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軍情觀察|美軍戰機換雷達,爲啥台灣「好開心」?

亞太日報評論員 蕭蕭

8月18日,諾·格公司宣佈在加州米拉馬航空站完成對海軍陸戰隊的F/A-18C“大黃蜂”戰鬥機換裝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ABR)的裝配工作。

美軍進行了嚴格的系統集成檢查(FIT),表明SABR安裝在F/A-18C/D戰機上是低風險、高收益的選項,雷達可與飛機電源、冷卻和航電系統完美融合。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目標是在滿足F/A-18C/D現有尺寸、重量、功率和冷卻要求的同時,獲得更靈敏的雷達系統。APG-83無疑是最佳選擇。

據悉,APG-83是F-35戰鬥機所用APG-63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的衍生版,能夠對付和戰勝日益複雜的威脅。諾·格計劃用該雷達為海軍陸戰隊升級約100架F/A-18C/D戰鬥機。

亞太軍情觀察|美軍戰機換雷達,為啥臺灣“好開心”?

令人詫異的是,臺灣軍方聞聽消息後,開心的滿地打滾,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APG-83雷達本來只是個方案,2015年,參加臺灣F-16戰鬥機升級項目競賽,靠著戰機原生產商洛·馬的“背書”(主要是強調適裝性和低風險),打敗了雷錫恩公司的“雷錫恩先進作戰雷達”(Raytheon Advanced Combat Radar,RACR)方案。可問題是APG-83僅僅處於概念模型階段,需要臺灣自己掏錢,弄出來,再測試,鈔票都得臺灣掏,這意味著他們終究擺脫不掉“實驗白老鼠”的命運。

更滑稽的是,臺灣壓根沒法自己對新概念雷達作出評選,“就像小孩不能評價成人論文的好壞一樣”,未來只能委託美國空軍執行,包括對雷達工作模式進行綜合評估與選擇、改裝在戰機上並與航電系統進行整合、改裝後的測評、裝備驗收等,同時還得仰仗美國空軍進行合約管理與督導。

重要的是,由於F-16採納APG-83雷達所導致的技術改動幅度太大,加上美國在出口敏感的雷達電子產品時肯定要對機密參數進行修改,臺灣軍方只能充當“看客”。業內人士透露,臺灣F-16A/B的改裝與系統集成測試就在美國空運盧克基地(Luke AFB,又稱“F-16之家”)和海軍中國湖靶場進行,“美軍擺明要看臺灣F-16換用新雷達的效果,然後作為自己戰機改造的依據”。

亞太軍情觀察|美軍戰機換雷達,為啥臺灣“好開心”?

不過,學不到東西,卻不等於賺不回一點鈔票。據報道,無論性能升級還是降級,APG-83畢竟是一種新構型雷達,也意味著是一筆知識產權。在幾年前,臺灣同美方達成的“鳳展專案”合同裡,關於APG-83雷達的部分,臺灣必須付專利費給美國,一部雷達要付幾萬美元,但雷達的構架一旦完成,知識產權當然就屬於臺灣空軍,有臺灣軍官記得:“談判合約時,我問美方方面怎麼又在裡面加入NRE(開發費)的錢,美國人說這是APG-83的開發費。我們就要求寫進合約,以後如果有人也用了我們這種構架,我們也要回收開發費。開始時,美國人不以為然地說:‘不會有人再用你們這個的!’但既然不會有,訂了又何妨?所以還是讓我們訂了。”

事實上,臺灣搞雷達的同時,美國海空軍也在琢磨多快好省地升級F-16、F/A-18機群,這還不算海外市場。正因為看到APG-83雷達效果不錯,於是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率先訂貨,諸多用戶用相同雷達,這意味著相當長時間裡,臺灣空軍能持續回收開發費,這是臺灣多年來對美“凱子軍購”歷史上少見的有回收的採購案。


作者:蕭蕭,亞太智庫研究員,長期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世界新聞報》《新民晚報》《青年參考》《南方週末》《鳳凰週刊》《兵器知識》《兵器》《現代兵器》《兵工科技》《艦載武器》《坦克裝甲車輛》等主流媒體發表作品超過5000篇,並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平臺有所參與。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亞太軍情觀察|美軍戰機換雷達,為啥臺灣“好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