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每当到了秋天,都会想起那一句“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伤春悲秋”,大概是因为秋天特别容易让人伤感吧,容易想起故乡,容易想起旧事。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故乡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理想”就是离乡,故乡是即使我们身体远去,心里却无法割舍的一方土地。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孤独忧郁,鲁迅的《故乡》是悲凉沉郁,余光中的《乡愁》是恋恋不舍。

而余华说,“人能够去的地方是无数个,而能够回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两个。”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跟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相似,余华也曾经历过“北漂”的生活。离开故乡海盐辗转到达北京后,余华曾在《别人的城市》中这么说过:

“我对于北京,只是一个逗留很久还没有离去的游客;北京对于我,就像前面说的,是一座别人的城市。”

而故乡海盐便是那个“只有离开了你最熟悉的地方,你再回来,才知道真正的财富在哪里”。想必,这戳中了无数漂泊在外的人的心。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董卿说,“余华与故乡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就像鲁迅和鲁镇,马尔克斯和马孔多小镇一样。”

互相成就,代表着彼此给予,代表着有去有回,故乡给余华带来成长的原始助力,而余华通过写作也反哺给故乡独一无二的悠远情愫和人文蕴涵。

余华说,故乡是让他最有安全感的地方,所以一旦决定要开始写作,他就会回到故乡去。但故乡同样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时候,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所在,才能从崭新视角里看到命运转折的可能性。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我们认识余华,大多是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等作品。那些中国人或熟悉,或有所听闻的书名,每一部,都是当代文学的高峰。

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最真实又残酷的生命、人性、爱恨、孤独、时代......每一个词语背后的写实,都饱含着血和泪。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和许多中国小说作家一样,余华的写作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他没有上过什么正式的大学,只是以一个小县城的牙医身份开始写作:

“我其实特别不喜欢,每天看着别人张开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我拔了整整五年,绝对有一万颗牙齿。”

行医的单调和他追求的生活状态,大相径庭,在小城里,他喜欢工作自由的文化馆,“写小说,小说发表后就可以去文化馆。”这就是他最早弃医从文的原因。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成为作家,对余华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余华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学,中学就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余华,被后来的评论家赞扬语言简洁,他坦白道:“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知道吗?”

刚开始,余华四处投稿却四处碰壁,“我父亲一听到啪嗒一声,就说退稿来了。”可他仍坚持往别处继续投,终于在一年后得以发表作品。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余华的书里,从不曾对故事作评价,他所做的只是为你讲述故事。在他的故事里,没人心怀梦想,没人可以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享受阳光。

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主人公许三观每一次卖血都是为了生活。

在小说《活着》里,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后赌光了家产。贫困之中,因为母亲生病,在福贵为母亲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放他回了家。

而《在细雨中呼喊》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用余华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回归到最初,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中所构建的世界,本身就是其故乡记忆的投射,而这样关于记忆的书写,又成为了“支撑生活和阅读”的力量。

《在细雨中呼喊》中,我们读余华的故乡,读余华的记忆,读余华的童年,又何尝不是寄寓着我们自己的故乡、记忆和童年呢?

“冷酷”余华,故乡是永远的归宿

不管是《活着》《兄弟》还是《在细雨中呼喊》,故事人物的生存环境或生活背景总与余华的故乡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凝聚在余华笔下,则成为一个又一个五味交织、惊心动魄的人间故事。

关于生,关于死,关于苦难,关于人生,他可以冷峻,也可以温情,戏谑之外多有赤诚,残酷背后仍留暖意。

“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此刻,你可否想起故乡想起家人?故乡的酒,似乎也特别香醇。每次离家,总会带上几瓶匠中匠,想家的时候,小酌几口,望能消去几分乡愁吧,那是最熟悉的故乡味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