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各位晚上好,這裡是犬句醬和貓老師~

因為想要豐富一下公眾號內容的緣故,我們找了幾個朋友建了一個特別板塊一起玩玩,這個板塊暫時只會偶爾在週末出現,和日常的內容不太一樣,也互不影響。

今天先和大家見面的呢,是一個影評類的分版塊和它的主筆——瓦斯燈【沒錢也要看電影】,喜歡電影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呀~

另外,如果你也想要一起來玩,可以聯繫我們進行投稿~


《立春》是一部由顧長衛執導,蔣雯麗,張瑤,李光潔,焦剛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4月上映 。本片是顧長衛“時代三部曲”的第二部,女主演蔣雯麗憑藉此片的演出,獲得羅馬國際電影節影后桂冠。

在片中,蔣雯麗增肥扮醜自毀形象扮演了一位相貌醜陋,卻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的小縣城藝校老師,王彩玲。王彩玲愛好歌劇,一心想去北京,進入中央歌劇院唱女高音。但在這個閉塞的小城,卻很少有人理解和賞識她的夢想,她顯得格外清高,與眾不同。在一次次的奔波與落空中,她先後遇到了幾個和她一樣追求藝術夢想的年輕人,發生了一個個故事後,她最終放棄了藝術之夢,與現實握手言和。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卡西莫多式浪漫傳奇的悲劇,女主角相貌醜陋,行為古怪,極不合群,但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為現實所阻。可我想《立春》講述的並非是藝術家追求藝術理想的故事,而是平凡人拒絕平凡的故事。以小城裡幾個愛好文藝的青年為主角,講述他們“藝術夢想”的追逐之路以及最終不同的選擇。藝術是一個途徑,或者說表達方式,但本質與“藝術”並無多大關係。

這些人裡最接近藝術家人格的應該是熱愛芭蕾舞的胡金泉。不論他才華如何,在那個年代的小城,一個男人熱愛舞蹈,總會吸引來對他性取向的竊竊私語。而他以道德與人身自由為代價,捍衛了自己。王彩玲去探監,監獄裡的胡金泉仍然溫和從容,彬彬有禮。他依然是他,他依然堅持跳舞,不過是換了個地方。鞋能立起來,就可以舞蹈。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相較之下王彩玲和黃四寶的選擇,難免使人質疑他們最初的動機。做不成首席女高音,就不再唱歌,選擇開肉鋪。做不成美院學生,就不再繪畫,轉而騙取老百姓的辛苦錢。我想對藝術的追求,對理想的堅持,在其本身。真實的理想能帶來堅固的自尊,作為幌子的理想則往往是人的軟肋。如果不能登頂便要遠離,曾經的夢想變成不敢再觸碰的痛楚,這種追尋到底是源於對藝術的熱愛,還是對平庸的日常生活的拒絕?

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王彩玲做了黃四寶的第一個人體模特,在一篇知己難遇惺惺相惜的心情抒發之後,王彩玲說:我跟你說個秘密,我還是個處女呢。——這是帶有一些暗示色彩的。黃四寶驚訝而疑惑地看她。她接著說:我不想在這個城市發生愛情。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孔雀和立春裡都有對女主角失去童貞的描述。《孔雀》裡,姐姐高衛紅視為夢想載體的降落傘,被暗戀她的流氓果子撿走,並以此相挾。小樹林裡兩人相見,高衛紅以為果子想索求她的身體,一言不發地脫下褲子,毫不畏懼地盯著對方。那是勇士與聖徒的目光,高高在上,凜然不屈。這一脫與慾望無關,相反是對肉慾的鄙視和嘲笑,像是在說:你不過是要這個,我給你又如何?她與她的夢想偶然相遇,無憑無據,親手編織的降落傘是唯一能夠留住的幻影,可她甘願為了這個影子奉獻出所具有的最珍貴的東西。這是純粹的犧牲行為,令人既敬且畏。

而王彩玲的裸露則與她本人的慾望密不可分。後續的劇情裡,黃四寶考美院再次失敗,失意醉酒,王彩玲趁他意識不清,與他發生了關係。第二天早晨王彩玲精心打扮,鮮亮的黃色絲巾細心打成蝴蝶結,在課堂上對學生唱起慕春,笑容甜蜜滿足。她的熱情和慾望被點燃了,這熱情與慾望,不太屬於遙遠的北京,更多屬於此時此地的生活。王彩玲不再是純粹的為藝術獻身的追夢者,她的生活多了一種微妙的可能性,如她自己所說:為了你,我可以放棄北京戶口。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但這份可能只維持了一個早上,旋即破碎。黃四寶認為自己被侮辱了,和她當眾決裂,並且離開這個城市。這是王彩玲第一次被迫面對現實:這個同樣愛好文藝、屢敗屢戰,被她引為同類與知己的男人,看不上她。她穿上自己製作的演出服從樓上跳下去,這其中除了灰心失落,大概也有一些自憐與賭氣的意味。從此之後,她又只剩藝術了。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影片中胡金泉找她商量假結婚,王彩玲意識到自己必須主動面對現實,她坦誠告知胡金泉:你和現實水火不容,可我不是,我就是不甘平庸。有一天我實在堅持不下去,隨便找個人嫁了,也就算了。這一段拒絕理由也是王彩玲的自我剖白。她和胡金泉表面上都愛好藝術,都特立獨行被視為異類,但兩人的本質相差甚遠,幾近南轅北轍。

