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20個產業全面對比,誰更強?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 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份刊登了一組《中國VS日本 企業實力大對決》專題報道,選取了人工智能、半導體、工程機械等數十個產業,從企業規模、技術實力等角度出發,對中日企業孰優孰劣進行了全面的對比和分析

中國好在哪裡?日本好在哪裡?有哪些領域值得彼此學習借鑑?

1. 智能手機(中國勝)

2. 顯示屏(中國勝)

3. 半導體(日本勝)

4. 人工智能(中國勝)

5. 空調(各有千秋)

6. 機器人與機床(日本勝)

7. 新能源汽車(中國勝)

8. 自動駕駛(中國勝)

9. 電池(中國勝)

10. 互聯網平臺公司(中國勝)

11. 金融科技(中國勝)

12. 短視頻和動漫產業(日本勝)

13. 高鐵列車(日本勝)

14. 核電項目建設(中國勝)

15. 造船(中國勝)

16. 宇宙開發(中國勝)

17. 無人機(中國勝)

18. 醫療設備(日本勝)

19. 醫藥品(日本勝)

20. 鋼鐵(日本勝)

◆ 受篇幅限制,以下摘選《東洋經濟》週刊報道部分內容,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閱讀完整報道

中國VS日本 企業實力大對決

來源:日本《東洋經濟》週刊 / 參考消息 陳曦

中國在科技領域全面開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對中國的“步步緊逼”,日本媒體行動起來,選取了人工智能、半導體、工程機械等數十個產業,從企業規模、技術實力等角度出發,對中日企業孰優孰劣進行了全面的對比和分析。

日本能夠戰勝中國的,是機器人、建設機械、汽車和高鐵列車等等機械產業,以及鋼鐵、碳纖維等材料產業,還有醫藥和醫療設備等健康產業。特別是高鐵列車的精密零部件和高級鋼材等高精尖技術,仍然是日本的強項。這一點在2017年國際專利公開數量的日中對比上就能得到證實。日本在機械、運輸、材料和醫療領域,對中國仍然保持著一定優勢。

文章稱,日本輸給中國的核電、宇宙開發和人工智能、液晶顯示器、智能手機等產業,是以高科技產業或金融科技產業為首的IT產業。

日本在手機簽約入網數量和人壽保險保費收入上輸給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的人口數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這一領域無可厚非。

但是,在核電項目建設等領域,中國不僅僅依靠內需,也正在積累海外的項目經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企業與日本企業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以輸電事業為例,日本的電力銷量不及中國,是因為日本不及中國國土遼闊。但據日本電力企業相關人士介紹,中國早在2009年就開全球之先河,啟動了超高壓輸電網的商業運作。現在,中國還在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網建設,在海外展開超高壓輸電網絡的建設和運營。在這一點上,中國積累的經驗已經遠遠超越日本。

文章認為,其實不僅僅是經驗,中國在計算機技術和視聽技術上的專利數量已經把中國在研究開發能力上的突飛猛進展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日本在碳纖維產業,尤其是飛機用高端材料的技術層面上至少領先中國10年。實際上說20年也不為過,但考慮到中國正在迅速進步,所以還是說10年更為保險。但即便領先10年,日本的這些企業也絕對不可高枕無憂。

綜上所述,在高科技和IT等成長領域,日本幾乎都敗給中國。這理應為日本產業全體敲響警鐘。尖端領域的研究開發不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需要將現有產業進行技術改造。若不如此,日本企業將是死路一條。

◆ ◆ ◆ ◆ ◆

《上篇(日本勝)》

01 醫藥品

一位在日本大型藥企負責研發的高層人員就中國的製藥產業斷言:“這可是威脅啊。”

從醫藥產品的市場規模看,中國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而在仿製藥市場,中國的份額據說高達九成。但即便是中國最大的上市藥企華潤醫藥集團,其銷售額也不足日本排名第一的武田藥品工業的四分之一。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不過“中國的新藥研發能力低下”這一看法也已經發生變化。舉個例子,中國有鼓勵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的“千人計劃”,很多在歐美的企業和研究機構磨鍊過的研究人員回到中國,提振了該國製藥企業的發展。

中國政府將生物醫藥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來自中國內外的鉅額風險投資也湧向了製藥企業。

