萬人次,哪怕只有1%的人有不良行為也很難不引起外界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尤其是負面行為。

宮田說,她可以理解一些客人的不當行為,認為他們並非故意為之。正如日本人因早年信息閉塞,出國機會少,到了國外也頻頻遭受指摘一樣。“將心比心,再多些交流自然就好了。”宮田說。

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訪日遊客達2869.9萬人次,貢獻了4.4萬億日元(約合270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額,連續5年創下新高,其中中國遊客數量穩居榜首。

《環球時報》記者在日本推特上以“觀光公害”為關鍵詞檢索時,彈出來自日本網民的大量抱怨,涉及街道混雜、交通堵塞、夜間噪音、破壞環境等各個方面。記者在東京銀座某大型服裝店試衣間前排隊時,曾聽到有日本女生嘟囔說:“這麼多遊客煩死了,試個衣服還要等這麼長時間。”同樣情景在免稅店裡頻繁上演。外國遊客買得多,又要辦理免稅手續,櫃檯前常常排起長龍。對於附近居民來說,即使買瓶水,也不得不排在隊尾結賬。《環球時報》記者親耳聽過“好脾氣”的日本居民喊“快點”,也親眼見過等不及的人衝到櫃檯前,扔下500日元奪門而出。後來記者再去日本時,發現很多免稅店開設了“免稅”和“非免稅”結賬窗口,用於滿足遊客和本地居民的不同需求。

日本國民對遊客的反應是否有些過度?日本《東洋經濟》週刊說,“以前老師教育我們,看到外國遊客要微笑點頭打招呼,那時候多是歐美人。幾十年過去了,當來自東南亞的遊客越來越多時,我們心裡想的是‘歡迎到日本’,還是‘又來了一群粗魯人’?”文章說,日本人對遊客不該持太過分的偏見,尤其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來臨之際,更應該把“日式服務”發揚光大。

西班牙:“成千上萬企業靠旅遊,哪能說是公害?”

今年夏天,《環球時報》記者到巴塞羅那出差。時值旅遊旺季,整個城市熙熙攘攘。一名生活在當地的朋友向記者抱怨說:“每年一到這時候,地鐵就異常擁擠,到處都是手提行李箱的遊客。我們就餐也變得非常不方便,只能選擇熱門景區外圍的餐廳。”他說,為躲避蜂擁而至的遊客,不少當地人甚至專門在這一段時間到一個安靜的小鎮休假。

今年7月,馬德里舉辦了一場持續一週的狂歡活動。《環球時報》記者的朋友山姆住在市中心,他樓下的酒吧和餐廳在那一週時間裡都人滿為患,喧鬧至深夜。一些素質較低的遊客還在喝醉後當街小便,整個社區的衛生狀況變得很糟。山姆說,那期間,他每天早上都要忍受著滿街的異味出門上班。

隨著遊客集聚,環境汙染、普通居民生活空間遭擠壓等問題逐漸顯現。更重要的是,商業服務設施等也越來越傾向於遊客,當地居民容易被忽視。此外,隨著近年來民宿的興起,許多房主將公寓改造成民宿出租給遊客,給社區安全帶來隱患,同時又造成本地房屋租賃市場緊俏,推升房租上漲,引發當地居民的不滿。

旅遊業是西班牙的支柱產業之一,對GDP的貢獻率超過1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巴塞羅那市政府去年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48.9%的受訪者認為當地旅遊承載力已經達到極限,首次超過支持接納更多遊客的居民比例。

西班牙一些地區還爆發過抗議活動,比如巴塞羅那去年7月就發生了抵制遊客的行動,一些極端青年團體甚至當街攔下旅遊大巴,將輪胎刺破,並在擋風玻璃上噴繪“旅遊業正在扼殺社區”字樣。這一情緒之後蔓延至其他多座城市。為此,西班牙媒體專門用“旅遊恐慌症”形容當地居民對遊客的抵制行為。

當然,也有當地居民對遊客的到來持正面態度,尤其是旅遊服務業者。在巴塞羅那聖家族大教堂附近經營飯店的弗朗西斯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每天要接待上百名遊客,“難得”遇見大聲喧譁、亂扔垃圾者。“即使有問題,與對方交涉一下基本就解決了,根本談不上困擾。我從父輩手裡接下這個經營近百年的飯店,如果說遊客是公害,我們怎麼過日子?”巴塞羅那警察安東尼奧告訴記者,遊客增多令他們的工作壓力增大,因為小偷的作案機會增多。不過他表示:“旅遊業是巴塞羅那著名的‘無煙工業’,成千上萬企業靠旅遊業養家餬口,哪能說是公害?”

