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法庭”构建廉洁防火墙

近日,射洪法院沱牌法庭在使用微法庭公开号办公时,当事人瞿某向微法庭公开号发送了一个微信红包,并标注“买包香烟”。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当事人向法官送礼?

还是法院办事吃拿卡要?

……

这还要从一起离婚案件说起。瞿某与税某系夫妻关系,二人生育一女瞿某甲(现年16岁),税某已外出多年且下落不明。2018年6月,瞿某起诉至本院,要求与税某离婚。沱牌法庭考虑到瞿某常年在外务工,来回诉讼成本较高,于是主动向瞿某推送了沱牌微法庭公开号,瞿某使用微信提交了证据材料及签收了相关法律文书,避免了来回奔波。审理中,瞿某申请其女儿瞿某甲出庭作证,但其女儿现为某中学学生,为了不影响其正常学习,张扬法官特地在瞿某甲放假期间到家里上门询问情况。案件开庭后,张扬法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当庭判决瞿某和税某离婚。

“微法庭”构建廉洁防火墙

“微法庭”构建廉洁防火墙

“微法庭”构建廉洁防火墙

“微法庭”构建廉洁防火墙

判决后,瞿某感概在外打工打官司不容易,没想到法庭当庭作出了判决,随后又当场送达了判决书,避免了自己多跑路,于是发个红包以表感谢。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在看到红包后,张扬法官当场对瞿某进行了批评教育,目前该红包超过24小时未领取,已经退还给当事人。

“射洪法院沱牌微法庭”在创立之前,沱牌法庭为了减少群众诉累,让群众少跑路,对当事人在外地的案件采取法律文书微信送达和微信提交证据材料。但是在此前采用微信送达法律文书等均是用的法官和法官助理、书记员的私人微信号,使用私人微信号办公,有可能造成公私不分和暗箱操作的情况,也同时存在廉政风险。考虑到该情况,沱牌法庭专门创建“射洪法院沱牌微法庭”微信公开号,用“微法庭”办公,更具有公信力,且“微法庭”未绑定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不具备红包收取功能,有效的构建了当事人和法庭工作人员之间的廉政防火墙。

岳飞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