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秋天的中点”吗?秋天到底从何开始?

今天(9月23日)是秋分日,明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秋天的中点”吗?秋天到底从何开始?

中秋节是“秋天的中点”吗?秋天到底从何开始?


季节是有着多种划分方法的。

第一种,我国古代分别以

立春(对应到公历为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整)、

立夏(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整)、

立秋(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整)、

立冬(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整)作为四季的开始。

中秋节是“秋天的中点”吗?秋天到底从何开始?


这其实是一种单纯的依据天文划分的方法,按这种划分方法:

春分(昼夜均分、接下来昼长夜短)刚好是春天的中点;

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高)刚好是夏天的中点;

秋分(昼夜均分、接下来昼短夜长)刚好是秋天的中点;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低)刚好是冬天的中点。

这种划分方法应该说是非常精确和科学的,再配合剩余的20个节气一起,一直科学的指导着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生活。

但是,这种划分法由于纯粹是从天文因素考虑的,它忽略了地球表面接收、发散和积累太阳光热造成的时间差以及大气环流等重要因素,故划分的四季与现代实际的气候季节特征及变化不怎么印合,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和迷惑,尤其是对现代不了解24节气的人们。

比如,立秋时节还很炎热,是一年当中炎热时节的末高峰(民间历来有“秋老虎”来形容,其中的秋指的即是立秋),而立春时节还非常寒冷,也是一年当中寒冷时节的末高峰。这样,按这种划分方法,夏秋交替之际是最炎热的,冬春交替之际是最寒冷的。这跟现代人们印象中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容易形成误差和误解,不过倒是非常印合古代“盛极而衰”的哲学观念。

第二种划分法——西方国家分类法:

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左右。

这其实符合“天文给气候带来的影响会有所延迟”的效应,逻辑道理如同“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候不在正午12点,而在下午两三点左右;气温最低时候不在午夜时分,而在日出前后”,具体的原理中学地理课中有详细内容。

按这种划分方法,一年当中的最炎热时节刚好在夏天的中段,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节也刚好在冬天的中段。这样划分,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区别比较鲜明。这种四季划分方法既参照结合了天文依据,又强调了四季的气候意义。是现代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划分方法。

第三种分类法:按历法和月份划分法,其中也结合了气候统计。

按公历,一般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最低的,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最高的,因此:把1月份及紧邻的12月和2月划分为冬季,把7月份及紧邻的6月和8月划分为夏季,而春季,为3,4,5月;秋季,为9,10,11月;

而在我国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习惯上用阴历月份来划分四季:正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腊月是冬季。正月初一是春天的第一天,故又叫春节。

所以,如果按这种划分法,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日,自然是“秋天的中点”,符合其节日的字面意思。

无论是按阳历还是按阴历,这种按月份划分的方法相比于前面两种方法而言,是不那么精确、不那么准确的,是比较概略性的划分,好处是方便好懂,也容易记住。

第四种分类法:气象学上的划分法。

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规定:

“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

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

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入春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高于10摄氏度;入夏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高于22摄氏度;入秋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低于22摄氏度;入冬的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 低于10摄氏度。日平均气温计算方法:一天之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段测得的温度相加除以四,为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是非常专业的划分法,与别的划分方法不同,这种方法划分,每个季节的长短常常会不一样。另外,因为其操作上的过于专业性和复杂性,也很难在民众中普及及传开。

另外,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通常会影响四季的长短划分。

最后,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