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创新工作略记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广西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的一年。

2014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签署第656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宣布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进入了新纪元。该条例实施以来,广西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自治区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工作。

不久前,笔者从广西国土资源厅获悉,截至2018年8月底,全区各市、县(区)设立不动产登记局92个,不动产登记中心92个,共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33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02万份。一串串数据,一本本证书,一份份证明,彰显着广西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取得的喜人成绩。

服务水平再提升,改革创新显成效

自2014年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启动以来,广西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持续性、实质性的进展,全区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项便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成绩喜人。

序幕初拉,夯实基础。笔者从广西国土资源厅获悉,自2014 年9月,自治区编办下发通知,明确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国土资源部门承担,在广西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增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这一刻起,全区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全面启动。同时自治区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边界等要求,解决了市、县人员编制、设备划转等关键问题,有力推动了各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同年11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方案》,明确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各地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方案,全力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土地、房屋、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登记的职责统一整合到国土资源部门,自治区市、县三级相继成立了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2015年,全区各市(区)全面完成了机构职责整合,确保了各部门职责的完整和持续,夯实了全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基础。

发新停旧,改革落地。继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整合后,2016年8月30日,广西全面完成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发新停旧”,成为全国第八个实现全域颁发新证的省(市),提前4个月完成原国土资源部部署的改革任务。全区各市、县级行政辖区全面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颁发新证、停发旧证工作,完成率达100%。

创新不断,亮点突显。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区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开发,以实现“四统一”为目标,按照“统一部署推进,统一研发软件,统一配置硬件,统一安装使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2016年10月底,自治区、市、县三级系统全部接入国家平台,成为全国第三个完成接入国家平台的省份,经验做法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王广华副部长的充分肯定。2017年5月26日,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及业务培训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重点推广广西信息平台建设经验。为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群众办事多部门跑、来回跑等问题,2018年广西积极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技术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应用,由广西国土资源厅统一开发的广西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已完成研发和测试。目前,南宁市、河池市均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百色市等地也已经开展工作部署,预计2018年10月底,全区各市、县(区)将全面推广使用,实现在线申请业务、自助办理业务,在线缴费,缩短办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广西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切实便民利企,提高了群众获得感。

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创新工作略记

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服务大厅

多措并举破难点,创新亮点频呈现

面对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借力“互联网+”东风,多举并措,全力打造不动产登记工作新亮点。

2018年9月6日上午,笔者从南宁市不动产登记媒体吹风会上获悉,南宁市国土资源局以“廉洁、规范、高效、便民”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方式,深入推动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工作。从体制入手,全力破除不动产登记交易涉及部门、环节较多等阻碍,在全区第一个将不动产交易等职能整合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顺畅的不动产登记运行体系。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出“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模式、手机APP自助查档服务、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不动产网络司法查控平台和不动产登记与税务部门“一网通”服务。南宁市不动产登记改革将全面进入快车道,业务办理时限全面压缩,业务办理模式全新升级,成为全区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的亮点城市。

柳州市国土资源局针对柳州市重工业城市的特点,多措并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设立绿色通道,为实体企业提供便捷的前台受理服务。二是积极贯彻落实“354560”改革,优化流程,梳理清单,精简材料,压缩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限,将实体企业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创新受理模式,提高受理效率,原来上百件的批量材料需要5到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受理,现在3个工作日就能全部完成受理,时限压缩了70%以上。三是主动作为上门服务,送服务进城区到企业。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与城区政府齐抓共商优化营商办证环境。对企业反映的不动产登记中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共商解决办法。四是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多次组织登记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方面的各类业务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

刚刚从桂林市不动产登记大厅出来的王女士,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她告诉笔者,现在办事太便利了!桂林市国土资源局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成立了桂林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促进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转的高效化。初步构建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大大减少了办证的时间,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完成职责整合、业务融合、流程再造、效能提升的基础上,桂林市全面提速,跑出不动产登记“加速度”,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压缩了业务办理时限,扩大了业务数量,实现了业务办理速度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自治区领导对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和实施的交易登记“一体化”“一窗口受理”“群众最多跑一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创新工作略记

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改革发展不止步,扬帆启航再驰骋

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是国土资源部门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登记服务水平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事关党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加强作风建设一直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内容。笔者从广西国土资源厅获悉,下一步将在全区开展不动产登记作风建设活动,专项整治“推绕拖”“事难办”等不动产登记作风问题。同时开展不动产登记暗访活动,解决服务群众以及群众评价反映的问题,最终实现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存量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查询是制约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推进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查询工作,下一步,广西国土资源厅要求着力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沟通合作,通过网络实时互通共享的方式,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机制;加强与法院、民政、工商、金融等部门沟通合作,通过提供信息查询接口等方式,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力争2018年全区所有市、县完成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并实现全区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查询。

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29日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会上,鹿心社书记、陈武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推行完善“354560”改革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的若干措施,提出3个方面13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效率问题,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项目从申请备案(核准、审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目前的351个工作日(中介服务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限)压缩到60个工作日以内(园区投资项目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在国务院提出的压减至120个工作日目标基础上实现再减半,进一步促进登记效率的提高,使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广西国土资源厅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以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和“烦心事”为目标,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把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推向前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回顾:

来源丨南方国土资源

作者丨陈泓屹 黄海军 韦骥

审核丨李欣松 黄晓辉

·END·

广西国土资源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