美國輝瑞等歐美製造行業巨頭接連在中國設立研發基地也提高了在此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的能力,從根本上支撐了醫藥產業的發展。

增長尤其顯著的是江蘇恆瑞醫藥。該公司2017年度銷售額超過22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1元人民幣——本網注),利潤超600億日元,雙雙實現同比兩成的增長。除了在中國國內市場推出研發門檻較高的分子靶向藥物外,還將自主研發的臨床前腫瘤免疫藥物的海外權益以7.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公司。

此外,歌禮生物科技和再鼎醫藥等看好中國藥品產業未來發展的風投企業也紛至沓來。日本企業切不可以為能夠高枕無憂。

02

短視頻和動漫產業

提起動漫,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曾是盜版的代名詞。然而今非昔比,中國早已開始購買海外的動畫版權並向觀眾播放正版動畫。從前在盜版橫行年代應運而生的“字幕組”也基本上被正規企業收編,從事正版字幕工作。現在,盜版在中國的存在感已經逐漸被正版取代。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中國的國產原創動漫產業也正在蓬勃發展。

根據《中國動畫產業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的動畫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甚至出現了不少可以與日本動漫作品相媲美的“神作”。

今年3月,動畫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和視頻網站“愛奇藝”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從股市募集的資金可以繼續用於購買海外動漫版權和支持中國原創動漫。在“騰訊視頻”等中國各大視頻網站上,國產原創動漫的播放量也在逐年遞增。

儘管如此,日本動漫的國際認知度仍然是中國無法匹敵的。在谷歌搜索上比較日本動漫和中國動漫,日本動漫檢出詞條的數量是中國動漫的約七倍。中國國產原創動漫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影響力仍然侷限在中國國內。

03機器人與機床

在機床和工業機器人領域,日本已經確立起世界市場主要玩家的地位。在機床領域,日本和歐美企業佔據了中高端市場,中國主要存在於無法進行更高精度加工的低端市場,國際競爭力不強。

從機床的進口額來看,中國排名第一,但在出口額排名中位居第五,數額不足排名第二的日本的一半。從數控機床等高性能產品在總出口中的佔比來看,日本為95%,中國僅為35%。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相較於日本企業佔據優勢的機床市場,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存在感更高。被視為業界四強的發那科、安川電機、德國庫卡和瑞士ABB四家企業的銷量就佔到全球的半數以上。除了剛才提到的兩家日本企業外,日本還有川崎重工業、三菱電機、不二越這些中堅力量,完全稱得上是機器人強國。

然而,2016年發生的一件事大大改變了這一勢力分佈圖。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庫卡。表面上看,此次收購的目的是要將庫卡的工業機器人用於美的的家電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

但美的對庫卡的收購也透露出基於發展本國機器人產業的中國政府的意圖。中國政府將工業機器人列為十個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但是控制機器人動作的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發沒能如期推進,尚未成長起具有實力的企業。所以購買外資的技術也是業內根深蒂固的想法。

以收購庫卡為契機,日歐企業對於已經被納入中國資本的庫卡將會擴大在華的市場份額提高了警惕。但在兩年後的今天,美的與庫卡並未產生巨大的協同效益。

日本的優勢在於,四強中只有發那科和安川電機能夠自主生產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按照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的吉田樹矢所說,不僅是產品品質,日本在售後和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上也超過中國。日本企業有必要進一步錘鍊自己已有的優勢。

04半導體

曾經佔據絕對優勢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已走上衰退的下坡路。在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1989年日本公司佔據一半以上,現在日本被美國、韓國壓制,只有東芝存儲器一家公司上榜。在日本企業衰退的情況下,新興中國企業在切實拉近距離。

實力增長特別明顯的,是從事半導體設計等的中國國有企業清華紫光集團。該公司在2016年設立的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致力於閃存開發,可望在2019年投入批量生產。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據說,美國蘋果公司也注意到該公司的技術,正研究採用該公司產品來製造面向中國市場的iPhone。紫光集團打算在今後十年裡進行1000億美元的追加投資,直追在閃存技術上領先的韓國三星電子和東芝存儲器。

