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7年秋季陕西户县崂峪河暴动宁陕防范的回忆

1957年秋季,户县崂峪河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反革命暴动,匪徒们抢了崂峪河乡政府的枪支弹药后,企图分两路逃窜至宁陕。一路是从崂峪河翻梁经江河的付家河到江口;一路从沣浴口翻越秦岭到沙沟至江口汇合。宁陕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联防,县、区、乡(江口区、沙沟乡)县兵役局全体出动,调集民兵在江口、江河沙沟布防。县公安局屈自恒带公安干警二十余名转业军人昼夜行军一百二十五公里赶到江河和沙沟。同时长安县公安局也派员十余人进驻沙沟共同破获反革命暴乱。沙沟乡民兵分队长张德全带领民兵二十四人在秦岭山中逮捕匪徒两名,缴获步枪三支,我当时调到江口区任会计辅导员不到三个月,情况还很陌生。秋季的一天下午,江口区委书记沙怀贵同志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小鲁,今天有个艰巨任务,你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我说:“好,啥任务?”他说:“这有一封机密信件送到沙沟乡上。”当时我接过信件,收藏妥善后就出发了。走到江口上街,我买了两个饼子馍,便快步加小跑,两个半小时步行七十里,把信件送到了沙沟乡上。乡里伙房给我做了一碗鸡蛋炒米饭,我刚把饭吃完,乡上的紧急会议就召开了,满屋的人都站着,没有桌凳,一个人我都不认识。会上布置了三大任务:一是布控设岗,严密监视匪徒动向;二是布置如发现匪徒逃窜至沙沟,便立即由县兵役局派员在沙沟后山山梁上处决已经在押的匪徒嫌疑犯姜增富;三是若没有发现情况,第二天便将在押的嫌疑犯押送到江口。站岗分三道:乡政府门口一道;沙沟街上街头和沙沟口各一道。每岗二人。一道岗的民兵背的是步枪,二道岗民兵拿的是长马刀,三道岗空手。我在二道岗。所有执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有口令。口令是两个字。当时的口令我记得不太准了,可能是“严肃”二字。那天晚上,下着毛毛细雨。深夜两点多钟,人很疲乏但又不敢合眼,突然,一个人影在我前面一晃,我问口令,他说:“我是张光厚。”张光厚当时是江口区上的干部,他对我说:“走,我们回去,没事了。”我俩便回到沙沟乡门口,站岗的问口令,我们也没回答,就进了乡政府的办公室,我俩所过两道岗都没回应口令,便长驱直入,我们认为还是对执勤人员的培训不够,警惕性不高。第二天送嫌疑犯姜增富到江口。当天早晨江口区委副书记杜三锁对我说:“区上叫你,回去不回去?”我说:“我回去。”当即杜三锁副书记布置说:“小鲁年轻,眼睛亮,在前面带路。”为了保证沿途安全,又配了两个民兵、三个兵役局军人,全副武装。早饭后,我们一行六人便押着嫌疑犯姜增富向江口进发。

后来我才知道兵役局的三个人,一个叫缪祖福、一个叫李兆瑜、一个叫王耀升。临行前,将嫌疑犯五花大绑,留两条长三米的绳头,两位民兵一人拉着一个绳头。我走在最前面,民兵押着犯人走中间,三位军人走在最后面。当时主要防范有人抢走犯人。嫌疑犯是沙沟乡胡里坪人,家住在胡里坪沟那边山坡边上。当我们经过犯人家门口时,一位军人叫停下来。军人说:“叫犯人把家里藏的子弹全部交出来。”几分钟过去了,犯人不想交出子弹。我们都喊:“快找!”这时,犯人的母亲,当时约60岁左右,跪在地上叫:“儿呀!快去交出来。”这时,犯人才把我们领到山边上从石缝里掏出三发七九步枪子弹。

从下午一点出发,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步行,于下午五时到达江口,由区公所将嫌疑犯就地关押。再次日,又将犯人送往关口。后来听说,将此犯判了七或十五年有期徒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