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从前,日色是慢的,人心是静的。遇见一个心仪的人,会在心底久久爱慕着,夜夜辗转难眠,便将诸多情愫倾注于笔端,写成一首诗或一阕词。

那时,月满西楼,人倚轩窗,悄然打开诗笺、词笺,眼底全是情思脉脉,字句间皆是抵死缠绵。

这样的爱情那么美,那么浪漫,让后世的人艳羡不已。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最喜在温柔灯光下读这些情话万千的诗词,跟随李商隐、李煜、苏轼、李清照、陆游、纳兰容若……在他们的诗词里缓缓而行,仿佛在明媚春日,经过他们的爱情,感受他们的美好与忧愁。

或许,等一首好诗、一阕好词,漫长如一生。只有慢一点,才能写出如此让人柔肠百结的浪漫情话;只有慢一点,才能仔细寻觅到自己盼望得到的那份情。

《牡丹亭》里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寥寥数字,将世间爱情的摇荡人心写得清晰了然。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虽然《红尘相遇,一念一生》书中所写的那些人早已在时光中走散,但他们的爱情永存,千古流传。

无数次晓雾将歇时,我沦陷于他们缠绵悱恻的情事里不能自拔。想起最多的是白居易那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世人皆知的这句情话,曾温暖了多少对情侣,可是有时却只能是美好的愿望。残酷现实中,除却脉脉情思,还有无数爱而不得的恻恻怨歌。

所以,写这些古典爱情时,既有温情脉脉,亦有哀怨深深,更有不过艳事一桩。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爱情:

从初见便笃定相爱一生的是鱼玄机和温庭筠。只是,曾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初见,融化于世俗中不可逾越的鸿沟,眉眼里的宠溺和疼惜只化作有缘无分的憾事。

于是,她恨恨地写下了那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天造地设却令人痛惜的是陆游和唐婉。尽管情投意合,亦彼此深爱,但得不到母亲的喜爱,便生生被棒打了鸳鸯,没了在一起的可能。

然而,隔了那么多的日夜,他们偶遇于曾经共游的沈园,彼此心头仍觉世间只有对方最好。彼此思念如潮,爱在心口难开。于是,他写下一阕《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长歌当哭,情何以堪

后来,她无意间读到这阕词,瞬间崩溃。前尘往事袭来,她心如刀绞,和之一阕《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不久便永别人世。他和她,从此天上人间,不复再见。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真言之凿凿。

最喜还是苏轼和王弗,沈复和陈芸。

苏轼和王弗是珠联璧合的一对,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天生一段金玉良缘。

他为人旷达,不拘小节,而她则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堪称他的得力助手,帮他挡却不少纷争是非。他深觉,这世间有她相伴便有欢颜。

只是,红颜往往薄命。她十六岁嫁给他,二十七岁遽然离世,与他相伴不过十一载,上苍未免太过残忍。此后,他将她深埋心底,十年之间不敢提不敢念,怕提起便不能自持,怕念起便肝肠寸断。十年后,他终于忍痛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那颗凄楚的心才淋漓呈现。

因为太过深爱,也太难以忘怀,才会如此。

从前慢,相思却入骨

在茫茫红尘里与一人相遇,从此终生难忘,写下那么多情思婉转的诗词,却也难解失去真爱的伤感。然而,无论他们最终是否能白头偕老,他们都真切地爱过。

他们流传下来的那些温柔缱绻的诗词文字,镌刻下了他们对一个人深深的爱,以及为对方写下的那些哀婉缠绵的情话。

每每暮色四合时,便不知觉地以他们那些温柔缱绻的诗词为引,追随着他们的字句,循着他们爱过的痕迹,让他们的爱情轻轻跃然纸 上。

你若一读,便可知晓,那时的爱情,炽热缠绵;那时的日色虽慢,相思却入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