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老子像您見過嗎?

昨天到周口道琚酒店,見大廳中有一尊老子像,從未見過。

這尊老子像您見過嗎?
這尊老子像您見過嗎?

這是一尊唐代老君像。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後敬奉為道教天尊。原作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稱得上是鎮館之寶。

這尊老君像石雕,是唐代臨潼驪山華清宮朝元閣老君殿內遺物,當年接受過唐玄宗的膜拜。後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閣倒塌了,老子像的外面被裹了一層泥塑,這反而使它歷經歲月卻依然保存完整。1963年,老君像作為唐代石雕中的珍品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這尊老子像您見過嗎?

老君像採用圓雕手法由漢白玉雕刻,凝重的刀法凸顯出白玉的細潤和整體造型的細膩。像高193釐米,雙手及髮髻部分已殘缺。老君身著開襟道袍,腰束帛帶,豐須長髯,結跏趺正襟危坐於石臺之上,寧靜睿智的儀態中顯出溫厚肅穆。老君形象雍容恬靜,慈祥端莊,美須冉冉,雙目深邃,似凝神靜思又似吟誦道法,顯得溫厚肅穆,氣宇軒昂。老君像身下的臺座分為三層,上部為長方形以番蓮為飾 ,略有殘缺,束腰方臺仿效佛教仰覆蓮鬚彌座。中層為正方形,四面雕有蓮花紋圖案;下層飾以眾多的變形牡丹花圖案,富麗圓潤,造型精美圓潤,手法精工洗練。整體雕刻造型變化誇張,圖案佈局層次分明,疏密得當,手法精煉,堪稱道教造像的精品。

老子,姓李名耳,也叫李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人。是春秋末年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曾在函谷關前著有《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三部思想鉅著。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一切順其自然;在哲學上,他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中國封建社會的歷代統治者,大都崇尚道教。特別是在唐代,唐高祖李淵自詡為老子的後裔;高宗李治,更是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更是大力推崇道教,於是命人在驪山朝元閣供奉老子。據說,這尊老君像是安祿山為了取悅唐玄宗,從幽州范陽令西域著名雕刻家元伽兒以白玉石雕鑿而成,進貢朝廷,供奉在臨潼驪山朝元閣。其實,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後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但他仍然沉溺於聲色犬馬,怎奈好景不長,獻媚得寵的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帶領十萬叛軍揮師南下,驚碎了華清宮的仙樂飄衣。年邁的皇帝不得不倉皇攜愛妃出逃,叛軍攻克潼關,衝入驪山燒燬了朝元閣等建築,並在這老君像上留下了殘痕斑斑。

時間的長河總也停不下匆忙的腳步,當年的霓裳羽衣,驚雷戰火,早已埋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而這尊白玉質地的老君像卻依然平靜地端坐在石臺之上,他那安詳的神情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著發生在一千多年前華清宮中那些故事;同時,他那端莊、肅穆的美在向人們展示著大唐那個多姿的時代留給我們的驚人雕刻藝術。老君像的玉色細膩晶潤,同時體現出對一種熱烈、奔放的美的追求,是盛唐恢弘氣勢、強大力量的象徵。

這尊老君像除了具有較高的珍藏和欣賞價值外,對於研究道教和石刻造像藝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尊老子像您見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