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鐵檢院發揮集中管轄優勢 以「檢察藍」呵護上海「生態綠」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綠水青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守護上海生態環境、更加有力地打擊犯罪,上海鐵檢院於2016年9月26日起集中管轄本市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的一審刑事案件(以下簡稱為環資案件),探索環資案件集中管轄、專業化辦理的新模式,先後共受理起訴環資案件214件370人,提起本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和2起環境汙染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早日建成令人嚮往的生態之城貢獻檢察力量。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著眼辦案質量

精準引導偵查

堅持重心前移,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兩年來,先後對40餘起案件提前介入,及時解決重特大、疑難複雜案件取證難點。在個案指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環資案件集中管轄優勢,從全市層面梳理一類案件問題,分析和歸納證據特性,實現類案指引。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先後擬製《汙染環境罪取證指引》、《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證據指引》等規範,並將其推廣至公安、環保、漁政部門,統一證據標準,為執法取證提供精準指引。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多維度專項打擊

嚴懲環境資源犯罪

環資案件類型多樣、犯罪手段隱蔽,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嚴重。上海鐵檢院加強對環境保護形勢的預判分析,結合各區政府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積極參與和開展專項行動,形成法律震懾。

針對化工、電鍍小作坊汙染環境犯罪行為,積極配合當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打擊,集中辦理了一批非法排汙類的汙染環境案。對非法捕撈案件集中特點,連續兩年禁漁期期間,與市漁政處、水上公安、長航公安、浦東和崇明等公安機關緊密配合,有效打擊了破壞水產資源犯罪行為。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聚焦長江“母親河”保護,專辦組發揮集中管轄優勢,堅持依法從嚴從快處置,先後辦理4起涉長江流域汙染環境案件,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建設保駕護航。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助力公益訴訟

打出“組合拳”

檢察機關是維護社會公益的重要力量,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履職的新方式。上海鐵檢院貫徹高檢院、市院要求關於公益訴訟的工作部署,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協查、結果反饋等工作機制,共梳理、登記和移送環資領域公益訴訟線索127條,提起的3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已獲判決。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在辦理顧某某非法狩獵野生鳥類案件中,承辦人積極配合線索移送,協助公益訴訟部門野生鳥類認定、價格鑑定,在上海第37屆“愛鳥周”開幕之際,配合公益訴訟部門成功提起了本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保護鳥類資源,助力崇明生態島建設。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建立完善機制

聚集工作合力

堅持圍繞辦案加強溝通,先後與上海水上公安、長航公安、各區公安分局建立對口聯繫、信息通報機制,還與青浦、金山等區院共同探索上海鐵檢院辦案為主、區檢察院負責“兩法銜接”的協同機制。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與上鐵法院建立案件溝通協商機制,與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建立信息溝通和協作機制,並就行刑銜接、法律適用等問題達成共識,為環資案件辦理夯實基礎。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圍繞崇明生態島建設要求,加強與區劃內公安、檢察機關的溝通,建立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協作,與崇明區院簽署了《關於辦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刑事案件加強配合協作的工作意見》、與公安崇明分局簽訂《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全力配合做好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打擊及崇明生態島建設。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延伸檢察職能

推動環境修復

懲治犯罪、提起公益訴訟只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要保護和修復生態。在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的同時,主動延伸檢察職能,推動綜合治理和環境修復。探索推進恢復性司法,落實非法捕撈涉案人員增殖放流活動實施,目前已推動5名涉案人員與水生物種育苗中心簽訂增殖放流購苗協議,進行增殖放流。

上海铁检院发挥集中管辖优势 以“检察蓝”呵护上海“生态绿”

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挖掘禁漁期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崇明島禁獵區非法狩獵案、本市首例汙染環境類公益訴訟案中的鮮活事例,人民日報、解放日報、上海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集中報道,上好普法公開課,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結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在外灘舉辦了“點亮公益燈光秀、傳遞環保正能量”活動,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