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廣西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創新工作略記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和廣西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成效顯著的一年。

2014年11月24日,李克強總理簽署第656號國務院令,公佈《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宣佈我國不動產登記工作進入了新紀元。該條例實施以來,廣西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方針,自治區主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工作。

不久前,筆者從廣西國土資源廳獲悉,截至2018年8月底,全區各市、縣(區)設立不動產登記局92個,不動產登記中心92個,共核發不動產權證書133萬本,不動產登記證明202萬份。一串串數據,一本本證書,一份份證明,彰顯著廣西不動產登記改革創新取得的喜人成績。

服務水平再提升,改革創新顯成效

自2014年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啟動以來,廣西大力推進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持續性、實質性的進展,全區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各項便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成績喜人。

序幕初拉,夯實基礎。筆者從廣西國土資源廳獲悉,自2014 年9月,自治區編辦下發通知,明確將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由國土資源部門承擔,在廣西國土資源廳地籍管理處增掛“不動產登記局”牌子這一刻起,全區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工作全面啟動。同時自治區明確機構設置和職責邊界等要求,解決了市、縣人員編制、設備劃轉等關鍵問題,有力推動了各地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同年11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方案》,明確了不動產登記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為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各地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作計劃,細化工作方案,全力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土地、房屋、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登記的職責統一整合到國土資源部門,自治區市、縣三級相繼成立了不動產登記局和不動產登記中心。2015年,全區各市(區)全面完成了機構職責整合,確保了各部門職責的完整和持續,夯實了全區不動產登記工作的基礎。

發新停舊,改革落地。繼完成不動產登記機構整合後,2016年8月30日,廣西全面完成了不動產統一登記“發新停舊”,成為全國第八個實現全域頒發新證的省(市),提前4個月完成原國土資源部部署的改革任務。全區各市、縣級行政轄區全面完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工作,完成率達100%。

創新不斷,亮點突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全區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開發,以實現“四統一”為目標,按照“統一部署推進,統一研發軟件,統一配置硬件,統一安裝使用”的總體思路,全力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工作。2016年10月底,自治區、市、縣三級系統全部接入國家平臺,成為全國第三個完成接入國家平臺的省份,經驗做法得到了原國土資源部王廣華副部長的充分肯定。2017年5月26日,全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推進及業務培訓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重點推廣廣西信息平臺建設經驗。為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解決群眾辦事多部門跑、來回跑等問題,2018年廣西積極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等技術在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的應用,由廣西國土資源廳統一開發的廣西不動產登記網上服務平臺已完成研發和測試。目前,南寧市、河池市均實現了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網上辦理;百色市等地也已經開展工作部署,預計2018年10月底,全區各市、縣(區)將全面推廣使用,實現在線申請業務、自助辦理業務,在線繳費,縮短辦證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廣西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切實便民利企,提高了群眾獲得感。

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创新工作略记

南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辦證服務大廳

多措並舉破難點,創新亮點頻呈現

面對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的難點、重點,廣西國土資源部門借力“互聯網+”東風,多舉並措,全力打造不動產登記工作新亮點。

2018年9月6日上午,筆者從南寧市不動產登記媒體吹風會上獲悉,南寧市國土資源局以“廉潔、規範、高效、便民”為目標,深入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不斷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方式,深入推動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工作。從體制入手,全力破除不動產登記交易涉及部門、環節較多等阻礙,在全區第一個將不動產交易等職能整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構建上下貫通、運行順暢的不動產登記運行體系。同時充分運用“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推出“24小時不打烊”全自助辦證模式、手機APP自助查檔服務、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不動產網絡司法查控平臺和不動產登記與稅務部門“一網通”服務。南寧市不動產登記改革將全面進入快車道,業務辦理時限全面壓縮,業務辦理模式全新升級,成為全區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的亮點城市。

柳州市國土資源局針對柳州市重工業城市的特點,多措並舉,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設立綠色通道,為實體企業提供便捷的前臺受理服務。二是積極貫徹落實“354560”改革,優化流程,梳理清單,精簡材料,壓縮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時限,將實體企業的各類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時限縮短至5個工作日以內。同時,創新受理模式,提高受理效率,原來上百件的批量材料需要5到10個工作日才能完成受理,現在3個工作日就能全部完成受理,時限壓縮了70%以上。三是主動作為上門服務,送服務進城區到企業。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與城區政府齊抓共商優化營商辦證環境。對企業反映的不動產登記中的問題不遮掩、不迴避,共商解決辦法。四是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品質。多次組織登記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方面的各類業務問題,提升服務質量和品質。

剛剛從桂林市不動產登記大廳出來的王女士,抑制不住臉上的笑容,她告訴筆者,現在辦事太便利了!桂林市國土資源局大力推進不動產登記改革,成立了桂林市不動產登記和房產交易中心,實現了不動產登記與房屋交易一體化運行新模式,促進了不動產登記工作管理的規範化和運轉的高效化。初步構建了不動產登記業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新模式,大大減少了辦證的時間,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完成職責整合、業務融合、流程再造、效能提升的基礎上,桂林市全面提速,跑出不動產登記“加速度”,提高了業務辦理速度,壓縮了業務辦理時限,擴大了業務數量,實現了業務辦理速度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自治區領導對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和實施的交易登記“一體化”“一窗口受理”“群眾最多跑一次”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创新工作略记

南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業務

改革發展不止步,揚帆啟航再馳騁

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是國土資源部門對外服務的重要窗口,登記服務水平事關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事關黨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加強作風建設一直是不動產登記工作的一項長期重要內容。筆者從廣西國土資源廳獲悉,下一步將在全區開展不動產登記作風建設活動,專項整治“推繞拖”“事難辦”等不動產登記作風問題。同時開展不動產登記暗訪活動,解決服務群眾以及群眾評價反映的問題,最終實現優化辦事流程,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事時限,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存量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查詢是制約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推進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查詢工作,下一步,廣西國土資源廳要求著力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稅務等部門溝通合作,通過網絡實時互通共享的方式,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機制;加強與法院、民政、工商、金融等部門溝通合作,通過提供信息查詢接口等方式,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力爭2018年全區所有市、縣完成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整合並實現全區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查詢。

優化營商環境始終是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29日在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會上,鹿心社書記、陳武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推行完善“354560”改革提升服務企業效能的若干措施,提出3個方面13項措施,主要解決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的效率問題,不動產登記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項目從申請備案(核准、審批)到取得施工許可由目前的351個工作日(中介服務所需時間不計入審批時限)壓縮到60個工作日以內(園區投資項目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在國務院提出的壓減至120個工作日目標基礎上實現再減半,進一步促進登記效率的提高,使之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廣西國土資源廳將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以切實解決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和“煩心事”為目標,銳意創新,攻堅克難,不斷把不動產登記改革工作推向前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回顧:

來源丨南方國土資源

作者丨陳泓屹 黃海軍 韋驥

審核丨李欣松 黃曉輝

·END·

廣西國土資源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