紫光持續進行鉅額投資的原因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中國政府在2014年發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2015年又提出了到2025年將半導體自給率提升至70%的目標。

投入的補貼金額也有很大增加。政府從2014年設立的半導體投資基金中撥出了總額為1390億元的補貼。據說5月又新設3000億元的基金,通過補貼來進行的支持力度將越來越大。

中國也大力吸引人才,每年讓30萬名博士畢業生投入到高科技領域。這些工作的確取得了效果。某公司首席分析師南川明表示肯定說,“在設計領域已經達到不遜色於美國、韓國的水平”。

不過,把製造領域也加進去看,目前日本和中國在技術上還有距離,中國還在日本後面追趕。野村證券公司分析師和田木哲哉指出,“在閃存方面,東芝存儲器領先紫光兩年以上”。東芝存儲器公司社長成毛康雄充滿信心地表示,“雖然認為面臨威脅,但盡力做得最好就能戰勝”。

對於得到國家政策支持而進行追趕的中國,日本能夠在多大程度維持現在的優勢地位呢?技術進步是事關日本半導體存續的關鍵。

05高鐵列車

2015年,中國兩家鐵路列車生產企業合二為一,規模龐大的中國中車集團由此誕生。該集團2017年度鐵路事業總銷售額達到1410億元人民幣。這樣的業績遠遠超出了曾經被稱為世界三強的老牌列車製造企業,更是日本的兩大鐵路製造企業日立製作所和川崎重工業所不能企及的。中國中車集團的登場,也讓世界鐵路產業進入大重組時代。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中國國內如火如荼的高鐵建設是高鐵列車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中國僅用20年時間,就建造了2.5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網,相當於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中國還準備在2030年以前將高鐵線路里程擴大到3萬公里。預計今後高鐵列車的訂單仍將持續暴增。

中國中車在國內風生水起,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理所應當的。但該集團在國外的吸金能力差強人意,2017年度中車的海外銷售額僅為191億元人民幣。同期,日立製作所的鐵路事業銷售額為5627億日元,其中海外銷售額為4670億日元,佔比高達83%。雖然未來日中雙方的高下不容妄斷,但就目前的世界影響力來說,日本的優勢相當明顯。

另外,從高鐵列車使用的電機、信號系統等高技術領域看,日本也略勝一籌。中國在該領域目前甚至仍然需要依賴日本進口產品。日本2017年度向中國出口此類鐵路零部件的總額高達4.584億美元,相當於日本鐵路零部件出口總額的30%。

中國高鐵列車的生產規模越大,日本的零部件出口數額就越高。

從這一點上看,中國企業的崛起對日本來說也不全是壞消息。

高鐵的建設需要較強的技術實力,開發建設從零開始絕非易事。因此,新興國家在引進高鐵的時候,通常都會從已經有高鐵生產、建設和施工經驗的國家中選擇適當的企業進口高鐵設備。中國在當年開發高鐵列車的時候,也曾借鑑過不少日本和法國的經驗。現如今,中國已經開始致力於出口自主研發的高鐵技術和設備,2015年還拿到了印度尼西亞的高鐵訂單。但印尼的高鐵項目卻因土地徵用等問題一推再推。原本計劃2019年通車的項目延遲通車幾乎已成定局。總之,在國際高鐵領域,日本仍舊遙遙領先。

◆ ◆ ◆ ◆ ◆

《下篇(中國勝)》

01 智能手機

中國的智能手機超越了美國的蘋果手機。據IDC市場研究公司統計,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技術公司在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41%,達到5420萬部,超過了蘋果的4130萬部。雖說只是一個季度的數據,但畢竟升至了全球第二。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要在今年、最晚明年做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二。智能手機市場延續了七年的三星、蘋果兩強格局就此瓦解。不僅是華為,從2017年的出貨量看,OPPO和小米等中國企業也紛紛躋身前列。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中國智能手機得以在全球擴大份額的一個原因就是價格。各家公司均以售價在1萬日元(100日元約合6.1元人民幣)左右的低價商品作為主力,中國國內自不待言,還藉此逐步滲透東南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

甚至有調查顯示,OPPO在亞洲已經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大約半年前,一名在馬來西亞從事貿易的商人周先生將智能手機從蘋果換成了華為,理由就是華為手機有雙卡雙待功能和高品質的攝像頭。據周先生說,在東南亞,大家都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漂亮的照片,中國手機價格不貴但功能強大。

