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導語: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患者可用的靜脈入路都被堵死,電極無處安放,而又必須植入起搏器,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起搏器發展簡史

青黴素的問世拯救了大量細菌感染的病人,同樣,起搏器的發明拯救了大量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最初的起搏器很大,大到導線可以植入體內,而脈衝發生器只能留在體外(圖1)。此時植入起搏器的患者生活極度受限,起搏器應用也很不廣泛。1958年,兩位科學家發明了完全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圖2)。同年,一位43歲的中年男性因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而植入了心臟起搏器(圖3)。他一生中先後更換了20餘臺起搏器,於2001年因為與起搏器無關的惡性腫瘤而去世,時年86歲。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壽命比兩位起搏器的發明者和植入醫生都要長,看起來起搏器不但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並未給他的壽命帶來任何損害。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1 早期的起搏器體積龐大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2 發明了完全植入式起搏器的兩位科學家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3 首位因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而植入完全植入式起搏器的患者

如今,起搏器的工藝不斷進步,起搏器的體積不斷縮小,多數單腔或雙腔起搏器只比手錶的錶盤略大一點(圖4),經靜脈植入電極,而後將起搏器固定於皮下,即完成了起搏器植入手術(圖5)。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4 當今起搏器體積逐漸縮小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5 起搏器植入的簡要示意圖

但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患者可用的靜脈入路都被堵死,電極無處安放,而又必須植入起搏器,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無處安放的電極,找不到合適的靜脈怎麼辦?

一位66歲老年男性,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病史,本次因食管癌欲行手術治療入院。術後第5天,患者於重症監護病房中,突發心臟驟停,進行了2分鐘的CPR後,患者恢復自主心律。回顧心電監測發現,竇性心律的基礎上,突然出現了短陣室速,而後出現連續的P波不能下傳心室,造成了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圖6),患者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圖7)。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6 回顧心電監測發現了長達20s的心臟停搏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7 患者基礎心電圖為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由於術後出現了急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一直接受透析治療,心臟停搏前血氣提示PH 7.29,血鉀5.6 mmol/L。心臟超聲未見明顯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左室內徑在正常範圍,未見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

患者突發房室傳導阻滯造成心臟停搏可能和以下因素有關:(1)本身存在的傳導系統病變:基礎即存在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突發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提示希氏束和雙側束支均存在病變;(2)短陣室速造成的隱匿性傳導;(3)血鉀異常。

但無論哪個因素,在患者發生了長時間的心臟停搏,需要CPR才恢復自主心律,而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避免再次發生的時候,需要為患者植入起搏器保證安全。畢竟,無論是長時間的心臟停搏,還是由此繼發的室速和室顫,均會給患者帶來致命的傷害。

決定了植入起搏器,即需要決定電極的入路,鎖骨下靜脈?腋靜脈?還是頭靜脈?糟糕的是,患者右側頸內靜脈為了輸液和化療植入了中心靜脈導管,左側腋靜脈伴有血栓形成,左右的靜脈入路都被堵死了。可能有人提出經股靜脈植入,或心外膜植入,但這些非常規的植入方法,無疑會比常規植入方法帶來更大的創傷,這在一個剛剛經歷了食管癌手術的虛弱患者身上,是不合適的。起搏器必須植入,但又找不到安放電極的合適的靜脈,我們真的就被困在這裡了嗎?

柳暗花明,新技術帶來新希望

幸運的是,起搏器可以從體外發展至完全體內植入,也可以從大體積發展至極小的體積,而現在,甚至發展至不再需要電極導線,即無導線起搏,只需在心腔內植入一個比膠囊大一些的裝置,即可完成起搏功能(圖8)。這對於這名患者再合適不過了,既無需遭受大的創傷,又能保證起搏、保證安全。無導線起搏器,獨闢蹊徑,為這名起搏器植入強適應徵而又沒有合適靜脈入路的患者,硬生生闖出了一條路!

沒有靜脈入路,卻必須植入起搏器——路在何方?

圖8 植入心腔內的無導線起搏器,只比膠囊略大一些

而在我們中心,近期有一位中年男性,患有炎症性腸病,曾應用激素,由於營養問題,特別瘦弱,皮下組織特別薄,患者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需要植入起搏器。起搏器植入後由於皮下組織薄弱,甚至透過皮膚可以見到起搏器,患者因此而發生反覆起搏器感染兩次。當前患者也已無路可走,起搏器挪到另外一個地方,或者深埋,均很快外露而感染;無導線起搏器在國內尚未上市,我們正在為其申請當中,希望這項新技術,也能緩解他的痛苦。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醫學的進步,而醫學的進步,讓我們活得更久、活得更有質量。無路可走之時,唯有先進的醫學技術能夠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向為生命獨闢蹊徑的科學家和醫生們致敬!

參考文獻:

[1] Undavia M, Fischer A. 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induced by a single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in the absence of overt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system disease.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08; 1: 145-146.

[2] Lee S, Wellens HJ, Josephson ME. 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Heart Rhythm. 2009; 6: 1229-1234.

[3] Tjong FV, Reddy VY. Permanent 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 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irculation. 2017; 135: 1458-1470.

[4] Reynolds D, Duray GZ, Omar R, et al. A leadless intracardiac transcatheter pacing system. N Engl J Med. 2016; 374: 533-54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