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資「救市」企業中的超跌低價股

紅刊財經 吳國平

從當前股市走勢來看,近期高層“喊話”對市場走好很顯然起到了相當積極的效果。自從“喊話”以來,A股市場走勢開始逐步脫離美股暴跌的影響,走出相對獨立的運行波動格局。但“喊話”立竿見影效果的背後,我們還需要觀察政策利好是否可以持續。筆者建議管理層在接下來還需加強積極的預期管理,如對IPO每年融資額度的預期管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同時減少行政干預。就行情機會而言,筆者認為超跌低價板塊值得深挖,尤其是各地政府率領各路資金積極拯救的上市公司可以重點關注。

關注國資“救市”企業中的超跌低價股


監管層需釋放更積極的預期信號

高層此次“喊話”突出的一點就是拯救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的股權質押問題,解決他們的流動性危機,給市場積極的預期。目前,我們看到地方政府、交易所、險資等部門都陸續落實一些實質性且有持續性的政策,這對提振市場信心是有幫助的,但未來如果想要迎來“春天”的話,還需進一步加強。

如果當前監管層能夠給出一份未來一兩年的融資規模計劃,對IPO每年融資額度進行預期管理,這就相當於給投資者釋放了一個比較積極的預期信號,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各路資金進入股市,其實導致今年低迷行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市場擔心“獨角獸”或大盤股如果無休止地推行,將對市場造成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另外,監管層未來在實施相關政策時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點,從多方面給予上市公司大力支持,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改善上市公司的質地。隨著公司業績的提升,市場有望走入一個比較健康的牛市運行格局。此外,監管層對上市公司需要給予更合理的行政干預,例如,不能只盯著連板或者盤中突擊漲停的個股,對於突然暴跌的上市公司,也需及時關注和問詢。不過,總的來說,股市有自己的運營規律,本身就是自負盈虧的市場,管理層在股價合理波動範圍內還需儘量少一點干預,這樣對於市場健康運行或者交易活躍度方面都將有極大幫助。

對於市場當前一直呼籲大規模減稅,預計未來大概率會實現交易印花稅的降低或者減免,個人認為,這也是完全可以推行的政策。當前,每年印花稅約在2000億~3000億元,如果將這些稅收反饋給投資者,將大幅提升市場信心以及二級市場的活躍度,給市場帶來的積極意義將遠大於減稅規模。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因為有積極預期在,部分板塊已經率先崛起,例如券商板塊,部分個股近期累計漲幅已在50%。

在地方國資“救市”企業中尋找超跌低價股的投資機會

當前市場普遍期待“春天”的到來,那股市未來大的機會又在哪裡?筆者以券商板塊為例分析發現,券商板塊有很重要的一個特點——超跌低價。比如此波龍頭之一的國海證券,啟動前股價每股不足3塊,一下子就漲到了4.5元/股,這就是超跌低價的特徵。因此,未來我們要積極去挖掘的機會就是這波行情下來,跌幅非常慘烈,但行業前景比較好,公司質地優良的個股。

同時,此次很多地方政府率領各路資金去馳援轄區內優質民營上市公司,解決上市公司的流動性問題。筆者認為,未來我們也需要重點去留意這些公司。總結來看,未來的操作思路很簡單:去超跌低價股裡面掘金。事實上近期市場反覆動盪的過程當中,超跌低價個股已經出現了率先崛起的態勢,財富效應已經有所體現。部分個股短期漲幅超過50%,有些呈現的是連續板的走勢,這肯定會對市場帶來一個非常積極的示範效應,未來值得深度挖掘。

此外還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行業,一是文化傳媒行業,個人認為未來還是很有前景。二是科技板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三是超跌次新股板塊。因為次新股,特別是老次新,經歷了幾年的這種跌跌不休的洗禮之後,該擠的泡沫都擠的差不多了,將迎來新的生機。

綜合來看,市場當前處於階段性低點,類似於當年的988點底部區域行情。當前,管理層積極“喊話”,未來還有更多新政策有望出臺,這表明未來是預期向好的。就估值而言。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已低於20倍,未來隨著資金循序漸進的進來,股市的估值、政策、資金未來都有望會迎來明顯的改善。因此,在當前底部區域,把握住超跌低價股的投資機會,未來有望獲得階段性暴利機會。

(本文作者系珀源基金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