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中国的父母,能这样对待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吗?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辣妈菲爷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非常适合父母带小朋友观影。电影改编自畅销小说《奇迹》的暖心励志电影《奇迹男孩》,在豆瓣评分上高达8.6分,曾经在去年的寒假档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温情和眼泪。

《奇迹男孩》:中国的父母,能这样对待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吗?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简述的是脸部畸形的奥吉,虽然才10岁,但是已经经历了27次手术,手术让他终于能像正常人一般说话和倾听,但也让他的脸看起来很奇怪。

可是他却要摘下他以前的保护罩——宇航员头盔,走进学校,面对学校里异样的眼光。

很幸运,奥吉有一帮一直在鼓励他的家人。

爸爸说:“我知道你并不怎么喜欢自己的脸,但是我,超!级!喜!欢!,因为那是我儿子的脸!”

妈妈说:“你并不丑,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痕迹,这是记录我们人生轨迹的地图。”

姐姐说:“让他们看看,你天生与众不同,注定不会淹没在人群中。”

在家人的鼓励下,奥吉鼓起勇气来到了学校。影片也很现实,一开始他就遭到了同学的奚落和排挤。后面也交到了他的第一个朋友杰克。虽然最开始杰克是带着目的接近奥吉,但是在两人的交往过程中,他被奥吉的聪明有趣和善良打动,最后两人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影片的最后,是奥吉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彻底打开自己的心扉,用乐观和自信的状态,融入学校,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尊重,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正成为大家眼中的“奇迹男孩”。

《奇迹男孩》:中国的父母,能这样对待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吗?

《奇迹男孩》的催泪在于,现实世界里存在了许多偏见,这种普遍缺失的温暖和理解,却往往最能直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看着身边纯洁如白纸的孩子,我们肯定希望孩子能够像电影中的人一样,用平常心去接纳那些“不一样”的人,试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社会将变得美好而温柔。

但事实上,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娃2岁的时候去上早教,有一天突然指着一个小男孩大声对我说:“妈妈,他的手好脏,他不乖,他都不洗手。”

我赶紧仔细一看,发现小男孩并不是不讲卫生,儿时手背有一块天然的褐色胎记,才让人有种感觉这是玩完油墨不洗手搞的脏兮兮的。

我立马对娃说“他不是手脏,那个叫胎记,他很乖,他的手只是和我们的有点不太一样。”

2岁的娃,还理解不了什么叫胎记,“妈妈,什么是胎记,为什么会不一样?”

急中生智的我赶紧撸起袖子给娃看自己手臂内侧像鹌鹑蛋一样大小的褐色胎记,“你看,就像这种一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但是这就是不一样,不过虽然不一样,但是有好处哦,以后你要是认不出妈妈了,可以靠着这个印记认出妈妈哦。”

娃有点似懂非懂,但是这种理解并不代表她就接受了那个有点“不一样”的男孩,后面的课程里,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有意识的回避与这个男孩的接触。

孩子去除“异己”的行为更多的是本能的反应,对于任何和她不一样的,她都会不自觉的排斥,强势的排斥弱势的,把一群孩子放在一起,没过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些孩子自觉得分成物以类聚的小圈。

不管大人如何要求,如果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行为,但是孩子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接受一个不一样的人这种行为,因为不一样,所以很难产生同理心,没有同理心,就容易孤立和歧视对方,甚至无视对方的痛苦而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

人类如此,族群之间的对立也如此,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孤立,打压欺负亦如此。

每每至此,就深觉做父母的重要性,需要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去接受不一样的事情,建立同理心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同情和尊重这些可贵的品质。

作为父母,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让孩子真正去了解,认识和接触那些看起来“不一样”的弱势群体。

《奇迹男孩》:中国的父母,能这样对待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吗?

3.

那父母能做些什么去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以及接触这些弱势群体呢?

① 通过绘本里的故事去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

说真的,因为社会的不宽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有机会在平常的生活环境里见到这些特殊的孩子,所以也无怪孩子对这些群体没有什么了解。

最简单的一步,从书开始,我们可以给孩子阅读一些讲述残障人士故事的绘本,通过这些故事,孩子可以认识和了解这个群体,感受他们的痛苦,然后适时引导孩子与弱势群体的正确交往方式。

辣妈在这里搜罗了几本有关的绘本:

《我的妹妹听不见》

简介:

我有位非常特别的妹妹。就像一般的小女孩,她也喜欢跑跳、翻滚和攀爬。虽然妹妹听不到曲调,也不会唱歌,但是她会弹钢琴。虽然妹妹从来不知道电话在响,或是否有人敲门;但是猫咪坐在她怀里喵喵叫时,她会知道。虽然妹妹无法用言语表达,却是我所知道最会用脸或肩膀示意的人……

《海伦的大世界》

简介:因为一场大病,不到两岁就失明,失聪,不能讲话,一直生活在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这如噩梦般的遭遇,有几个人能承受?然而,在了不起的安妮·苏利文老师的帮助下,一个年幼的小女孩从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走出来,从此,她的世界不再狭小,而是不断地变大、变大、再变大……她是谁?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她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以及另外几本:

《好好爱阿迪》

《辉辉的小脸蛋》

《轮椅是我的脚》

《与残疾人一起生活》

②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直接接触弱势群体,小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尤深,家门巷口有一个扫地大叔,那个时代的孩子大都被父母教育“再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去扫大街”,受这种思想引导,在孩子的眼里,扫地这个职业就是低人一等,这位大叔自然受尽孩子的各种嘲弄取笑,给人起外号就算了,有些孩子还会朝他丢石头,我也是其中一个。

后面我爸看见了,把我拉向一边,语重心长的说,“不能不尊敬扫地大叔,扫地只是他的一个职业,他靠着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就值得尊重,不像强盗小偷一样靠抢靠偷,你应该叫他大伯。”

后面我爸还亲自带我去大叔家里,对大叔说“我最近脚有点不舒服,想请你来我们家挑水,2毛钱一桶,你帮我挑几天吧。”大叔答应并依约来我家挑了几天的水,我爸又趁机和我说“你看,要是没有大叔,我们连水都没得喝。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这些劳动人民。”

听起来是一个很俗的道德教育故事,但是这件事情确实切实影响了我从小到大的道德观。不敢说我在其他道德领域自己有多楷模,但起码在尊重弱势群体这一块,这事给我带来的影响一直保留至今。

所以,父母以身作则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本身有同情心,怜悯心,说一是一,那么自然会让孩子自小受到熏陶,不自觉就学会帮助别人关怀别人。

③角色扮演,让孩子切身体会他人感受

我们还可以和孩子玩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我们都不许说话,我们都不能用右手,用完成目标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不能说话,不能用手的不适感,从切身体会中感受他人的真切感受,并了解克服这些不便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的可贵精神。

④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只有真正拥有过爱的人,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做父母的我们首先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爱心,这样孩子才有能力对弱势群体付出同情心和爱心。

人在给予的时候同时也在得到,在照顾弱者的同时,也是在造就自己。文明的根基在于,用友爱和善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昂首向前走。

希望奇迹男孩的故事,全世界都能存在,我们孩子能足够包容这世界的不一样,成为一个正直富有同理心的人。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