02金融科技

使用智能手機支付日常開銷,在中國這個“無現金髮達國家”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走在該領域前列的就是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開展的支付寶業務。從2004年開展第一筆業務以來,支付寶迅速在中國佔領市場,目前用戶數量已達5.2億人,搶佔了中國54%的市場,與其競爭對手騰訊公司的微信支付拉開了16個百分點的差距。目前中國的無現金支付比例已達近60%,日本還在20%左右徘徊。

螞蟻金服的目標不僅僅是移動支付,還有其他領域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例如保險和貸款等等。他們的業務正在衝擊效率低下的傳統金融業。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現在,螞蟻金服已經在亞洲九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同時還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進行全方位合作。在印度,支付寶從2015年開始與Paytm合作,目前用戶數量已達2.5億人。2016年和2017年,支付寶又分別進軍泰國和菲律賓市場。

面對勢如破竹的支付寶,日本的金融機構如坐針氈。日本目前已經有超過5萬家便利店引進了支付寶系統,但由於使用支付寶需要關聯中國的銀行賬戶操作,因此使用支付寶的人基本上仍然侷限於訪日的中國遊客。但去年秋天,一個消息不脛而走,稱支付寶要開展面向日本人的金融服務。這讓日本的金融機構如臨大敵。雖然螞蟻金服的負責人曾多次表示他們沒有開發針對日本人的金融服務計劃。因為對於螞蟻金服來說,開發金融尚不發達的新興國家市場才是最優先的課題。畢竟日本的金融產業規定嚴格,准入門檻很高。但考慮到先前螞蟻已經通過與當地大企業合作的方式順利進入了中國香港地區和韓國。

未來如果他們找到了合適的合作方,進入日本市場也並非全無可能。

03人工智能

中國正在以舉國之力加速研發人工智能技術。2017年,中國國務院相繼公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將人工智能作為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引擎,置於國家發展推進力的高度。

據悉在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的論文作者中,中國人已佔到四成,在研究人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從人工智能論文的國別數量來看,中國已經在2013年超越美國,更是達到日本的七倍。

一些企業也在政府的人工智能產業幫扶政策下獲得了飛躍式發展,總部位於安徽的科大訊飛便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研發的自動翻譯機已經在翻譯性能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種翻譯機使用的語音識別技術使科大訊飛在中國國內獲得了壓倒性的強勢地位,並且被華為和小米等智能手機制造商和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所採用。目前,科大訊飛佔到了中國國內語音識別服務的七成份額,用戶人數超過4億。

科大訊飛的歷史就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歷史。創始人、公司董事長劉慶峰還在科大讀博士的時候就已經躋身語音識別領域頂尖研究者的行列。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1999年,劉慶峰“為超越美國的IBM和微軟”成立科大訊飛,並且獲得了旨在實現高水平技術發展的中國政府的支持,成為“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

高技術水準的背後是強有力的研發體制。公司吸收了大量來自劉慶峰的母校,同時也是科大訊飛母體的理科名校中國科技大學的優秀人才。銷售額的四分之一被作為再研發投入,在追求更高技術方面心無旁騖。

2017年,科大訊飛又成為中國政府選定的自動駕駛、智能城市、醫療和語音識別等四個人工智能主要應用領域的領軍企業。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IT巨頭同時獲選語言識別技術領軍企業,使得科大訊飛一舉贏得世界的關注。

除了語音識別技術之外,中國在圖像識別技術方面也正在領先世界。其中的代表性企業是總部位於香港的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尤其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面握有優勢,並且被引入到中國城市街道使用的監控攝像系統中,將監控攝像頭拍攝到的人臉和車輛圖片與身份證等登錄信息進行一致性比對。行人的年齡、性別乃至手裡拿的包包的顏色,汽車的車型、顏色、車牌號等數據都能識別並存儲,也可用於維持治安。