有當地媒體稱,“旅遊恐慌症”的癥結不在於遊客多,而是旅遊市場缺乏規範與管理。這種情緒與其說是針對遊客,不如說是一種社會抗議,是對一味追求人數增長的旅遊發展模式的抗議。

英國:“劍橋不能成為下一個威尼斯”

近些年來,英國劍橋的中國遊客成為劍橋每年800萬訪客中人數增幅最快、最受關注的群體。最近,英國廣播公司、《每日郵報》等英媒引述以劍橋旅遊局首席執行官索頓為代表的當地人的話說,中國遊客對劍橋而言已成為“一個問題”,尤其是在夏天。

這確實是部分當地人的心聲。在國王學院禮拜堂旁,一名當地中年女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劍橋是小城市,道路都很窄。我經常要跟在一大堆中國遊客後面走路,他們都不會注意到我,也不會主動讓路。”她強調,自己對中國遊客沒有偏見,但人數太多攪亂了當地人寧靜的生活。

從一輛旅遊大巴走下來的中國遊客通常是三五十人。旅遊旺季,每天停在皇后路上的大巴車有數十輛,是造成市區交通嚴重擁堵的重要原因。還有居民說,劍橋市中心有一家麥當勞,許多中國遊客都去那裡上廁所。有一段時間,麥當勞停業裝修,大批遊客就湧入附近的百貨公司上廁所,讓當地人非常驚訝。

“原本就不應該讓這樣的大巴車進入市區,但我們地方政府現行的政策就是如此,所以這也是我們的問題。”曾經擔任劍橋市長的西普金,目前以無黨派人士身份擔任劍橋市議員。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毫不諱言他是第一個對中國遊客訪問規模太大提出質疑的當地官員,“我說出來的是劍橋居民的真實感受”。西普金說,如今很多劍橋人都感到這座城市已經不屬於自己。比如,市政廳外集市上叫賣的中餐都是現做現賣,當地居民在該區域總能聞到做飯的味道,而這是傳統英國人不喜歡的。“很多劍橋人可以接受這座城市變成像阿姆斯特丹、維也納那樣的國際旅遊城市,但不能像威尼斯一樣,當地人都走了,城裡只剩下遊客。”在西普金看來,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務實地做出一些改變。“他們並不是‘公害’。”當地導遊吉姆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遊客到訪劍橋的數量遠遠沒有到需要嚴格控制的地步。一旦失去中國遊客,對英國的旅遊市場是個不小的衝擊。

除了劍橋,中國遊客湧入牛津郡一個名為基德靈頓的“普通”村莊也成為英國媒體最近的談資。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中國遊客近年來在英國引發的爭議多在倫敦以外的傳統景點——不像倫敦人,這些地方的居民習慣於寧靜的生活。而中國遊客時常引發此類爭議,是因為中國人容易帶來“群體現象”。

專家:“旅遊公害”出現背後的原因

“所謂‘旅遊公害’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文化差異與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張凌雲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種問題普遍存在,沒必要上升到“旅遊公害”的層面。張凌雲還表示,之所以出現“過度旅遊”,是因為如今的旅行方式多樣化,不再像以前一樣主要依靠旅行團出遊。此外,社交媒體的發展促使一些景點迅速走紅,而這些地方的相關部門對此沒有預料到,在設施等方面準備不足。不過張凌雲認為,“過度旅遊”集中在部分城市或景點,並不算是普遍現象。

“旅遊業蓬勃是把雙刃劍,目的地國想要有收益,就應該更具包容性。”張凌雲說,比如在西方餐廳裡說話要儘量小聲,外國遊客正常說話可能聽起來都會很吵。外國遊客會慢慢“入鄉隨俗”,當地居民也需要作出某種讓步。“而作為餐廳,是否也能考慮到東西方人就餐時間略有不同,從而推出錯峰就餐的服務呢?”張凌雲表示,在處理所謂“旅遊公害”等問題時,最重要的是當地管理部門要積極應對,想要獲得這份收益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張凌雲認為,有些中國人的素質確實有待提高,但凡事都需要過程,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太大,這個過程可能更長。“現在,國內越來越注重素質問題,民眾的輿論監督能力也明顯提升。”張凌雲說,比如最近發生的高鐵“霸座”事件,網民將視頻發到網上,公眾輿論敦促當事人道歉,這就是國民素質養成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