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欢迎阅读《士常斋主续金庸第15期:鸠摩智的来历之谜》,点击关注查看系列文章。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鸠摩智可称是装逼之王,他处处装逼,却又处处惨遭打脸。

《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那么鸠摩智为何要到中原武林四处惹事,又为何同慕容博相交呢?

一、吐蕃奇僧,遇武学障

鸠摩智少年便在大雪山大轮寺出家为僧,法名鸠摩般若,般若为梵语智慧之意,因此又称鸠摩智。

少年鸠摩智曾与青年玄慈有一段交往,鸠摩智捉拿玄慈,故意让他看到吐蕃密宗“乐空双运”的双修之法。不料玄慈竟动了凡心,此导致了叶二娘的悲剧。(此事见:

鸠摩智天才过人,不仅精通佛法及印度因明学,还在武学一途大放异彩。当时大轮寺藏有几只人骨嘎巴拉碗(头盖骨碗),乃是往代高僧大德头骨所制,是大轮寺无上秘宝。鸠摩智竟从这几只嘎巴拉碗上学成了大轮寺失传武技——火焰刀,武艺冠绝一时。

《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先代明王圆寂后,鸠摩智众望所归,成为新一代明王。然而他发现自己对武学太过执着,因此在佛法境界上再难提升,鸠摩智知道自己遇到了“武学障”。

鸠摩智苦思冥想,探索破障之法。吐蕃密宗本就有“烦恼即菩提”之说,一日鸠摩智突然大彻大悟,知道欲望乃是滋长智慧的土壤,因为清净莲花只能从污泥中产生。所以要破武学障,就要去追求极致武学。

二、鸠摩慕容,各怀心肠

于是鸠摩智在大轮寺内潜心武学,要将火焰刀提升至极。

一日,大轮寺内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前来拜见鸠摩智。此人便是慕容博,他想挑起吐蕃与大宋的冲突,自己好从中渔利,光复燕国。慕容博听闻大轮明王鸠摩智乃是吐蕃国师,在吐蕃一言九鼎,便先来拜见。

慕容博与鸠摩智谈论武学,甚是投机。慕容博广知中原各派武学,鸠摩智本在钻研火焰刀,晤过慕容博才知,中原武学博大精深,自己竟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于是他生了博览天下武学,与中原群雄一争高下之心。

两人相谈甚欢,然而鸠摩智发现,慕容博野心不小,似要惹动天下大乱。鸠摩智虽是狂妄自大,却也心怀天下,有慈悲心肠。他知道四海升平才是万民之福,于是想劝慕容博回心转意。

鸠摩智知道慕容博志向坚定,正面劝说定是无功而返,反而引起慕容博反感。于是他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要将慕容博引上精研武学之途。鸠摩智辩才无碍,舌灿莲花,竟真的说动慕容博前去少林寺盗七十二绝技,暂缓了复国一事,江湖得享十数年和平,皆赖鸠摩智的大德。

《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慕容博化妆为僧人,偷入少林寺藏经阁,分几次偷出了少林寺迷藏的七十二绝技。他将七十二绝技及破解之法写在三卷书中,悉数赠予鸠摩智。

慕容博此举,也没安好心,而是一石三鸟之计:一是为了讨好鸠摩智,求其游说吐蕃国王,助自己复国;二是他知鸠摩智心高气傲,学成少林寺绝技后,必会前往少林寺挑战,若挑起武林纷争,自己正好趁机起事;三是他在藏经阁中闻知,这七十二绝技似是不能全练,否则后患无穷,慕容博不知此言确否,所以赠书鸠摩智,以观其效。

三、明王下山,终破武障

鸠摩智在大雪山之上精研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然而只练成“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便再难有进步。鸠摩智知道自己闭门造车终是难以成功,于是下山闯荡,去增益自身武学。

鸠摩智在大雪山之时便听闻大理段氏天龙寺所藏六脉神剑神乎其技,天下无双,便生起觊觎之心。于是他远赴天龙寺,要夺六脉神剑,阴差阳错之下只胁了段誉前往姑苏城。

在姑苏城,鸠摩智听闻慕容博已死,大为惊异。他不知慕容博乃是假死遁世之后,才到吐蕃与自己相交。燕子坞段誉被阿碧、阿朱救走,鸠摩智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他另有收获,在姑苏王家盗得王夫人义父丁春秋得自李秋水的一套《小无相功》,可惜的是八册《小无相功》鸠摩智只盗得七册,缺了庚册。

鸠摩智练那小无相功,发现竟可以用此功驱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运转无碍,于是大为得意,他不知自己因此已受内伤。

后来鸠摩智又从游坦之处取得《易筋经》,强加修炼,结果内伤加深。

鸠摩智练成小无相功后可以驱动七十二绝技,果如慕容博所料上少林寺挑战,不料被虚竹阻止。

《天龙八部》鸠摩智四处生事,只为破武学障,维护天下十数年和平

后来在西夏,鸠摩智内伤发作,落入枯井,一身功力全被段誉吸去。鸠摩智终于大彻大悟,破了武学障,扫除贪嗔痴三毒,成了一代高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