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10月29日上午09点31分,李咏的妻子哈文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宣布丈夫因病去世。

李咏在美国经过了17个月的抗癌治疗后,不幸于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远的离开了。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17个月的治疗路程,尽管曾因为移民美国的猜忌被数落得浑噩不堪,但李咏对于自己的病情却没有过只言片语的透露,甚至李咏的朋友对此也只是略知一二,得知真相的时刻,都是一致的惊愕。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是个安静的人,选择在4天后才公布消息,家人懂得他想要的不生波澜和平静中的体面。

事后再翻看李咏妻子的动态,似乎才能读懂曾经看似不着边际的字句里蕴含的心境。

早在17年8月,哈文就曾发文,希望癌症疫苗研发成功。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在李咏患癌治疗的那段时间,哈文每天都坚持着道一声早安。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或许对于一个每天都与死亡四目相对家庭来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心中期盼着那个有些戏谑的奇迹,安稳地迎来每一个天亮。

回顾李咏的一生,坦荡至真,用他的话说,他这个人其实就是“五宗最”——最尖刻、最袒露、最逗乐、最恣肆、最柔情。

【别送花,送话筒吧】

1968年5月3日,李咏出生于乌鲁木齐,是个典型的新疆人。威风、傲气,李咏从小就个性十足,是小朋友里最刺儿的一个。

恶童出生,小朋友们围坐着吃饭,李咏永远争得上座,在人群里威风凛凛、虎视四方。

幼儿园院子里做游戏,也得要整个“司令”,前呼后拥,妻妾成群。

以致于后来李咏每每回到出生地,看望当年的幼儿园阿姨,都哈哈大笑地欢迎着:“大官儿回来啦~”

到了中学时期,褪去了小时候那股子莽撞劲儿,李咏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人生就两样东西:画画和唱歌。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对于画画的兴趣始于小时候一场5分钱的电影——秦腔古典名剧《三滴血》。

电影里的乌纱帽、官袍对李咏来说,非常新鲜,看完回家,就立马趴在桌上一股脑地画。

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官品不同,所绣禽兽尊卑不一,仙鹤孔雀狮子虎豹,琢磨来琢磨去。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中学时期画作)

李咏觉得画笔总能带他进入另一个世界,帮助他找到事物的微观角度。

也因此,李咏从小就是个看问题尖刻的明白人。

高中后,“绘画奇才”名头随之而来,画画方面锋芒毕露,还被西北民院的老师啧啧称赞是天生的油画坯子。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高三临近,在大家都鼓励李咏报考西安美院时,李咏却选择了放弃。

他相信画画是讲究血统的,自己没有这个血统,未来能走多远,很难说。

冷静思考后,决定放弃美术专业。

画家梦自此夭折,李咏往后的人生,与“嗓子”密不可分。

高中歌咏比赛时,李咏就是公认的好嗓子,后来被学校广播室选去念稿,更有老师看中了李咏的天赋,免费教起了唱歌。

李咏也并未多想,只觉得艺多不压身。

时间一久,李咏和老师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考上中央音乐学院。

只可惜,李咏晚熟,处在变声期时嗓子使用过度,敞亮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嘶哑,没法再唱男高音,唱歌的梦想也只能无奈放弃。

好在劫后余生,李咏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考前再做了一次声带检查,诊断书上写着:宽、厚、长,像瓷砖一样光滑。

李咏深感老天待他不薄,至少留了条后路。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上了大学,声乐底子让李咏的学习生活如鱼得水,凭借浑厚的嗓音和独到的嘴皮子功夫,李咏是主持群里最与众不同的一类型号,脑子里尽是怪招,还怪得特别有趣。

毕业后,李咏不出意外拿到了学校最好的资源,一路顺风顺水。

进入央视,李咏说不想把自己变成“傀儡”式主持,即便被领导狠批,李咏依然坚持留着一头蓬松的卷发和花俏的西服,保持着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

先前说到李咏是个看问题尖刻的明白人,也正是如此,李咏强烈坚持下引进的节目《幸运52》深受大众喜爱。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彻头彻尾的放松,撞大运,活该您赚大钱!”新奇的节目模式受到了观众热捧,李咏也借此名声大噪。

2003年,李咏开始主持《非常6+1》,异类的节目和特立独行的主持方式,李咏的事业进入了另一种高潮,“砸金蛋”也成了全民熟知的节目环节。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是主持门前的天选之子,不仅才华一流,观众缘也一直不错。

从2002年开始主持春晚以后,每年观众都盼着他的出现,和董卿一样,他们都成了春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不过,李咏一直就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人生贵于体验。

2013年,李咏决定离开央视,也开始尝试了很多人生没有做过的事。

李咏剪掉了长发,换了一头硬朗的短发,还特地在侧边划了两道横纹,果然还是小时候那个恣肆味儿。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离开老东家之后,李咏回到了母校任教。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还跑去《新歌声》做起了学员,也算是圆了歌手梦。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和于谦搭档,说了人生第一段相声。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足以见得,李咏大多数的年岁里都拿着话筒。

那么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话筒到底有多重要?

