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將才」——朱程將軍

1990年楊得志同志親筆為朱程烈士寫了“向朱程同志學習,做國家的———鐵軍將才”的題詞。

朱程將軍是八路軍高級指揮員。革命烈士。1910年生,字公行,浙江蒼南縣礬山鎮內山人。早年就讀溫州商業學校,192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西南地區王廠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他和30多位戰友與敵同歸於盡。噩耗傳來,五分區指戰員“痛哭廢食者百數十人”。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在悼念文章中說:“朱程同志的犧牲,使中華民族失一將才,邊區部隊失卻了一個良好的指揮員,中國共產黨損失了一個優秀的布爾什維克。”

一心抗日

1937年5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已箭在弦上。此時離畢業還有兩個月,為參加抗日救亡工作,他毅然回國,到抗日主要陣地太原,被張蔭梧聘為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任地形和土木工程教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張蔭梧建立河北民軍,朱程先後任河北民軍第10、11大隊大隊長,民軍晉冀豫邊區辦事處處長兼第11團團長。朱程、聞允志(共產黨員)領導的十一團堅持抗戰,堅持團結,抵制張蔭梧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張蔭梧企圖加以控制,28年春,調民十一團到河北,又將民軍四團與十一團合編,陰謀吞併民十一團,名義上仍由朱程任民軍第四團團長。此後,朱程加強與共產黨領導的冀西遊擊支隊聯繫,和張蔭梧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民軍成員不少是來自平津和各地熱情抗戰的青年學生和農民。為把民軍造就為真正的抗日武裝,他常對全團幹部戰士說:“民軍為人民,驅逐日寇出國土,抗日救亡是民軍的宗旨。誰消極和反對抗日,就和誰決裂。”在11團任團長時,他積極支持中共派出擔任該團政治部主任的聞允志建立秘密黨支部,該團的政治工作幹部多數是共產黨員。因此,民軍11團名義是河北民軍,實際上是由我黨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裝,活動於敵後的林縣、湯陰、淇縣、安陽一帶,在朱程指揮下,攻打過鶴壁集、高村橋偽據點,還破壞過敵人的交通命脈平漢鐵路,對於敵佔區的群眾起到了鼓舞作用。為堅持團結抗戰,他與國民黨反共頑固派張蔭梧進行堅決鬥爭。張蔭梧見朱程不聽調遣,便密令民軍第五旅吳嘉模部消滅朱部。6月15日晚,朱程由陵川縣率領部分官兵回團部時,在北店村附近被吳部包圍。脫險後,立即率部經5晝夜急行軍到山西昔陽一帶,轉到襄垣縣,在全團紀念“七七”抗戰兩週年大會上揭露張蔭梧的罪行,並通電全國,宣佈脫離河北民軍。

名聲大振

1939年6月率第4團起義脫離河北民軍,7月中旬,朱程致函八路軍總部,彙報部隊脫頑經過。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聯名回信,表示“佩慰”,作了剴切的指示。同年8月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建立華北抗日民軍,任司令員。同年9月經朱德、聞允志介紹,中共中央批准,朱程加入中國共產黨。部隊改編後,政治和軍事的素質都有了提高。10月,為了打擊白晉公路上夏店的日軍據點,朱程組織了“獅山伏擊戰”,一舉消滅日軍100餘人,擊毀滿載軍火與軍需品的汽車11輛,繳槍80餘支。華北抗日民軍在晉東南名聲大振。

1940年春節前,民軍進駐豫北林縣,附近九峰山有國民黨第二戰區董良儉部八支隊約2000人佔山紮寨,魚肉人民,群眾稱為“土匪部隊”,要求給以嚴懲。朱程趁大雪天董部忙於過節之機,率部從險道襲取王莽嶺、石板河,居高臨下猛攻董部據點,佔領了梯口,堵住對方逃路。另一路攻入九峰山暖璋閣,智取九峰山,活捉了董良儉。激戰兩天一夜, 殲滅群眾痛恨的國民黨第二戰區八支隊,繳獲槍支300餘支,俘敵近千人。 後指揮部隊取得獅山伏擊戰等戰鬥的勝利。

1940年2月任八路軍第2縱隊民軍1旅旅長兼冀魯豫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隨縱隊東進冀魯豫邊區,先後兼任冀魯豫軍區第1分區司令員,1943年6月1分區改為5分區,又與6分區合併為四分區,始終擔任司令員,從1940年5月到1943年5月,3年中,朱程部隊經過大小百餘次戰鬥,指揮部隊參加多次反“掃蕩”作戰,屢屢獲勝,開闢和堅持了以內黃、曹縣為中心的沙區抗日根據地。

