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一边是平凡常见的卖鱼摊,一边是酷炫张扬的架子鼓,这两样东西怎么都不能让人联想到一起,可是在花山菜市场,有个叫付子亮的鱼贩,就把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玩得有滋有味。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还没走进菜市场,远远地就传来了激情的架子鼓声,走到跟前一看,记者被看到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五十岁的付子亮坐在自家鱼摊前,敲打着身前的架子鼓,脑袋还跟着节奏晃动,鼓点中专注而自信,买菜的市民不自觉地停下脚步,久久不肯离去。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热爱音乐的付子亮,以前喜欢听邓丽君、张帝的歌,还经常跟着家里的录像学习跳disco。成家之后为了生计,他开始卖农副产品、卖水果、卖鱼,慢慢放下了这些小爱好,可在内心深处,音乐之火并没有熄灭。用他的话说,后来家庭生活宽裕了,有了这份闲暇,觉得再也不能浪费时间了,于是八年前,他正式地拿起了鼓锤。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市民 付子亮:

喜欢音乐,我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把家里的锅碗盆瓢,还有桌子,只要是能敲响的东西就跟着音乐一路走,就是这样慢慢地打打打。我从四十二岁才开始这个事,感觉到经济充足了,开始提升幸福感,慢慢地向爱好方面发展,四十二岁的时候在音乐学院旁买了一套架子鼓。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开始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八年来,付子亮因为打架子鼓,也受到过来自四面八方的非议,想不通时他就自己给自己做开导。不能在外面打鼓,他就在家里关上窗户练习,跌跌撞撞,坚持了下来。

市民 付子亮:

在别人那个树底下,广场的树底下去敲,你敲的动作别人看不懂,他说你是神经病,他说他的,我以前在电视里看到,韩红练歌那个时候,在广场拉着嗓子练的时候,别人也说神经病,她后来唱红了,我们这是一种娱乐。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在菜场打鼓,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更有邻居投诉他制造噪音,连爱人也曾下过通牒,但最后都被付子亮的坚持打败。

商贩:

不管什么时候,别人不管是休息也好,做事也好,什么时候都敲起来了,别人休息都休息不好。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他的妻子现在偶尔也主动要求他,敲一首曲子或者是唱首歌来听,也慢慢地爱上了音乐。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付子亮的妻子 余师傅:

以前做事的时候很忙,我嫌他天天喜欢敲鼓,我就不支持他,之后他天天喜欢打也没别的什么爱好,就是打鼓的爱好,他又不抽烟不喝酒又不打牌,所以我就算了不想说他。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五十岁的年纪,玩架子鼓的人寥寥无几,付师傅说他还要坚持,到打不动了为止。他最爱一些节奏明显的歌曲,disco、红旗飘飘、光辉岁月,最近,他说他迷上了李玉刚的歌。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市民 付子亮:

别人冷眼相看的时候还不是在坚持,桌子、碗只要是能敲响的东西它就是一种节奏。再一个就是自信,你有一种自信的话,别人怎么说,你都保持你自己的状态。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付子亮说,他现在在菜场打得少了,怕打扰到其他人,但更多的是喜欢和佩服的人,毕竟,这份坚持的心境,很难得。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商贩:

这是一种爱好吧,还好,平时偶尔听一下,他也不是说经常打,还可以。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市民:

他兴致很高,不吵,他在这里打鼓属于这个菜场里面的一道亮点,还蛮好的,增加一点气氛。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驻足的市民越来越多,有人被乐声吸引,有人被付师傅的自信打动,可能还有些奇怪的眼光,这些,都不妨碍老付与音乐的交流,在他的陶醉中,我们能看到他幸福的样子,够了。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市民:

不管你是在什么样的场所,只要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把它做得很好,也会让人很感动。我很感动,真的,所以我想把这个告诉我的孩子。(江夏区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陈幸幸 李显达报道)

--------------------------

出品/江夏区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校对/郭侣 终审/陈婷 孙庆阳

--------------------------

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

一个纸坊某菜场里有位50岁的摊贩,边卖鱼边做这个……5毛钱

小新晚饭吃7元盒饭还是15元套餐

就看你们的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