商湯科技日本分公司CEO勞世竑表示:“我們能夠識別出20年前的照片與眼前的是否是同一個人,這已經超越人類的識別能力。”商湯的圖像識別技術已經得到中國本土企業的使用,包括以阿里巴巴為首的IT企業和一些金融機構。此外商湯的合作對象也包括日本企業,2017年就與本田公司就聯合研發面向自動駕駛的圖像識別技術建立了合作。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這家2014年才成立的年輕企業據說已經擁有可與谷歌和臉書匹敵的圖像識別技術。實際上,這家企業除了在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獲得論文發表機會外,還連續在國際性的公開技術比賽中獲得好成績,贏得了高度讚譽。

日本也有在圖像識別技術領域擁有強大實力的企業。NEC的圖像識別服務GAZIRU擁有全球最高水平的識別精度,能夠用於工廠的品質管理等環節。

但在日本,個人信息數據的處理是一個難題,使用起來仍面臨侷限,這導致在人工智能利用方面所必需的涉及數據獲取的大規模研發難以取得進展。

04新能源汽車

中國政府正試圖通過培育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改變汽車業的遊戲規則。

中國政府2017年公佈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在2025年成為“汽車強國”,培養多家躋身新能源汽車行業全球前十名的企業。

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中國以77萬輛、將近五成的佔比一枝獨秀。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九成以上為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據說已經突破十幾家,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其中一些獲得中國I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出資的企業在籌資能力等的增長潛能方面已經拔得頭籌。

前文提到的規劃中有一點引人注目,即不僅謀求在中國國內的增長,還旨在2020年實現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實際上,廣汽和吉利汽車已經制訂2019年之後對歐美出口計劃。多家企業已經在美國建立了研發基地,還有說法稱今後可能會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但是從現狀看,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在年均100萬輛左右,出口目的地也集中在伊朗、孟加拉國等新興國家。熟悉中國市場的一位日系車企相關負責人承認中國的確取得了快速增長,“設計和技術實力都有進步,已經成為無法小覷的存在”,但是他也指出,“汽車是性命攸關的產品,(中國車)在市場上的信譽度較低,很難邁出在發達國家銷售的步伐”。從在發達國家市場的業績看,中國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方面都尚未達到日美歐的水平。

但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相關技術革新的確是由中國引領的,這一點也已成為業界共識。除了日產汽車在中國建設新工廠外,豐田和本田也決心擴大在華產能、加大對華投資,這是因為無論在銷售還是在技術層面,他們都已承認中國才是主戰場。

05造船業

中國的造船業超過日本,是在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2017年中國又超過韓國,成為年交付量最大的世界造船第一大國。

有觀察認為,中國政府似乎正在推進國內的兩大造船巨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合併。一旦實現,新集團將全面超越韓國的現代重工業。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也將在中國誕生。

支持中國造船業成長的是中國政府的積極參與。2009年中國政府將造船業指定為政府積極扶植的十大產業之一。在雷曼危機之後,中國的造船企業就是依靠大量的政府補助完成了大量日本無法承接的訂單。

中日20个产业全面对比,谁更强?

資料圖片:2015年1月8日,中國首艘國產出口LNG船“巴布亞”號整裝待發。

另外,中國造船企業還有一些超越日本企業常識的做法,也是他們獲得飛躍性發展的原動力。比如,中國企業會在尚無法確保船臺的情況下接受訂單,然後再想辦法去協調船臺和工人。最關鍵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竟然還能按期交付。

實際上,日本造船業在技術上依然擁有壓倒性優勢。中國造船企業擅長的是製造運輸鐵礦石和煤炭的散裝貨輪。而球罐型液化天然氣(LNG)貨輪等高技術水準的貨輪,就不是中國的強項。日本造船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距離建造高水準的LNG貨輪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但現在,中國已經成功建造出箱型LNG貨輪。距離建成球罐型LNG貨輪似乎也不那麼遙遠。

精彩小說: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為您精選7個優質微信號,喜歡就長按關注哦。

官場書屋

iguan-chang

在這裡,讀懂官場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官場野史

guan--chang

在這裡,讀懂官場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官場

zuiguanchang

在這裡讀懂官場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第一官場

guan---chang

在這裡,讀懂官場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權色

zuiquanse

這裡有最懂你的好文好書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高層

zuineican

高度決定影響力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好看書屋

haokanshuwu

在這裡,讀遍官場言情小說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