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爱丨邻居阿姨成为“爱心妈妈”,残障儿童变化太大人人夸

9岁的容容(化名)患有智力残疾,说话和走路都不利索。父亲意外死亡,母亲改嫁,容容只有与婆婆爷爷相依为命。作为容容的邻居,袁群成为了容容的“爱心妈妈”,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社会关爱丨邻居阿姨成为“爱心妈妈”,残障儿童变化太大人人夸

袁群在容容家中和她一起做游戏

近日,白市驿镇几位爱心人士来到白市驿镇大河村便民服务中心,找到城乡建设岗位工作人员、大河村妇联主席袁群,在她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河村18社困难儿童容容的家。

容容今年9岁,经医院诊断患有智力三级残疾。她穿着白花衣服,皮肤白白的,眼睛大而有神,除了身板瘦弱了点,看起来和一般的孩子无异。

看到袁群一行来了,她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远远就开始喊:“阿......姨......来......了!”因为语言障碍,容容吐字有些含混不清,但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急切和兴奋。

两年前,容容走路还歪歪倒倒,一个字都不会说,见到生人要么嘶喊要么躲着,完全封闭了心灵。这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小女孩,自从有了袁群这位“爱心妈妈”的帮助,从内到外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关爱丨邻居阿姨成为“爱心妈妈”,残障儿童变化太大人人夸

袁群教容容写字

家庭遭遇巨变 小女孩成为困境儿童

容容出生在大河村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附近打零工,爷爷奶奶在家务农,母亲有些轻微的智力残疾。

容容三岁多的时候进入了幼儿园,那个时候她还不会说话,走路也走不稳。上了几年幼儿园,容容最简单的数字都不会写,走路仍旧歪歪倒倒。

47岁的袁群住在容容家对面,那时候她就格外关注这个小女孩儿,经常让她到家里玩,送给她一些零食吃。但容容从来没有什么反应,接过东西就跑,好像很排斥除了家人外的其他人。

2015年,容容的父亲突发精神疾病,进入医院一周后去世,母亲不久离家出走改嫁。容容一下子没了父母,和患有眼疾的爷爷和同样有听力残疾的婆婆生活,家里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

邻居阿姨伸援手 为她解决教育问题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加上容容情况特殊,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袁群说,得知容容的情况后,她立马上报给了村委会以及镇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和容容的姑父带着容容去了儿童医院做了检查,并为她准备了申请困境儿童的所有材料。

经过检查,容容患有智力三级残疾,加上她的家庭情况,容容申请到了困境儿童补助。而容容的爷爷患有眼疾,视力极差,婆婆患有听力残疾,两人几乎丧失了劳动力。她也为两人准备了相关材料,到镇上为他们成功申请到了低保。

“生活费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是教育问题。容容的情况不适合进入普通学校,必须要让她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才行。”袁群解释,容容的婆婆爷爷文化水平低,年龄大身体差,而且非常溺爱容容,家里的环境不适合容容的成长,最好是能让她在学校进行全托教育。

白市驿镇残联、区残联也积极为容容寻找合适的学校。“镇上有位老教师愿意一对一教容容,但学费太贵了;区里的特殊教育学校要走读,太远了,容容又小没人接送,不合适;民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收费高,容容的家庭承受不了。”袁群通过四处打听,最终在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高中同学那里打听到了一所相对合适的学校——位于南坪的向日葵智力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康复中心规定,7岁以内困难儿童全托生活费是每个月1000元,7岁以上就是正常全托生活费每个月2500元。容容于2016年9月8日已满7周岁,袁群找到康复中心,把容容的家庭实际情况给学校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康复中心能进行适当的放宽,康复中心将全托费用放宽到2017年2月底,再经过镇妇联和白市驿镇社保所的帮助,2016年9月,容容顺利进入了向日葵智力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进行全托康复教育。

“爱心妈妈”无私的爱 用心呵护幼小心灵

此后,袁群就经常去学校看望容容,而容容有什么情况或者学校的大小活动,康复中心的老师总会第一时间找到袁群。

最初送容容去学校上学时,因为不习惯,容容十分排斥,每次袁群都要和容容的婆婆爷爷哄着她到康复中心;袁群到康复中心看容容,容容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拉着袁群的手不撒开,还哭着想和她一起回家。

容容每月回家一次,袁群就把容容带到自己家,给她洗澡洗头,带她玩耍,和她进行沟通说话,配合教学方案,教其简单的语言发音和一些简单的语句,以及对人礼貌方面的礼仪。并且经常带容容走出去参加志愿者互助、提高生活自理等的户外活动。

半年后,容容的教育费用从每月1000元涨到了每月2500元,费用又成了袁群关心的大事情。“容容每月的困境儿童补助金850,其中600用来交学费,剩下的1900元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袁群找到康复中心,希望能再次帮助容容。容容恢复的情况非常好,康复中心的老师不忍心看到容容就这样辍学,联系了一位志愿者陈女士,陈女士了解到容容的情况后很动容,表示每月固定资助1000元,直到容容不再上学为止。

“还有900元的缺口。”袁群又多方面寻找爱心志愿者,最后民建九龙坡区委二支部为陈华容募捐到16800元的托管生活费用,从而解决了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的所有全托费用。

学校老师都常常开玩笑说她:你这么用心,这孩子是不是你什么亲戚?袁群都是笑着回答道:对啊,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只要是有困难的群众,都是我家“亲戚”。

走出阴霾迎接新生活 大家夸她变了个人

袁群的手机里保存着很多容容的照片:容容写的字、容容出去参加义卖、容容跳舞的样子、容容做家务的时刻......手机上的一点一滴,见证了容容的巨大变化。

容容的脊椎在学校得到了纠正,行走慢慢正常了;会认、读很多生字,还会叠被、洗碗、扫地等简单家务,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会主动帮婆婆爷爷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沟通能力比以前好了许多,能说出简短的语句。

“最主要是孩子也打开了心扉,愿意和陌生人交流了。以前她只会对不熟的人又喊又叫又打,连对我都是这样。当她去年第一次喊我阿姨的时候,那种心情,就像我儿子第一次喊我妈妈一样。前段时间,我带她到区里面参加区残联举办的活动,在空闲时间我俩一起做游戏时,她突然递给了我一只香蕉,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我分享,我不要,她拉着我的手硬要塞给我,还要看着我吃下去,我真的是太感动了,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我们容容来说,这就是巨大的进步,也说明她真正接纳我以及这个世界了。”袁群动情地说道。

现在的容容,早已不再排斥去康复中心,她越来越喜欢和同学们、老师们待在一起。康复中心的老师也夸她记忆力好,进步快。老师告诉记者,再经过三年的学习,容容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

“现在很多人关心容容,容容很幸运。但后续高昂的托管费用仍旧是我心里最挂念的事,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容容,让她能够长久地接受康复中心的养护和教育,长大了过上常人的生活。”袁群说。

“从容容的父亲过世以来,容容的大小事几乎都是袁群在亲力亲为,而且尽职尽责。”白市驿镇社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市驿镇和区里的有关部门会持续关注容容,为她提供帮助。

社会关爱丨邻居阿姨成为“爱心妈妈”,残障儿童变化太大人人夸

编 辑:周成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