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联合夜查散装物料运输行动,不守规矩的运输车少了

10月22日深夜,山西省住建厅组织太原市环卫、交警、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兵分三路,集中查处散装物料运输车无证拉运、不苫盖、苫盖不严、抛洒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本报记者也跟随执法人员现场体验了一番夜间执法的辛苦。

“咱们这组去西矿街与西铭路的交叉口,这也是刚决定的,事先谁也不知情。”这组带队的执法人员是市环卫执法大队副队长孙文明。路面上非常空旷,鲜有车辆驶过,偶有水泥罐车从这里经过。“这些水泥罐车密闭性能很好,行驶过程中不会造成扬尘污染。不过,这也说明附近有施工工地。”孙文明说道。

在西矿街与西铭路交叉口等候了45分钟,仍未见到一辆散装物料运输车驶过。此时,孙文明的对讲机里,传来其他两个执法检查组现场情况,有不少运输车,但检查发现,车辆均按规定办理了《渣土准运证》及《通行证》,且车辆苫盖也符合要求。23日凌晨1时15分,记者所在的执法检查组来到的一处施工工地。这里,灯火通明,有几辆运输车正在出入口处冲洗轮胎,准备驶出工地。

“这是要往哪里拉?请出示这辆车的《渣土准运证》!”孙文明检查发现,第一辆车牌号为晋AT4022的运输车司机提供的《渣土准运证》上写着批准的拉运线路为:西中环—兴华西街—普国路—上庄街—外环路—西铭路,与司机所说的即将前往的拉运地点不符。对此,执法人员当即要求车辆熄火,等对方拿来相符的证件后再放行。十余分钟后,这名司机拿来了另外一份《渣土准运证》,上面所标注的线路符合规定。不过,执法人员此时又发现了新问题。在这辆车的尾部,挡板无法完全密闭,能清晰看到车内装载的渣土。

“这种情况,车辆行驶过程中,后挡板容易开启,从而导致车辆渣土掉落或抛洒。”执法人员当即要求这辆车暂停拉运作业,必须在后挡板维修完毕后再上路。司机表示马上整改。

此次夜查,不守规矩的运输车变少了。对此,市环卫执法大队的大队长李东生也有同感。他说:“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现在省市都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了面源控制,对道路运输的扬尘管控力度也格外大,收到的效果确实很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