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跟之前读过余华的作品《兄弟》一样,这部卖血记写的也是那个在历史书上不愿过多提及的年代。卖血记用轻松的口吻和诙谐的语言记录着那个年代中底层小人物的形象和状态。

读完这本书后,觉得主角许三观在作者笔下,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最后以略略喜剧的形式收尾,减少了这个故事的沉重感和压抑感,读起来会比《兄弟》要轻松一些。


许三观是不幸的: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并不是被形势所迫,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拿了钱以后,成为高富帅,成功讨了老婆,迎来人生巅峰。然而三观嫂子的前任,跟三观嫂子在结婚后啪了一次,怀了孩纸,三观兄不幸帮别人养了孩子。

许三观是幸运的:

尽管大儿子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对比起二乐和三乐,他更喜欢一乐,一乐也跟他最为亲近。

有一次一乐闯祸了,把别人家小孩打残了,家里没钱赔医药费,一乐到三观嫂子前任那里认亲爹,亲爹当然不愿意出钱,也不认这个儿子。这才有了三观兄第二次卖血,卖血得来的钱,用来赔医药费了。

后来一乐亲爹被车撞了,快要挂了,黄绿医生说让伤者亲儿子做到烟囱上,喊“爹,你别走,爹,你回来”。本来一乐不愿意,而三观却劝一乐做一回好事。虽然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却看出来三观兄其实是个好人。


许三观是不幸的:

老婆跟前任发生关系,自己直到好多年后才发现,尽管心里有疙瘩,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三观自己去把妹,没有两天,就被发现了,别人家老公还闹上门。

许三观是幸运的:

三观嫂子知道这个事情后,总免不了闹一回,后来还是选择了原谅和包容。婚姻中,总会有人犯错,互相体谅和包容,给对方机会改,才能走到白头。后来文革时期三观嫂子被贴上“妓女”的标签,三个孩子觉得抬不起头做人,而三观兄也在小孩面前坦诚自己把妹的错误,让孩子们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维护了亲子的尊严。


许三观是不幸的:

生活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三观兄多次卖血,为了孩子,为了家里,每次卖血的35块钱,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巨款了,有多巨后面会有一些说明,帮他度过了生命中一个个难关。孩子闯祸了,需要赔偿,三观靠卖血度过了。在饥荒时期,连基本的生存也保证不了,家人都饥肠辘辘,三观靠卖血度过了。为了上山下乡的孩子调回城市,三观卖血好好招待了村支书。为了救得了肝炎的孩子,三观更是在去上海的路上一路卖血。

许三观是幸运的:

最初跟三观一起卖血的“血友”,一个由于献血前喝水喝多了,撑破膀胱搞坏了身子,一个更是跟三观一起卖血后,脑溢血身亡。而三观在卖血后,尽管身体会有一点不适,后来还是挺过来了。去上海的路上,更是隔三差五就去卖血,几次因为失血晕倒,还好当年扶跌倒老人不需要钱,在好心人的帮助才度过难关。

除了书中记录的“血友”外,在那个年代,更有不少人因为卖血得了肝炎,艾滋病,为了35块钱,永久的失去了健康。而如果没有了那35块钱,有的人可能活不到明天了,还要健康有什么用呢?

三观多次卖血,都没有遇到这些倒霉事,最后还能跟老婆一起吃炒猪肝,谁能说这不是幸运的呢。


说完三观,看看一些搜到的东东

1) 60年代35块钱到底有多少?

天涯上如是说:60年代末的最低工资是36元,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是5分,现在的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最低是30元,是600倍。以次类推,现在的21600元工资才能抵60年代末的工资是36元。而且是最保守的统计,因为成人票那时最贵的是2角,现在中等价格是60元一张,是300倍。以次类推,现在的10800元工资才能抵60年代末的36元工资。

而书中这样记载,许三观买了五块钱的食物给林芬芳,有什么呢?十斤肉骨头,五斤黄豆,两斤绿豆,一斤菊花。在当时连肉都很少的年代,能买上十斤肉骨头,那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了。

2)什么时候开始不能卖血了?

1998年10月1日,我国实施《献血法》,确立了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不从物质上激励大家卖血,无偿献血从献血光荣这个精神层面来激励大家挽起袖子。


最后送上一幅价值百万的作品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