直到此時,王彩玲仍未死心,依然懷抱僥倖。等到她遇上高貝貝,一位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年輕女孩,執著地懇求她幫助自己實現在北京登臺演出的夢想。王彩玲不得不又一次坦誠現實:她沒有在中央歌劇院進修過,不認識什麼人。她把託人辦北京戶口的錢拿回來資助高貝貝實現心願。高貝貝獲得了成功,也向王彩玲說出了真相。原來這個勵志動人的故事是高貝貝編造的,她是科班生,也並沒得癌症,要從小城裡混出來,必得需要一些特殊辦法。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這個真相徹底擊潰了王彩玲。她引以為豪的藝術夢想,她在小城裡與眾不同的資本,她執著多年的心之所向,竟然被一個年輕女孩用這樣機巧和欺騙的手段輕易實現了。這種諷刺和挫敗是震撼性的,王彩玲從此放棄了進入歌劇院的夢想。她開始主動去婚介所,卻發現婚介所老闆是她曾經同病相憐和單相思過的“藝術青年”黃四寶,而他已然成為一個恬不知恥的騙子。緊接著,一貫與她友好的女鄰居婚姻失敗,向她傾訴時不小心吐露出“我現在連你都不如了”的真心話。兩人吵了一架,互相說了不少刻薄話,鄰居匆匆忙忙半夜搬家。至此,婚姻也不能成為王彩玲期待的避風港了。她去福利院收養了一個患兔唇的小女孩,悉心照顧,開了家肉鋪,過上了普通單身母親的生活。片尾她帶著女兒去天安門廣場,一邊教女兒唱家鄉童謠,一邊幻想自己身著華服站在歌劇院舞臺上縱情歌唱的情景。這個不甘平庸的女人最終選擇做回了一個普通人。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拒絕平庸並沒有錯,追求成功也沒有錯,只是遙遠的藍圖破碎以後,凡人該當如何自處?

工業文明帶來的精細化分工和流水線作業把人分割成原子,個體與個體面目模糊,生活與生活面貌相似。人們的日常生活喪失了形式,不再具有獨立完整性,而是變得支離破碎,空虛重複。在這種空前的精神危機下,如何尋求完整的自我表達,不僅是審美的需求,也是生存的需求。追求不凡,是為了擺脫被人群裹挾、被日常生活吞噬的恐懼。從這個角度說,《立春》與《孔雀》的立意一脈相承。

在《立春》裡,這種追求的途徑是藝術。這是一種取巧的方式,畢竟,還有什麼載體,能比詠歎調更能直接地抒發人內心的不甘與渴望呢?《孔雀》裡年輕的高衛紅在單車上張開雙臂,明亮的天藍色降落傘從黯淡的人群中猛然升起,兀自飛揚,昭示著縹緲無所依而終將沉落的夢想。這樣電影化的詩意而抒情的意象,卻不流於感傷,而是帶有冷眼旁觀的嚴峻。在《立春》裡,導演對王彩玲有過多的歌頌和同情,因此帶來一種浪漫主義傾向的誤讀,時代的困境變成了個人的壯舉,凡人的掙扎變成了英雄的覆滅,弱化了影片的現實性和深刻性。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但《立春》裡仍然有一幕使我感動。王彩玲回到父母家中過年,首先送上兩條圍巾,對於這個年紀的藝校音樂老師而言,這不能算是有底氣的新年禮物。父親中風癱瘓,母親嘮叨著讓她趕緊結婚,小地方容不下風言風語。小小的電視機裡,春晚上假笑著的主持人在重複一年又一年的陳詞濫調:新年快樂,難忘今宵。一家三口擠在炕上,她在這樣熟到生膩的歌聲中睡去,又在鞭炮聲中醒來。接著是整部片最具有詩意的一幕。王彩玲披著小碎花棉衣推開門,看到年邁的母親縮頭縮腦地舉著竹竿在放鞭炮。門兩邊貼著春聯,眼前一片小天地,紅色的鞭炮紙簌簌落在積雪的地上,黑色的炭靜靜堆在低矮的磚瓦房前。鞭炮聲停下時,王彩玲第一次露出自然放鬆的笑容,說:媽,給你拜年了。母親轉過頭對她笑著說:過年好。儀式很陳舊,物質很匱乏,卻真正是一種完整的生活,也是生活中的詩:新年好——春天到了。

沒錢也要看電影|《立春》——理想破碎後,凡人如何自處

片中王彩玲的自白:每年的春天一來,我的心裡總是蠢蠢欲動,覺得會有什麼事要發生;但是春天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就覺得好像錯過了什麼似的。

在生命的春天裡,年輕人的慾望與熱情被這個世界點燃。“捲曲又捲曲,卻無處歸依。”他們必須為慾望尋求歸宿。極少部分的人憑藉天賦與機緣,能夠完整而充分地燃燒自我,表達自我。一部分的人則徹底毀滅了自己。而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在一次次的退讓和爭取中,找到了慾望與現實的新的結合方式。三者並無高下,假若這部片旨在關懷而非歌頌,那它屬於最後一種人。在用藝術編織的玫瑰色迷夢之下,是凡俗人生的荒謬與兩難,以及這種困境後的諒解與達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