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在深秋时令,履约吉水县水南镇,不请自来地闯进一桢梦里水乡的世界,不必在乎梧桐更兼细雨,不必浸淫芭蕉分绿,印屐在水南的的每一处,都是秋日胜春朝的呓语。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涉足在水南镇,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霜降时节,一湾泷江,两岸夹阴,早已褪去夏热的笛孔,悠扬起泷江清冽与寥阔,午后的小酒微醉,一叶扁舟,秋暝在舒缓的渔歌里,任流任荡,天地随喜,苍苍之天,泱泱之水,无问西东。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赶脚在水南镇,“水南人民靠得住”,伟人毛泽东诠释着水南人的厚道与敦实,耳濡目染的“状元故里”、“腐竹之乡”“边贸重镇”的关键词,浓缩用中华状元第一镇为水南造句,又挹“文昌乡”的睥睨,让人文荟萃的水南唯此有才。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穿行在水南镇,时光在这里,浓郁着“五里三状元”的文蕴。走读彭教金钏寻主的故事,光阴里感怀彭教《泷江集》的典则森严,拾足王艮梅花诗的王国,行间中触摸王艮咏梅言志的神真,而状元刘俨腐竹的传说,则是水南人引以为豪的地域标签。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相传状元刘俨衣锦还乡后,其母为感皇恩,以豆水相合,精艺结晶遂成腐竹贡纳,因而水南腐竹称为状元竹。美丽的传说,一根腐竹,六百多年身披状元红而来,辉映在如今水南人勤劳和传承理念上,成为腐竹之乡最好的解读。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漫步在水南镇,到处是腐竹的世界,腐竹在这里咏唱着宠贵的主题。泷江之水,甘醴润甜,给腐竹注入津柔的因子,状元故里,五里先贤,又给腐竹铺展人文脉络,而当年革命志士的碧血丹心,又给腐竹遇水清白,遇火刚硬的性格包浆。秋天栖息在农家,黄豆集仓,色泽浅黄而颗粒饱满的黄豆成为腐竹主料,辅以流奔泷江河的山泉浸泡,推磨出浆、柴火煮浆,不温不火的火候下,锅面渐起浆皮,这时候需要极细致的手法,小心翼翼地层层挑皮,起卷成束,再晾干、上浆、晾晒,秋天来到水南镇,最是腐竹正当时,大街小巷,村头院内,腐竹挂垂竹篙,一排排,一层层,俊赏着季节给予的恩赐。这“素中之荦”的腐竹,身披着金黄的外衣恃宠而骄,以自然的香和天然的甜,迎合着千家万户的胃口,或煎或炒,可烹可煮,亦燉亦汤,不一而足。特别是一碗带肥细切的肩胛猪肉,和着煎黄滋油的腐竹,细火慢燉,腐竹的甜香融合着肥细猪肉的醇和,再滴少许酱油,起锅揭盖,满屋清香,一试,口中生津,初尝,齿牙留芳,再品,回味无穷,这一试二尝三品,令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如今的水南腐竹,正在以党建+特色产业新模式,产业+扶贫的新理念,以天时,地利、人和的姿态,壮实成生产企业和家庭作坊相合的产生链。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还走进了享誉全世界的领奖台。水南人民坚持技艺的传承,给腐竹抹上一层金黄,腐竹则给全世界送上饕餮套餐,水南人民的腐竹事业如日中天,方兴未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又一步,履约着这深秋的硕果累累,履约着小康大道的时代遇见!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履约水南,约一方山水,泷江归来不看河,约一段历史,公略县史有硝烟,约一种文化,状元家外无文章,约一种品牌,腐竹之上少佳肴。

履约水南,水南于斯为盛!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履约吉水县水南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