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被美国制裁后业绩爆亏,给整个半导体行业狠狠一巴掌

应阳

近期,中兴公司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政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前三季度净

亏损高达62亿人民币至72亿人民币。而在去年同期,中兴净利润约为46亿人民币。中兴亏损如此严重,除了受华为,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影响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美国的制裁,导致不能购买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从而使得中兴的整体业绩急剧下滑。


中兴被美国制裁后业绩爆亏,给整个半导体行业狠狠一巴掌


说起美国对中兴进行制裁的事件,那还得从好几年前说起。早在2010年,中兴与伊朗便达成了一笔1.3亿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一部强大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拦截用户语音通话,短信,电子邮件和聊天。2012年,路透社发布伊朗禁运的调查报道中,包括中兴从美国的公司运出价值不菲的硬软件给伊朗。报告一出,美国商务部便提出会对中兴展开调查。2017年,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调查报告中,认定中兴购买美国生产的零部件和软件,后将其安装到中兴的设备上运到伊朗。这一行为,违反了美国的相关出口禁令。 因此,在2018年4月,美国发布对中兴的“封杀令”并开出了九亿美金的罚单。

此令一出后,中兴通讯也是想尽办法与美国妥协,从而得到美国的原谅。因为不妥协不行啊,中兴年初接到的订单是之前的近1.5倍,到时交不了货,要付赔偿金的啊。恐怕若是此时被禁运,损失就不仅仅是9个亿美金的事情。此外,中兴的重要芯片和许多零部件也都来自美国,不妥协一点办法也没有。看到这里不免有些无奈,中兴这样一个年营收上千亿的跨国公司,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在被别人掐脖子的时候,瞬间就生死未卜。而中兴事件的背后,暴露的并不仅仅是中兴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乃至相关产业所面临的尴尬。


中兴被美国制裁后业绩爆亏,给整个半导体行业狠狠一巴掌


而中兴事件,也给中国的整个半导体行业敲响了警钟,仅仅靠商业买断,是买不来核心技术的。而且就目前来看,中国对外核心科技的依赖相当严重,中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始终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但自给率还不到百分之十。在全球半导体企业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少得可怜,目前主流的14-16nm工艺里,则完全找不到中国大陆企业的身影。


中兴被美国制裁后业绩爆亏,给整个半导体行业狠狠一巴掌


以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分强调GDP,这也促进了中端产品的快速发展。而中高端芯片研发由于门槛高、成本巨大、研发周期过长,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几乎处于没有的状态。 但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后, 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始大规模投资、扩大产能,涉足IDM模式。国家也斥资1200亿元人民币成立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但目前看来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合肥“38”所研究的“魂芯一号”芯片,在技术上领先美国,已应用于国防产品中。

但这还不够,中国在半导体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