李咏在自传里回答:“今儿来送我,就别送花了,给我送话筒吧。我希望我身边摆满了话筒。人生几十年,一晃就过,我李咏这辈子就好说个话,所以临了临了,都走到这一程了。”

【我对爱情,保有虔诚和胆怯】

都说人生一瞬,短暂无常,唯有爱和亲情是永恒。

李咏也将自己所有的柔情细腻,留给了女儿和妻子。

19岁上大学,李咏的父亲告诉他,大学里有几件事很关键,头一件就是交女朋友。

大学时期的李咏很怪,不说话,走哪儿都背着画夹子,也是这样的与众不同,李咏吸引了很多女生的注意,成为了女生们饭后寝前的话题人物。

而李咏只对一个女生感兴趣——哈文。

有一次上课,哈文恰巧坐在李咏右侧,中间隔着走道。

李咏悄悄瞄了一眼哈文,侧脸轮廓很美,也就是这一眼,李咏对哈文一见钟情。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这人轴、执拗,对爱情也是,认定了就轴到底。

那会儿追哈文,无论是父亲的阻挠还是哈文的婉拒,李咏都没有放弃。

表白那天,本来是心里琢磨好了,准备了腹稿的,结果临场就变成了即兴发挥,李咏弯腰随手抓了一把野花,愣着头来了句:“你要是同意,就把花接过去,不同意就别动。就这么点事儿,简单!”

哈文在一旁,闷了好一阵儿, 最后接过了花。

李咏后来还戏谈:“谁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野花也是有使命的。”

哈文和李咏正式在一起后,逢年过节,李咏每天都会给哈文写信。

为了讨她欢喜, 信封都是李咏自己做的,最绝的是,信封封面的每一个字也都是李咏亲手画上去的。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就借着自己诚恳、踏实的性格,最终得到了哈文全家人的肯定。

婚后,李咏将工资主动上交哈文,他对老婆的爱,是虔诚中保有一点胆怯,是胆怯,更是尊重。

李咏生前超爱喝酒,但老婆不让喝,就偷偷躲着喝。

对于他说来,妻子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那部分,就算是自己的习惯,也会尽量为妻子去改正。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对爱情,李咏秉持着一个观念——有一种爱叫认错。

爱情里要讲理,讲理就是男人认错。

如果把这种爱再具象化,李咏说:

“我把老婆比作塑料花。”

“塑料花,很普通,但永不凋谢,摆哪儿是哪儿。”

或许也这就是李咏的爱情信仰,平凡、普通,但潺潺不倦、细水流长。

【我要亲手摸月亮,在上面写你的名字】

李咏虽对自己的生活不过分看重,但自从有了孩子,李咏觉得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儿。

初为人父,李咏生怕错过了女儿人生的一秒一分,哈文怀孕期间就开始写宝宝日记。

每天,无论家里还是外地,睡觉前,路途中,都会和宝宝叨絮几句,文章开头千篇一律地写上:“亲爱的,小宝贝,你好吗?”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女儿出生以后,日记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拍视频、拍照片,雷打不动。

以致于哈文都对此有些犯愁地问:“要不以后少照点儿?一年一次?”

李咏当即否决:“必须照!咱那书房不还空一半呢?”

李咏对女儿的要求不高,就六个字:健康、快乐、阳光。

他深知这一代人年少时所承担的压力,在别人都说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李咏说怕女儿“赢在了起跑线”。

李咏对女儿的爱,俗了说,是看不够、想不够、疼不够、爱不够。

雅致点,就是「我要亲手摸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这份情感,在《超级演说家》里也能看到。

节目里,李咏说是自己最大的情敌,就是未来的女婿。

他想对那小子说一句:“即便你的肩膀不够宽厚,但一定要让我女儿靠得踏实。”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再去翻看李咏和女儿的互动,似乎也印证了那句:父亲,就是外人面前严肃,家人面前耍宝的大男孩儿。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归去无声,咏远有李

李咏很酷,主持的时候,一屁股坐在百姓堆里,满脑子都是怎么把娱乐留给大众。

直到快要离开,静静的抗争,悄悄的褪去,不露声色,黄泉彼岸的孤独都留给自己,与旁人无关。

但也为之心疼。

于体面,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李咏做到了。

于俗世,网络的是非纷扰,让很多公众人物一生都得保持着一种所谓健康的姿态,稍有偏颇,巨大的震慑带来的霍乱,家人和自己都难以承受。

所以沉默,也是保护。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世莫徘徊。

咏哥,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