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 史記》,我國最為稱道的史學鉅著,魯迅稱之為“史家絕唱,無韻之離騷”,柳宗元說《史記》“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詞造句,煞費苦心,減一字不能。”

《史記》又稱《太史公書》是我國西漢偉大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紀傳體通史,涵蓋中國上古至漢武帝時期三千餘年曆史,是我國史學之冠。《史記》內容從不迎合時政,西漢史學家班固評價史記“文直、事核,不隱惡,不虛美。”司馬遷也成為後世史學家之楷模。讀史不可不讀《史記》,讀《史記》可通古知今洞明事理,今摘其精粹六句,與諸君共賞文墨珠璣。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釋義:天下熙熙攘攘的人們,從古至今都是為了名利二字來回往返。意思是說,生之為人便逃脫不了名利二字,真正能夠跳脫其外的人少之又少,古今同矣。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舉世皆濁而我獨清,人皆醉而我獨醒。——《史記》釋義:世間的人皆入渾濁世俗,而我能保持清明。世人皆如醉如痴而我能保持清醒。意思是奉勸世人,不可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分辨之能,要保持清醒處世的原則,不苟同於世間的謬誤。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釋義:真正的君子應該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福氣臨門也能守得從容。形容真君子要有禍福置身卻從容淡泊的氣度與定力。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史記》釋義:太陽一過中天便開始偏移,月亮一旦盈滿便開始虧缺。比喻,萬事萬物一旦達到制高點便開始走向衰退,一旦達到最低點便開始盈長。物極則必反!天下紛爭也是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規律,也是萬物法則。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持德者昌,持力者亡!——《史記》釋義:依靠良好的德行治世,必會愈加昌盛,依靠酷刑暴力來桎梏民意,必會走向滅亡!此句也可說作,個人奉行良好的品德,便會越來越順暢,如果只是一味地殘暴不仁,必會自取滅亡。

《史記》六句金言名句,道盡古今至理,洞悉處世天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史記》釋義:前面發生過的事如鏡子一樣可以照出如今所存在的紕漏,牢記之前的經驗教訓,便如同老師一般為自己規避風險,解疑答惑。我們讀史,學史也是如此,前人寶貴的經驗,都藏在史料的字裡行間,通曉歷史便可印證許多今時今日之事。

綜上六條名句金言可見,《史記》並非只是一部單純的史學資料,它極具教育意義,蘊藏無數為人處世的至理。所摘六句名句只不過《史記》中的九牛一毛,如若能詳讀《史記》全本,所得之智慧為人之一生取之不盡之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