1940年5月至1942年12月,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裡,朱程率部歷經大小戰鬥100餘次,保衛了沙區根據地,華北抗日民軍被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稱為“鐵軍”。

王廠死戰讓日軍感嘆

1943年9月,日偽集結萬餘兵力,分十路對山東單縣、曹縣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

9月28日上午7時,朱程率部在王廠村北面約一公里的大堤防下集結,正準備轉移時,突然出現敵情。為避開日軍合擊,他命令部隊迅速向根據地邊緣靠近。由於敵人來勢迅猛,除了第一團的第一、二、三、五連的大部突圍外,朱程和軍分區、第一團指揮所以及騎兵連都被敵包圍。為了保全全連馬匹,朱程又命令騎兵連設法先行突圍。他帶領留下的100餘人和四挺機槍,與敵周旋,再伺機突圍。他們決定先搶佔王廠村。但當部隊衝近王廠村時,發現敵已先佔據村莊,控制民房制高點,以機槍封鎖進村通道。朱程命令衝在前面的部隊集中火力,消滅敵機槍火力點,部隊終於佔了村邊的一座土牆圍子。此時部隊已被日軍包圍,情勢十分危急。朱程及第一團政委魏明倫與戰士們一起宣誓:“誓死堅守陣地,誓死不當俘虜,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大家開始搶築工事。

8時半,敵人在輕重機槍火力的掩護下發起進攻。為了節省子彈,朱程下令等敵衝到土牆30米時才射擊。在戰士們的英勇抗擊下,日軍陳屍累累。當有十幾個敵人爬上土牆時,都被戰士用刺刀捅死。

12時,敵人施放了兩枚毒瓦斯彈,因院內無水,大家只好用撒上尿的毛巾掩住鼻子,堅持戰鬥。上午擊退敵人的三次進攻。下午1時,敵人從三面發動更猛烈、瘋狂的進攻。有些敵兵已越過土牆,進入院內。我軍戰士立即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有的刺刀截彎了,就用槍托打,終於把進入院內的敵人消滅掉。敵人傷亡慘重,而我軍也已傷亡過半,只剩下30餘人。

3時,朱程將這30餘人編成四個班,準備再堅持1個多小時就突圍。不料,敵人因多次進攻不能得逞,怕天黑後更難對付,4時許,就用炮擊,結果南面土牆被轟塌一段,我軍戰士又傷亡10餘人。在這種情況下,朱程只好帶領戰士突圍,不幸在突圍中壯烈犧牲。犧牲時,他年僅33歲。

曾任濟南空軍通訊處處長的張世祥老人,於1937年到1943年在朱程軍中擔任電臺臺長,負責與後方的聯絡工作,跟隨朱程將軍參加過數十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在張世祥老人的記憶裡,每一次戰鬥,將軍都衝在最前面,“在抗戰期間,條件非常艱苦,但他從不搞特殊,而是跟普通士兵一樣,吃的是大餅,看到哪裡有積水喝,就用日本士兵的鋼盔,裝了水,跟大家分著喝。他甚至還喝過牛蹄子裡的積水。到了晚上,他和士兵們一起就地休息,抱著槍,靠著揹包,睡在地上。”


1943年9月下旬,日軍集結萬餘人,對魯西南抗日根據地舉行大規模的“鐵壁合圍”。魯西南地委、軍分區將全區抗日武裝組成三個梯隊,開展反“掃蕩”鬥爭。9月23日,朱程率部駐紮在曹縣城西南20餘里的王廠村一帶。王廠位於黃河故道北岸,西、南兩面均有太行堤為依託,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28日上午8時許,朱程率部在王廠西北約兩華里的大堤下集結時,發現有大量日軍向我集結地包圍,形勢十分危急。朱程當即命令部隊牽制敵人。軍中指戰員紛紛請求朱程撤出王廠,但他拒絕了。此後8小時,便是那場殘酷的王廠血戰。激戰中,朱程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作戰,命令部隊砸毀電臺,摔壞機槍,並同敵人肉搏拼殺。下午4時,攻入我方的敵人發現了頭部、胸部多處中彈的朱程的屍體,“由所持眼鏡及彈帶,確認朱程戰死”。

10月13日,天津日偽報紙《庸報》第一版刊登出日軍戰地記者採寫的《關於華北抗日民軍朱程司令員戰死》的報道,記述了王廠戰鬥的慘烈,說日軍進攻時,王廠已“有如地獄”。報道中還寫道:朱程司令員從上午十時,胸部就中了機槍穿透傷,竟堅持到下午三時,還親自指揮戰鬥。日軍記者不得不承認:在朱司令員的決死抵抗,必死指揮下,苦戰八小時,日軍受到重大損失。朱司令員立場之堅定,毅力之堅強,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