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台,開啓送達高效時代!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前言

在當前司法實踐中,“送達難”已成為繼“執行難”之後法院面臨的又一難題,嚴重影響著訴訟效率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實現。為了向“送達難”全面宣戰,2016年8月,台州市中院出臺《關於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解決送達難問題的實施方案》,對解決送達難工作的途徑和期限作出規定,並提出“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解決送達難”的工作目標。兩年來,台州全市法院按照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始終將解決送達難作為踐行司法為民、提升審執質效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技術為依託,積極探索以綜合性智能送達管理平臺為載體的信息化送達機制,現基本解決送達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初步實現了既定目標


一、明確基本路徑,創新文書送達方式

(一)推進送達地址確認制度

特別是完善電子地址確認和電子送達方式確認制度,通過台州市律協與全市執業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簽署送達地址確認書,基本實現微信送達對本市律師、法律工作者全覆蓋。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自2016年7月以來,率先試點的溫嶺法院已向訴訟代理人發送電子文書22000餘份。

(二)創新短(彩)信送達模式

對未確認送達地址的,採用“電話確認+電話告知+短(彩)信送達”模式進行送達。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通過送達模式的新轉換,台州全市法院直接送達案件數平均下降25%—35%不等。

(三)限制公告送達適用情形

規定對無法查詢到聯繫方式,受送達人下落不明,且根據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亦無法確定有效送達地址的,方可適用公告送達。

截至8月底,台州全市法院公告送達率從去年14.5%下降至3.8%,其中溫嶺、路橋法院公告送達率分別為2.79%和3.04%,已接近初定2%目標。

二、藉助科技力量,開發智能送達平臺

【智能送達平臺】:統一平臺、統一流程、統一資源、統一查詢、統一管理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1

共享信息資源,智能推薦送達方式

與電訊運營商、公安戶籍管理部門、電商(淘寶)、物流企業達成合作,建立統一信息庫,在臺州全市範圍內實現資源共享,“一站式”獲取當事人聯繫電話、常用地址、電子郵箱等信息,平臺根據各類信息,智能推薦送達途徑。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同時,對接法院審判執行系統和電子卷宗系統,線上送達時將文書材料一鍵推送給當事人,實現電子卷宗深度應用。

3—8月,台州全市法院通過平臺發送文書25800次。

2

強化系統對接,有效減輕事務工作

同步打造手機APP,植入定位、導航等功能,供送達人員線上回傳送達回執或留置送達場景照片,利用軟件導航功能,精準定位受送達地址,為再次送達和執行工作提供參考信息。送達結束後,平臺將送達結果自行回填至業務系統,承辦法官無需人工錄入,有效減少工作量,優化審判資源配置。

4—8月,共從卷宗系統抽取50866份文書並完成電子送達。

3

開發管理功能,全程監管送達進程

開發電話全程錄音記錄、送達日期預警、郵資自動計費等功能,強化對送達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解決郵寄送達監管缺失、委託送達怠於配合等問題。

台州中院自對送達信息實行全程監管以來,郵寄送達在5天內全程返回比率從64%提升至96%,基本消除本市區域內超10天以上不良投遞。

三、整合內外資源,形成破難工作合力

1

深挖內部潛力,推行集中送達

各法院均設立送達管理中心,實行文書集中送達模式,由中心根據送達地址,合理安排送達人員、車輛及路線。同時推行委託送達,各法院原則上不再跨轄區送達,由送達管理中心相互之間進行委託,並由中院統一管理考核,防止出現互相推諉。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台州全市法院自推行集中送達改革以來,日均有效送達量從改革前的313件提升至1346件,平均送達天數從原來的9.25天下降至2.78天。

2

外包送達事務,培育專業群體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方式,與郵政部門建立聯合送達機制,賦予特投人員留置送達權,解決郵政送達拒籤後需法院工作人員重複送達問題。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轄區溫嶺法院自實行聯合送達以來,平均送達時間從3.9天縮短至1.7天,公告送達率從22%降至2.72%。發揮郵資槓桿作用,對超期投遞、不符合要求投遞等行為,嚴格實行郵資倒扣,有效提升送達質量。

3

藉助社會力量,強化協助送達


台州法院自主研發智能平臺,開啟送達高效時代!


與公證機構建立電子送達憑證公證保全機制及公證參與送達機制,發揮公證機關證據保全和承接分流作用。加強與交警、仲裁、調解委員會、金融和保險機構溝通協調,建立訴前約定確認書制度,緩解因當事人規避送達、拒絕應訴而增加的送達壓力。依託政府基層治理“一張網”建設,建立網格員協助送達機制。

5—8月,台州全市網格員共向法院提供送達相關信息5000餘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